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阐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精神。从历史纵深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教育所处的战略方位,明确指出:全教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是动员和部署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新起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体现了时代新高度;指明了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开启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征程。
  关键词:《纲要》;全教会;新起点;新高度;新征程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2-0003-07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谋百年大计,兴千秋伟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教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全面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实施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新起点:中国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
  
   考察中国教育需要从历史纵深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共召开过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从这四次全教会来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今天中国教育所处的历史地位。
  第一次全教会于1985年5月召开,当时的背景是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央提出全国各项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次会议的重要文献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当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制订了三个部署改革的决定,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三个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1]1985年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农民人均收入才100美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工作,指出“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没有远见的领导”。这次会议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改革教育体制,动员穷国大办教育,兴起了人民教育人民办、举国办教育的热潮。
  第二次全教会于1994年6月召开,当时的背景是党的十三大召开,提出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全教会形成的历史性文件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在第二次全教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实现九十年代我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的任务而奋斗。”[2]90年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全国85%左右人口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青壮年中非文盲率达到95%左右。”[3]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是动员全国办大教育,以实现“两基”为重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速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很清晰地勾画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系,为建设教育大国进行了制度设计。
  第三次全教会于1999年6月召开,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加剧。当时,世界各国都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把科技发展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会议出台的重要文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提出“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主要因素。”[4]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在会上提出:“我们国家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是我国经济水平不高,经济效益较差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农村为5年,城镇为8年。……每万名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上高中还是上大学,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这种现象,社会各界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强烈不满。”[5]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与主要贡献就在于——提高办大教育水平,建设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提出从低到高的教育发展路向:在进行“两基”攻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校大规模扩招;从外向内的教育发展路向: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三次全教会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高校发展,当年高等教育招生指标增长了50%,会议结束以后,教育发展同时呈现出从外向内的发展趋势,增强了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力度,着手部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四次全教会于2010年7月召开。其背景是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战略。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有学上”提高到“上好学”;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到2009年,我国小学学龄人口及初中入学率都处于世界前列;高中阶段入学率已接近80%(江苏的毛入学率已超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江苏已经达40%)。我国具有高等教育人数已达到9300万。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2.4年。不仅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不相适应。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是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重要程度的标准,可见,我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这次全教会的重要文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历史地位就在于“全面动员部署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回顾四次全教会的历史,我们看到:第一次全教会是动员“大办教育”,第二次全教会提出要“办大教育”,第三次全教会提出要“建设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第四次全教会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回顾历史,认识第四次全教会和《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它确实是一个新起点。当前中国教育正处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起点上。
  
  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
  丰富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凝聚了我们党执政的新观念,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社会对教育的新共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体现了时代的新高度。新高度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从强国建设的高度,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眼光来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
  一百多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教育紧紧相连。教育与救国、教育与兴国、教育与强国都密切相关。中国的有识之士有两个很重要的传统,一是忧时爱国,二是崇文尚教。100多年前,我们的民族积贫积弱,饱受欺凌,不少爱国之士都崇尚教育救国的道路,把教育和救国联系在一起。但是,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单靠教育救不了国家,要靠武装夺取政权,民族才能独立,人民才能解放。30多年前,我们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把我国带进了百废待举的“兴国阶段”。国家要摆脱贫困,要繁荣和振兴,首先靠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一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兴国阶段动员办教育,也只能提出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教育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已经进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阶段。进入“强国建设阶段”,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的含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跟救国阶段、兴国阶段的情况是有区别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6]“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7]
  (二)从增强国力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教育的战略意义
  教育与民生密切相关。党和政府通过发展教育,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并逐步实现学有优教,这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过去一段时期,人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因而,倾听群众的诉求,扩大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改善民生这方面的工作自觉性、主动性不够。近年来,随着发展理念的逐步转变,党中央提出更加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育对于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但是,发展教育的意义决不仅仅关系民生,它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大计。教育的发展对国力的增强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决定性的意义。仅仅把发展教育的意义看作是改善民生,不仅是片面的,而且不利于动员全党、全社会,动员全体国民齐心协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是国之大计,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国民戮力同心共谋之。胡锦涛同志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从国计和民生相结合的高度,深刻地阐发了教育的战略意义。“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9]
  
  二、从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教育有其自身的功能,我们不可能没有功利地看待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的。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片面理解教育的功能。现在社会上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短见性,一些地方官员希望在短期内看到教育的政绩,一些家长也把孩子接受教育与未来的就业联系得太紧。这些都离教育的本质功能愈来愈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举育人为本的旗帜,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至高境界,正本清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阐述教育的功能时,鲜明地突出了两点。第一,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明确了学校的根本任务。第二,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不能仅仅为了一部分学生。不能培育了少数的成功者,却有意无意地制造了许多失败者。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从构建现代教育制度体系的高度,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举改革的旗帜,针对当前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对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两点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体系。过去讲改革总是就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进行改革,而这一次的改革是对整个现代教育制度体系的一个创新,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要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这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构建和创新现代教育制度的蓝图。
  第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大好局面。过去的教育改革主要任务是扩大教育资源。我们在建设教育大国的进程中主要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改革要围绕扩大资源、增加投入做文章。现在建设教育强国,一方面要继续扩展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内涵建设,要形成人才辈出、拔尖人不断涌现的局面。所以,改革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人才培养体制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检验改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能否加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
  
