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导入的艺术,构建鲜活的课堂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在我执教的第二年,有幸地参加了我们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执教了《儿童乐园》一课。《儿童乐园》这节课是一节起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如何教学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我在试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一个障碍。一次次地设计、试教、修改、反思,到最后的定稿,无不蕴含着艰辛,但也带给我许多惊喜。
  实践
  第一次实践:问题导入——轻虑浅谋 骑虎难下
  师:同学们,上课铃响了,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坐端正了,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老师要表演你们给老师的数学课起了一个好头,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奖励呢?(教师开始给其中三位学生每人发2只小熊)
  师:同学们,你们能算出老师刚才发了几只小熊吗?你是怎么算的?
  生:发了6只小熊,2+2+2=6只。
  师:如果老师给一个小组每人发两只要发几只?
  生:一组有6个人,6+6=12只。也就是先每个人发一只,然后再每个人发一只。
  师:你的思考很有创意,如果老师给班里56名学生发两只要发几只呢?
  生:56+56=112只
  效果与反思
  初看情境的导入,即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以学生喜欢的小熊作为奖励引起学生的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应该在第二次提问一个组共要发几只时顺理成章地引入6个2相加的算式,到最后引出56个2相加的思考从而成功地导入乘法,学生自然而然地知道乘法是为了简便地运算加法。然而试教下来,忽视了现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缺少了对生成的预设,很多学生受到了第一位学生思路的影响。似乎把学生想的太“笨”了,其实是自己欠缺考虑,造成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第二次实践:执教成型——集腋成裘 瓜熟蒂落
  1.师:今天这节课呀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大家喜欢去的地方。(课件演示:分部展示,先展示四架飞机)
  请大家仔细观察。(1)把你观察到的数学信息告诉同桌的伙伴。(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3)小组长记好本组成员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全班汇报。
  2.优先来解决 乘小火车的有多少人?这一个问题
  乘小火车的有:4+4+4+4+4+4=24(人)。
  6×4=24(人)4×6=24(人)
  师:请你们说一说每个式子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每节车厢有4个人,共有四节车厢,所以用6个4相加。
  生:6×4也表示6个4相加。4×6也表示6个4相加。
  师:像4+4+4+4+4+4这样6个4相加,也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6×4读作6乘4(教师示范并板书)
  4×6读作4乘6(全班读,教师板书)
  师:中间的“×”和“+”有什么区别吗?
  生:就是歪了一下。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师:你们知道这个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
  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早就听我爸讲过,中间的叉号就是乘号。
  师:(投去赏识的目光)你知道的真多!除了中间的符号是乘号,我们把2和4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8叫做积。(师边讲边板书)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的乘法就是为了更简便地计算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比如小火车这题,6个4相加就可以写成6×4或者4×6。反过来说6×4或者4×6就可以表示6个4相加。
  效果与反思
  在设计中可以看到,这部分的连贯性比较强,每一部分的导入引出都比较顺理成章,既有学生的学,又有教师的教,既有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又有教师的参与引导。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令人欣喜。
  思考
  一、巧用教材情境,让灵动层出不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教材情境很直接地呈现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对于“乘法”这一概念的引出、理解、巩固、深化等过程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教学时教师要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现实意义.在《儿童乐园》情境导入时,教师巧用情境图的分部出示,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良好的课堂纪律的保持,还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在展示飞机时,学生很自然就能围绕飞机这一部分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就能顺利地提出:“坐飞机的一共有几人?”这样的数学问题。每一次情境图的出现,学生的思维就很顺利地调动一次,让课堂灵动而有序。
  二、利用逆推追问,加强新旧知识联系
  加法,特别是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是学习乘法的基础,各版本练习中较多地运用加法算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正好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加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通过“加乘”不停地反复逆推追问,如:“6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学生已然已经可以答出是:“6×4或者4×6”。再通过逆向的提问:“这里的6×4表示几个几相加?4×6又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也不难得出:“表示6个4相加。”让学生对知识的本质认识得更透彻;并且能够对知识的变化起到正迁移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质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探讨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比较它们的异同,消除学生认识乘法时的困惑,引导学生加强联系,突破难点,从而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把握练习层次,逐步理解巩固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般需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切的知到比较确切的知,从直接的、表面的理解到间接的、内部的理解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数学技能技巧的形成,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练习的安排要适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就必须先易后难,先模仿后独立,先单项后综合,先基本后变式,有坡度、有层次地进行.