心理动词的主观性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把人类经验转换为意义的过程。词汇语法是人类识解经验的源泉。 心理动词属于词汇语法范畴,而且每种语言中都有心理动词。出于表达和理解的需要,说话者和听话者要从某一角度识解一个事件或一个客观场景,这体现了主观性。通过视角获得的意义完全是主观的。涉及心理动词主观性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心理动词;主观性;认知语义学
  1. 介绍
  至于语言的主观性,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有一些典型的心理动词的主观表达法,如“我想”、“我认为”和“我推测”,有些人认为这类动词如果和第三人称单数“他或她”搭配的时候主观性就会丧失。“我认为”是主观判断而“他认为”则是客观陈述。这种说法正确吗?“他认为”真的不包含任何主观性吗?
  2. 文献综述
  2.1 语言的主观性
  心理动词体现语言的主观性。语言主观性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在进行。说话者的词汇标记,特别是情态动词,是研究的主题。(Lyons, 1995; Stubbs, 1986; Sanders & Spooren, 1997; Sanders, 1999; Sweeter, 1990). 除了情态动词,语言学家在其他领域也探讨了不同语境中的主观性。如Talmy (1985) ,Lakoff (1969), Clark (1974), Hopper (1980) ,Stein (1995), Beckker and Spooren (1999)等等。主观性可由句子的主语来体现。总之,语言的主观性大多由词汇意,句子结构,(词序,篇章结构等)来体现。在语言学的世界里,主观性的研究均涉及这几方面。
  3. 心理动词和主观性
  3.1 介绍
  任何陈述文本都是说话人加工的产物。语言表达也需要说话人加工。这体现了语言是带有主观性的。因此,主观认识,感知,判断和意见均由说话者来表达,这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Lyon 说: “the speaker, in making utterance, simultaneously comments upon that utterance and expresses his attitude to what he is saying” (1977:739).
  心理动词恰恰可以用来表达人类的认识,感知,判断和意见。出于表达和理解的需要,说话者和听话者要从某一角度识解一个事件或一个客观情形,这体现了主观性。通过视角获得的意义完全是主观的。因此,主观判断和认知行为是相联系的。在心理动词主观性分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有一些典型的心理动词的主观表达法,如“我想”、“我认为”和“我推测”,有些人认为这类动词如果和第三人称单数“他或她”搭配的时候主观性就会丧失。“我认为”是主观判断而“他认为”则是客观陈述。这种说法正确吗?“他认为”真的不包含任何主观性吗?2)主观性有程度吗?主观性分层次吗?在哪一个层次上主观性有程度?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3.2 主观性的方面
  根据沈(2001)的观点, 主观性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speaker’s perspective;
  (2) speaker’s affect;
  (3) speaker’s epistemic modality.
  “Perspective” 是说话者的“point of departure”。视角的主观性通常是由句子所体现的。
  1) John is gone.
  2) John has gone.
  表面看,句子1) 仅仅是客观地说明了过去的行为 (John left) 以及它的结果(John is not here). 句子2)是现在完成时,不涉及说话者视角,尽管它表达过去的行为和结果。说话者从句子说出的那一刻看待行为和结果。因而句子2)中主观性的程度比句子1)要大。参看下列两句话:
  3) Let us go. (让我们走吧!)(sentence subject)
  4) Let’s go. (咱们走吧!) (utterance subject)
  句子的主语是出发点,而祈使句的主语通常指被省略的听话者。句子3)中“let” 的主语是“you”。如果改成反意问句,应为 “Let us go, will you?” “let”的宾语是“us” 也是 “go”的主语。人们认为“You” 不应该包含在“us”里。句子4)中, “let” 和 “go”的主语均为 “us”, 包括 “you”。 如果改成反意问句,应为 “Let’s go, shall we?” 句子3) 和句子4)的主语是不同的。 前者为 “sentence subject”, 而后者为“speaker subject” 或 “utterance subject”. 句子4)的主观性要大于句子3)。
  主观性的第二方面涉及the speaker’s affect。 “Affect” 包括感情,情绪,意图和态度等等。许多语言学家 (Halliday:1975, Lyon:1977) 认为语言有三种功能: referential, declarative 和 empathetic。语言是有心的。情感可以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如前缀和后缀,代词,副词,体标记,情态动词,词序和重复等等。英语中,通常静态动词可以用进行时态表情感,如“I am missing (psychological verb) you terribly.”(我真是太想你了!)
  “affect”最深入的研究是移情(empathy)。 Kuno (1987) 提到第三人称反身代词的运用在很多情形下都不是单单由句法原则来阐释的,而是由说话者对所指物体的的移情。   5) John was worried about what Sheila would do. As for himself, he knew the best plan. (约翰很担心西拉会干些什么。对他自己来说,他最知道该怎么办。)
  “As for himself” 代替了 “as for him”,,因为说话者直接从John的角度表达了John的想法,这类似一个直接引语:
  6) John thought, “As for me/myself, I know the best plan.”
  很明显句子5)中, 说话者直接表达John的想法,而不是说“John thought”。Kuno (1987:26) 定义 empathy为: the speaker considering himself as a participant in the event or state described with sentences. We can also see that the speaker’s “affect” and the speaker’s “perspectiv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第三方面是the speaker’s epistemic modality。就语言的主观性来说,这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彻底。 通常来说,情态是语义概念。但自然语言的情态类型还未决定。Halliday (1970) 和Palmer (!986, 2001)将 “ the speaker direction” 作为一个标准去区分modality ,epistemic modality 和 deontic modality, 而Lyons (1977) 去区分 subjective modality。下列为 Lyons的例子:
  7) Alfred may be unmarried.
  a. I (uncertainly) infer that Alfred is unmarried.