  四、从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是近年来广泛宣传和积极实践的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
  第一,准确理解“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首次使用“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这个概念。“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就可以叫“教育国策”。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必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广泛性。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政策,不是针对少数人的政策。二是基础性。不是一个单项的具体政策,而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政策,在此政策上,可以而且必然会衍生出不同层面的多项政策。三是坚定性。国家的基本政策不能轻易改变,必须坚持,必须坚定执行,不可动摇,而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必须坚持执行。
  第二,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方面,“促进教育公平”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的成果、教育发展的成果必须让人民共享,这是发展教育公平的一个基本内涵,其中包含着对教育公平的科学理解,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促进教育公平”要让人民群众有平等的机会创造未来。现代人走向未来,改变命运最重要的通道是教育。正如温总理在全教会上所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要通过教育,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10]当前,我国的社会分配差距扩大,社会存在着层级,改变这种层级很重要的手段是教育,如果没有教育,穷人的孩子将永远穷下去,甚至更穷。如果不促进教育公平,不通过教育来改变,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将会在我国更加突出,贫困代际传递就会更严重,所以,我们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揭示了“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同时阐述了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11-06    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洋思中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课堂教学改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
摘要:教学即促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促进式教学”,必须厘清五种关系,即师生促进、生生促进、媒介促进、自我促进、评价促进等五种促进关系。  关键词:促进教学法;师生促进;生生促进;媒介促进;自我促进;价促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2-0037-0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
摘要:难忘,既是一种结果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体验。难忘教育着眼于帮助学生对教育讯息形成积极体验、良性反应和恒久记忆;难忘教育关注学生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藉此形成稳定、优质的个体素质,并企求影响其整个生涯。实践表明,难忘教育是感受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和情境的教育。难忘教育的要素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导学精进的课堂教学、震撼心灵的活动体验和润物无声的环境熏陶。  关键词:难忘教育;意蕴
后工业社会产品强调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大盈江微量子教学产品正是这一时代下的产物,为师生的健康带来了福音!产品涵盖两大类:其一是水性环保教学板书笔。墨水以纯净水为主要成分,无毒无味不燃;书写后,用专用清洁水擦拭,字迹快速分解褪色,板书和擦除过程环保无尘、健康温馨。其二是多功能电子教学板。与电脑、投影仪结合,可以投影、板书;具有触摸屏的各种使用功能,一板多用;将环保教学笔与电化教学板融合,优
董一菲老师是一个我不熟悉的名人。编辑转来了她的《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堂实录,拜读再三,然后,又认真翻阅了董老师的背景资料,感觉这堂课是董老师教育理念和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的一次成功实践。从她的《乡关何处》实录,想到了如下几个问题,愿与同行一起讨论。  一、对语文课堂本质的理解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我们大家一直在思考和追问。其实,这么简单问题的答案,不是每个语文老师都清楚的。印度大诗人泰戈
关于分数的教学,我们常见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思路和前苏联上世纪40年代前后的做法颇为相似,都是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教学分数的意义。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使学生从直观形象地认识分数,上升到掌握抽象的分数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数,任何一个分数都是对单位“1”而言的,已经和具体的量脱离。二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单位是随着分母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对单位“1”等
石萍:感谢朱校长接受我们的采访!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行走在心理教育的道路上,在小学生心理教育领域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校最初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心理教育研究的?  朱虎兴:我们学校大概是在1997年开始酝酿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校的特色教育项目的。当时的原发点非常朴实:一是我们看到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和
摘要:深入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普通高中校长突出“以学思结合促进知行统一、以知行统一推动科学发展”的策略与思路,其中,“学思结合”体现了普通高中校长“良心”所在、“知行统一”体现了普通高中校长“责任”所系、“科学发展” 体现了普通高中校长“本领”所为。  关键词:《纲要》精神;全教会;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策略与思路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
教学时间:2002年11月  教学地点:江苏省如东县双甸小学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画面涂色、情境表演、欣赏音像材料等方法,体会丹顶鹤的美丽。  2.反复朗读,激发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初步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带着快乐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1.寒冷的冬天渐渐来临了,丹顶鹤也飞向南方来过冬了,打开书翻到第122页,自己读读第一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与“互助”,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但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弱化教师的作用。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协调与反馈行为更加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教师的引导  在自主互助教学中,教师是教会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知识、激发其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引导者。学生在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