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都是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步积累起来的,尤其是以生活中感觉、知觉以及感知觉综合体验加以观察和认识的。让生物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2012年江苏高考试卷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选择题。原题如下:
  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这题要求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完成。消化酶在人体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蛋白酶制剂一般在最外层加上糖衣并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尿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是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这种酶试纸与尿液相遇时,很快会因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而呈现一定的颜色,再次使用时颜色会有掩盖作用,所以不能反复利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发现,现在的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非常缺乏,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社会、自然联系得太少,许多体验生活的机会被剥夺。例如许多学生从不自己洗衣服,所以他们没有温度对洗衣效果有影响的直观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
  1.1呈现家庭生活情境
  生活是科学体验的沃土,有些生活体验是不能从书本中体验到的,学生的家庭生活更是生活体验的大空间。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开放课堂,从生活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求的典型场景在课堂中还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感悟、体验和心得,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生物学习之中,并用生物学知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在“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要求学生在家中亲自手洗一次衣服,并用不同的洗衣粉和不同的水温进行对比。这些有效的学习体验架设了沟通课堂与生活的桥梁,促进学生活跃情绪和思维,增强其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生活情境的构建同样适合高三一轮复习。如洋葱是高中实验的好材料,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有丝分裂、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等实验都可以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但很多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并没有真正仔细观察过洋葱植株,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洋葱的内表皮是无色的,无法观察到紫色大液泡。那么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对解决问题就很重要。
  1.2展示社会热点
  在社会活动中可捕捉到许多与生物教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日本科学家聪大村、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教师若巧妙利用这些社会热点情景资源,不仅可以渗透情感教学,唤起学生的真实感受,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动态、融入社会生活。
  2设计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把活动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设计相关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批判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并成为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在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激发真实情感,领悟生物学知识。
  2.1在游戏活动中突破难点
  课堂上游戏和竞赛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竞赛等活动情境中,学生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斷生成新的体验,以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染色体变异”一课中,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是一重点和难点,笔者尝试用游戏“手指体操比赛”来进行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在讲解染色体组的概念时,把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比作一个染色体组,并根据染色体组的特点进行概念辨析:一只手的四根手指是不是一个染色体组,为什么?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再加一根手指是不是一个染色体组,为什么?接着,教师要求:
  (1)请每组学生迅速用手指展示3个染色体组,
  (2)请每组学生根据图1中染色体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并用手指展示。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3)请在大拇指上用A(a)基因标出,食指上用B(b)基因标出,其余个指依次类推。请每组学生根据以下细胞的基因型判断染色体组数,并用手指展示。
  ①AAaa:____;②AAABBb:____;
  ③ABc:____。
  在趣味横生的游戏过程中,染色体组这个枯燥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就这样被突破了。学生学得快乐,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教师教得轻松。
  2.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知识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通过体验找寻答案,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正如陆游的《教子诗》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探究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在探究过程中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互相评价,从而能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让他们逐步发展学习能力和思维。
  2.3在实践活动中内化知识
  生活渗透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生物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有了感性理解和理性掌握,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珍爱生命。
其他文献
摘 要 叙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定向的探究性教学,力图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合理化和系统化,并结合“染色体变异”新授课课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问题定向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研究背景  对于“探究”这一术语的理解,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探究定义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
摘要:大体来说,凯特·肖邦代表作《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被视为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强权的正面人物形象。从“五伦”视角来审视爱德娜,认为实情并非如此。其一,她违逆父亲且未尽到侍奉父亲的职责;其二,她婚内出轨,对丈夫不忠;其三,她因自己的性格和姐妹们闹僵,鲜有往来;其四,她缺少对朋友的关心,未能做到和朋友志同道合。总之,她是一个违背中国“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四伦的反面人物形象。通过“五伦”
1 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因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笔者在一节实验课上遇到了从教近20年来没遇到
为推进生物新课程改革,本刊决定举行2008年度“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评选活动。  参评要求:  (1)“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应是参评本人的以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各种版本的教材均可)的课堂教学实录,并附有相应的教案(电子格式);  (2)参评课堂教学实录不收评审费。作者可以参评数节课堂教学实录。  编辑部将聘请有关专家对课堂教学实录逐一评审,评选出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向获奖者颁发证
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素养教育需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传统教学中,光合作用反应历程的学习往往通过教师利用科学史以讲授策略来完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无法体会科学史中科学家对生物化学反应研究
一、填空题  1. 在对25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2.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收集了50个数据,其中32~36这一组的频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个数占全部数据的百分比为.  3. 已知数据25,21,23,27,29,24,22,26,27,26,25,25,26,28,30,28,29,26,24,25,如果取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组.  4. 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为
牛丽云河南漯河市第二中学教师.    一、精心选一选  1. 有以下6个式子:  ①3x 2y;②4x-y=7;③x2 y=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 要 调查显示,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自制微课并应用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二轮复习;在提高生物二轮复习有效性中,微课这一新兴教学助手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微课 高三 生物 二轮复习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
摘 要 针对生物校本课程在农村高中的开展现状,从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师的学科素养、课程开发的方向等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教材高中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上海市黄浦区特色课程教研员韩立芬老师在其主持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课程设计》的讲座中,指出:校本课程主要指管理视角的学校课程、功能视角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修习视角的选修课程。它可以是
摘 要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科学史情境、构建问题探究环境、手工模型构建展示,小组讨论归纳”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参与探究、反思质疑、动手构建模型的能力。从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细胞水平了解生物体,建立起“結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观点进行科学推理。  关键词 细胞膜 流动镶嵌模型 结构和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