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yu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互联网+”会带来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但同时也使得高职思政教育呈现出吸引力下降的缺失。文章首先对“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互联网+”融合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题,最后给出了如何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1
  作者简介:佟 超(1986—),男,天津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高职思政教育形势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和丰富。一方面,“互联网+”高职思政教育载体被大大拓展,高职思政教育在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更为全面的思想动态交流,有效补充了思政教育载体。另一方面,“互联网+”还能使高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丰富,促进思政教育从现实走向网络,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还扩大了思政教育内容的资源,但是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二、“互联网+”融合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针对性较差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注重形式化,而对思政教育内容是否做到有效注入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出现针对性较差的问题。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基本上开通了官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学校通知和新闻的发布,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将其运用到了招生中,思政教育信息发布的情况较少。部分院校即使发布思政教育内容,但也很少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平台所发布的思政内容针对性较差。
  2.媒体利用率较低
  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为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力,但是部分教育者在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时候仍旧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故和学生进行交流时仍旧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方式上。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虽然已经与“互联网+”融合在了一起,但仍有许多思政教师、辅导员仍然是简单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媒体利用率低。
  3.二者整合效果不强
  思政教育各个载体均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技术虽然给了思政教育一定的发展途径,但是其与思政教育的整合效果却不强。许多高职院校当前还没有通过网络、电子媒体等和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这就说明了很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将思政教育和“互联网+”有效整合在一起,长此以往,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很难得到有效提升,也没有办法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1.注重培养网络思政教育的意见领袖
  很多高职生有着“追星”的心理,学生价值观也较容易被思想领袖所引导,故要想提升“互联网+”的运用能力,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则应该在成为思想领袖的时候,也应在学生中间进行意见领袖的积极培育。所以教师在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时候则应该挑选一些在政治素养方面较好的学生成为意见领袖,同时还应该培养表现突出的学生,使其可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学生群体当中组建具有正能量的思政团队。
  2.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进行综合性运用
  “互联网+”对思政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所以思政教育者不仅应该认识到传统教育的优势,在对其继续创新和集成的基础上,还应紧抓课堂主阵地使思政课程得到有效改革,让课程真正突出育人价值,在网络教育中可以播放教育文本、教育图像、教育视频,将抽象化的知识变为具体知识,将枯燥的思政教育内容转变为学生的乐趣,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更具有吸引力。
  3.加强思政教育者互联网载体的运用能力
  思政教育者对互联网载体的有效运用能够大大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果:其一,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思政教育者互联网载体的运用能力,让其认识到互联网载体在思政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培训学习,使思政教育者能够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推送,坚持学校培训、自学的结合。其二,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培训考核工作,促进教育者互联网载体运用的学习能力,并将其与教师评优等相挂钩。
  参考文献:
  [1]熊未未.“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6):103-104.
  [2]赵周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技术创新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内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大数据环境下,国家经济、社会市场、企业发展都将面临着技术创新的问题,而且数字技术是时代变革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下,国务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应该从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人才等几个角度进行考虑,实施政府为主导,国企为主体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建
一、人文管理的内涵  人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方式的一种软性管理。其核心是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和谐有序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主张从人性出发,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充分注重人性要素;而人文管理的原则实际是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对人的需要的理解和尊重。  实施人文管理符合社会和教育的本質。人文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是人,
一、交通运输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探究  从交通运输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角度来说,首先信息化必须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软件和硬件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也是核心网络的关键。档案信息网络对于档案信息的传输交换以及资源共享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还需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因为档案信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资源,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教学方法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也涉及预习教学。传统的课前预习方式不仅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并不理想,无法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