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30蛋白靶向胶质瘤不同亚群细胞胞外信号蛋白发挥抑癌作用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的EFEMP1源性抑癌蛋白ZR30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otch-1、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及其对胶质瘤细胞生长、侵袭、血管生成和干性维持的影响,阐明ZR30的抑癌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小麦胚芽无细胞系统合成体外蛋白ZR30。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ZR30处理2~3 d后的U87和U251细胞中MMP-2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ZR30处理2~3 d后的胶质瘤亚群细胞U251和U251NS中EGFR、p-Akt、Akt和Notch-1的表达。分别以10和50 ng/ml的ZR30处理U251细胞,以10、50和200 ng/ml的ZR30处理U251NS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ZR30对U251和U251NS细胞增殖的影响。将U251-GFP和U251NS-RFP细胞混合(1∶9)后,注入裸鼠颅内,分别于10和21 d后瘤内注射ZR30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提取各组裸鼠右侧大脑的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CQ-PCR)检测人类基因hSPAG16、鼠基因mSpag16、GFP和RFP的拷贝数。观察各组裸鼠的生存情况,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0、50和100 ng/ml ZR30处理2 d后,U87和U251细胞培养液中的活性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ZR30能抑制U251细胞中EGFR、Notch-1和p-Akt蛋白的表达,以及U251NS细胞中Notch-1和p-Akt蛋白的表达,并可降低U251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响应。MTT检测结果显示,ZR30处理U251和U251NS细胞2 d后,能抑制细胞增殖。CQ-PCR结果显示,PBS组、180 ng ZR30组、700 ng ZR30组和1 800 ng ZR30组裸鼠的hSPAG16/mSpag16比值分别为3.67±2.82、1.18±0.97、1.75±1.55和1.38±1.17,180 ng ZR30组、700 ng ZR30组和1 800 ng ZR30组与PBS组比较均降低(均P<0.05);GFP/RFP比值分别为1.97±0.80、1.97±0.85、1.48±0.71和1.73±0.77,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251-GFP与U251NS-RFP细胞混合液移植后10 d治疗,PBS组和ZR30组裸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5和59.0 d;移植后21 d治疗,PBS组和ZR30组裸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7.0和74.5 d。ZR30治疗组裸鼠生存时间均显著延长(均P<0.05)。

结论

ZR30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中活性MMP-2、EGFR、p-Akt/Akt和Notch-1的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血管生成和干性维持,显著延长胶质瘤原位移植瘤裸鼠的生存时间,对胶质瘤有治疗潜能。

其他文献
目的模拟使用鼠标时不同腕位用力对腕管内正中神经、肌腱及韧带的影响。方法2017年6至11月温州医科大学数字化医学研究所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选取49名18~27岁健康青年志愿者,共98例手,其中男24名(48例手),女25名(50例手)。通过美国GE公司LOGIQ E9超声诊断仪结合德国Zebris公司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实时同步连续观测三个手部体位(正常超声检查体位、模拟垂直用力握
目的探索瘤样脱髓鞘病变(TDLs)增强磁共振(MRI)随不同临床分期的动态演变特点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TDLs患者35例。入组后,进一步完善不同临床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头颅MRI增强检查。比较不同临床分期TDLs头颅MRI增强扫描特点差异,归纳其演变特点。结果(1)急性期(35/35):斑片状26例(74.3%)、结节样12例(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TA)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未经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62例(大动脉炎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使用美国国立研究院(NIH)评分及印度大动脉炎临床活动性评分(ITAS2010)评价TA活动度,检测血清25-OH-D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血清25-OH
目的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EUS)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参数及其变化评价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8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3个疗程NAC(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手术治疗。分别于化疗前和手术前1~2周行DCEUS检查和QontraXt三维伪彩色定量分析,比较NAC前后、反应组和无反应组之间,峰值强度(PE)、达峰时间(TP)、伽马曲线的尖度(β)、
影像组学从海量的医学影像数据中提取大量的定量特征,通过量化分析进行诊断和预测。影像组学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图像采集、确认感兴趣区并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并分析定量特征、构建分类或预测模型。与传统影像学特征相比,影像组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图像进行深度挖掘,提取特征更加高效、相对客观,特征种类更为丰富;但影像组学分析对图像质量和图像采集参数的一致性要求较高,特征提取主要局限于勾画的肿瘤范围内。影像组学在肿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性运动(IVIM)量化指标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氩氦刀治疗后病灶残留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氩氦刀治疗的NSCLC患者,根据穿刺活检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残留组(21例)和无残留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 d和1个月时的IVIM量化指标综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ADC)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CT)的疗效。方法38例桡骨远端GCT患者,根据桡骨缺损范围切取自体腓骨近端,移植后钢板固定。术前、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腕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Coon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围手术期恢复平稳。随访期内未见明显的腕关节畸形,腓骨与桡骨截骨端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术后3个月患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纹理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肺内炎性结节和54例周围型肺癌的CT图像资料,测量结节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的CT值,采用MaZda软件对肺结节进行CT纹理分析,提取熵、相关及对比度等纹理特征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癌性结节组平扫期的熵、相关和对比度分别为1.58±0.07、0.02±0.17
目的检测YA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对索拉非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SK-Hep-1、HepG-2、Huh7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O2中YAP的蛋白表达水平。以YAP的小干扰RNA或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SK-Hep-1和Huh7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分析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以人群为基础的恶性肿瘤登记数据,估计中国的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到全国449个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后,339个登记中心的数据符合标准。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中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