新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复习性练习,就“乘法的初步认识”而言,可以安排“看图写加法算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概念.然后是巩固新课的模仿性练习,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理解”的层次.接着安排发展性练习,如稍有变化的练习(包括变式练习)和形成技能、能力的单项训练,还有混合练习和对比练习等,如:“1+2+3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吗?”像这样的题目,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掌握”的层次.在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安排综合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的层次.这种练习的层次性,有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推动理解的发展,促进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朵花的美丽是源于每片花瓣的活力,一片湖的清澈是源于每滴水的纯净,一堂生动、成功的课少不了每位学生的参与。失败是成功之母,细节决定成败,每一次的进步源于每一次的反思与改变,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热情,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熠熠生辉,散发灵动的气息!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生搭建了创新能力发展的平台,从而悟出数学的真谛,学习数学就会轻松愉快,就会体会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用”,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境界。  一、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
期刊
通过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我深刻地领会了:作为我们教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万紫千红随风去,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就是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应该是存留“一片冰心在玉壶”,一颗红心,两袖清风,志存高远,堂堂正正教书,实实在在做人;应该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教师是
期刊
【摘要】作为鲁迅的唯一一本曲折幽晦的散文诗集,《野草》的语言中蕴藏着引人入胜的曲折美。鲁迅在创作中运用含蓄委婉的措辞构建出散文诗集《野草》曲折深沉,而又洋溢着动人诗情美的语言。这一种曲折笔致,服从于鲁迅的抒情需要的同时,也是散文诗这种体裁自身所具备的特性。  【关键词】《野草》 曲折美 含蓄委婉  一、前言  《野草》作为鲁迅唯一一部散文诗集,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鲁迅内心世界的苦闷与对现实社会的
期刊
瑜伽是一种运动健身的实践过程,强调呼吸法、体位法、冥想法三法合一的训练,并主要通过身体舒展、控制呼吸、意会集中使人达到阴阳平衡、身体与精神能量的和谐,从而获得身心健康、身心合一。瑜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的缺陷,对人体神经系统有非常好的放松、调节作用,它在改善紧张的精神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舒缓压力等诸多方面是其他强度较大的剧烈运动所无法代替的。通过瑜伽练习人体内管道畅通,心灵变得更加纯洁,这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运用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现行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以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为依据,说明有效输入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中有效语言输入的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与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小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复杂琐碎,很多人不愿意担任,其实班主任工作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难,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管理班级。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化、系统化。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策略  班主任工作复杂琐碎,很多人不愿意担任,其实班主任工作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难,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管理班级。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正规化、系统化呢?下面,我就怎
期刊
【摘要】1956年民主改革前,凉山还处于父系氏族制和奴隶制的过渡阶段,当时只要说到家支问题,人们大多会与血亲复仇、冤家械斗或聚众闹事等相联系。但根据文献介绍此时凉山彝区家支文化中就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家支成员必须互相帮助,尔普已经存在,尽管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家支纷争较大,但是彝区人们的互助意识已经形成,彝区社会在当时动乱中的另一面也是很有必要进行深入解析的。  【关键词】凉山彝族家支 尔普
期刊
前言  掷标枪是一项器械轻、技术比较复杂的多轴性旋转的投掷项目。通过对标枪飞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标枪的成绩应取决于3类因素,它们分别是标枪飞行的初始条件、标枪的参数和天气因素。而标枪的参数和天气因素不是运动员通过训练所能提高和控制的。即在标枪的参数不变以及无风的情况下,掷标枪的成绩取决于标枪出手时的飞行初始条件,如初速度、初始攻角、初始俯仰角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等。初速度即出手速度是影响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它还强调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如何让教师把这些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来,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来看,公开课能较好地体现两者的结合。因为要上好公开课,教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弱势群体构成的基础上,指出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意义重大,最后提出图书馆要采取何种措施为弱势群体服务。  【关键词】和谐环境 图书馆 发展建设  1、高校图书馆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特有的优势包括教育管理环境优势、阅读指导环境优势和外部环境优势。  1.1 教育管理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教育管理形势与课堂教学相比,有其主动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环境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