  (subjective epistemic modality)
  b. In the light of what is known, it is possibly the case that Alfred is unmarried. (objective epistemic modality)
  c. I (hereby) permit Alfred to be unmarried. (subjective deontic modality)
  d. Alfred is permitted to be unmarried. (objective deontic modality)
  7) a 和7) c的主语是“I”, 着清楚地表明主观性,但我们不能说 7) b 和 7) d 不包含主观性,因为主观性体现在不同的层次上。
  说话者的 epistemic modality大多与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有关。英语中,情态动词must 当必须讲时,属于deontic modality,而当它意为一定,则属于epistemic modality。例如:
  8) a. He must be married. (他必须结婚了。)(the speaker’s advice)
  b. He must have been married. (他必定结婚了。)(the speaker’s supposition)
  情态副词包括speech act adverbs (frankly, honestly), evaluative adverbs (luckily, oddly), evidential adverbs (apparently, reportedly), epistemic modal adverbs (probably, supposedly), irrealis adverbs (perhaps), alethic modal adverbs (necessarily, possibly) 和 root modal adverbs (intentionally)。有些人认为只有speech act adverbs 有主观性,因为他们表达说话者的情绪。Irrealis adverbs, alethic modal adverbs 和 root modal adverbs 只表达客观性。Evaluative adverbs, evidential adverbs 和 epistemic modal adverbs 均可表达。例如:
  9) Luckily Alfred passed the exam.
  a. I think it lucky that Alfred passed the exam. (subjective)
  b. Alfred was lucky to have passed the exam. (objective)
  句子 9) b 不包含任何主观性吗?这个问题与句子 7) b 和 7) 一样。
  4. 结语
  主观性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speaker’s perspective; (2) speaker’s affect; 和 (3) speaker’s epistemic modality。视角涉及主观性。 主观性是否体现在不同的层级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BIBLIOGRAPHY]
  [1]Croft et al.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Halliday, M. A. K.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language as seen from a consideration of mood and modality in English [J].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6: 322-361.
  [3]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rnmar [M].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4]Halliday, M. A. K. &C. M. I. M. Matthiesse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M]. New York: Cassell, 1999.
  [5]Halliday, M.A.K.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6]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7]Lee, 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8]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Vol.2.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Lyons, John. 1982. Deixis and subjectivity: loquor, ergo sum? In R. Jarvella and W. Klein eds. Speech, Place and Action. Studies in Deixis and Related Subjects 101-124. New York: Wiley.
  [10]Palmer, F. R. 1986. Mood and Modali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 : Second Ed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Stein, D. 1995. Subjective meanings and the history of inversion in English. In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zation. Stein, D and Susan Wright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冯光武 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6 (5).
  [13]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7).
  [14]杨彩梅. 关系化——一种识别句子主观性语言实现的形式手段 [J]. 现代外语, 2007, (2).
  [15]张京鱼.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应用对比研究 [J]. 外语研究, 2001(3): 46-50.与研究, 2004(6).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展,加之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地位的日趋凸显,高校研究生团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出来。文章提出从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团建工作入手,通过加强党建带团工作,着力提升研究生团组织覆盖扩大研究生团建工作面三个方面提升高校研究生团建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团建;研究生  我们党历来把青年看作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并始终把做好共青团和
期刊
摘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应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活动平台、活化教学内容等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体验和领悟,并内化为对主流价值的不断追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体验;生活世界;实践  第8卷第2期2014年2月首 都 教 育 学 报Capital Education JournalVol.8,No.2Feb.,2
期刊
摘要:19、20世纪的美国南方,是基督教盛行、父权制横行、黑人、混血儿又多一重种族压迫的世界,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描写了萨德本的际遇兴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女性人物,在萨德本周围,有这样一些女子,妻子埃伦、妻妹罗莎、女儿朱迪思、被他凌辱的米莉、他的混血女儿克莱蒂等,可以说她们囊括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几种类型,她们中有无所事事的大家闺秀、有喋喋不休的南方遗老、有被侮辱与被损
期刊
摘要:新媒体是信息时代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必不可少的主要手段,新媒体为高校校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环境,它不仅为校园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着诸多便利,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家的思维方式。本文着重讨论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提出关于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些见解。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建设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今天已是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时代,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空
期刊
摘要:我国各个地方都有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乡土文化,将教育价值、传承价值高的乡土文化开发成校本课程应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利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在进行筛选及审查的基础上开发成课程既是发挥学校课程开发权力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变原有的“静态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探析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必要性以及厘清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
期刊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女大学生的生命美育的构建尚存在很大的欠缺,没有学者将民族、性别理论融合于生命美育实践中进行考察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由于民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认同,她们更容易从丰富的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中获得生命美育的养料。在教育实践中建议可从文本的审美特性、性别和民族属性分析和美育方法构建两方面来探索开发。  关键词:女大学生;生命美育;
期刊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要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即“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以此类推,体育生态的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从小就获得“人一体育一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规范等[1],这是发展生态体育的关键和重点。本文从生态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对体育生态的相关概念、内涵、作用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体育生态危机给人以警示,而建设体育生态文明、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人们的
期刊
摘要:李贺人称“诗鬼”,在其两百多首诗歌中,真正言及鬼域的不过十首左右。但由于他精妙独到,细致入微的描写鬼域环境,使他的诗歌打上了独特的印记。在鬼域世界中的环境描写体现出对鬼魂的深切的同情,和鬼域世界中的祭祀活动的刻画,使他成为人了们深深铭记的“鬼才”诗人。  关键词:鬼域 ;生死观;祭祀 ;环境描写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①钱易也赞道:“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②严
期刊
摘要: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为中心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性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和自我发展。本文确立了研究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施环节,以及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阅读;英语教学;中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信息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阅读已经成为获取信
期刊
摘要: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院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从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