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备课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语文教学中,备课过程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备好了、上好了,教师就会感到备课时下的工夫很值得,上课就有了成就感和愉悦感,不会因为备课而感到烦和累。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备课前教学目的要明确、备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备课要用心吃透教材、备课要涵盖作业设计、解读并超越教材和参加教研活动,特别课题研究等方面具体谈了一些备课方法,以期给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备课方法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传统教育方式受到强烈冲击,已不再适应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时代呼唤新型教育体系,这一新教育体系具有多元化培养目标和多样化学习方式,以及多维化学习资源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体现主要依赖课堂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的备课方式。那么,新教育体系中教师该怎样备课呢?
  一、备课前教学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备课或授课之前应当有一个明确目标,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做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研究教材,确定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状况的目标,如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德育目标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对教材本身的研究确定,需要强调的是确立的目标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相一致,这样才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要突出、要确定,首先教师要仔细揣测编者编排教材的用意;其次教师应根据《标准》中对同类题材或体裁文章的学习要求加以确定;再次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加以确定。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关乎教师能否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方法要灵活多样,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会创造和总结方法。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朗读法、默读法、背诵法、复述法、揣摩法、摘抄法、列提纲法、分解法、綜合法、探究法、提问法、问题法、训练法等。面对这么多教学方法应该怎样灵活选取呢?主要取决于文章的题材、体裁、课堂组织形式等,如散文教学适用朗读法、时空拓展等方法,记叙文则适用复述法、概括法等。当然,每篇文章不一定用一种方法,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根据题材、体裁、教学实际等,确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力争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二、备课应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其特殊年龄特征和复杂心理需要。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在接手一批新生时应从不同渠道,以最短时间,全盘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知、难、疑、错、趣”。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和道德水平的不同,才能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教学习惯、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修改后的课堂教学,才能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下按照各类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不同深度的课堂活动,以求得各类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促使优等生更聚精会神、积极思维,后进生在心理上会感到教师时时在注意和关心他们,以增强他们赶上全班整体水平的自信心,从而实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备课要用心吃透教材
  备教材包括钻研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查阅相关资料,以了解教材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章节的关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借助有关参考书弄清疑难之处和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吃透教材,不仅指对教学某一篇课文或某课时教学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更指教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课本是课程的载体之一,是实施课程的平台。教师备课时要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精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研读教师用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编写教学设计。在钻进教材的同时跳出教材,拓展教材内容,引入相关课程资源、信息,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教材、课程资源的价值,使教学生动丰满。
  四、备课要涵盖作业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着重强调“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初中学段的语文作业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反思我们在语文作业设计上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作业形式单一。二是重视知识识记,忽略思维训练;重视作业的工具性,忽略其人文性;重书面,轻实践。三是作业缺乏系统性,多数教师以课为单位设计作业,没有长期安排等。既然作业是教材的补充与延伸,就应该精心设计和选择。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教学需要现行建构,使其发挥出最大功效,使作业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业安排要遵循系统原则,作业内容与形式要多样化。
  五、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接受和照搬,教师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
  六、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课题研究
  教学工作中多听课,特别是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勇于锻炼自己,多反思,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哪怕是逆耳的忠告。很多人一说到课题研究,就谈“虎”色变,课题研究确实很辛苦,但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如果能认真对待、积极参加,我们的辛勤耕耘就有丰硕的果实。很多专家都做了不少课题研究,这些教科研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对有效提高我们的备课水平有很大帮助。
  总之,语文备课应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备课的目的是力求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只要我们肯多下工夫,相信语文教学必将充满生机,活力无限。
其他文献
1.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中考使初中语文教学被束缚在应试中,热衷于大量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把自己框死在语文课本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中,看似“双基”知识训练,实际却降低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
《论语·侍坐》章里孔子学生曾晳描绘了一幅和乐潇洒的春日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得到孔子赞赏。探究古代先贤的教育,是一派尊重
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是上海世博会水下安保系统的一部分。水下安保系统由“运动目标探测系统”、“静止目标探测系统”和“目标处置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水下机器人可以参与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获取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乃至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高中语文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
摘 要: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生个性化教育受到了各界关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的进步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为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化教学 问题 策略  1.小学
摘 要: 利用分层导学不但可以轻松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还能充分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扎实掌握知识。教师可以从学习目标分层、指导方法分层和练习方式分层三个方面展开语文课堂教学,让教学具有兼顾性、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分层导学 高效课堂  传统小学语文“圈养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他们潜能的开发。特别是有些教师
和谐产生美,教育也追求和谐。教师要致力于构建和谐课堂,让课堂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能量的释放,成长的展示,思维的碰撞,情感交流的场所。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努力创造和谐教学环境,打造高效育人课堂。  一、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是达到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和谐发
原文链接:http://www.theguardian.com/blackberry-keep-moving/how-to-make-great-films-on-your-smartphone如今,随着感光元件和数字处理技术的不断升级,一部智能手机也能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军队医院药学聘用人员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药学聘用人员管理的措施。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ternal streng
春季枣树管理的好坏,对枣树生长和结果影响很大,为使枣树实现优质高产,春季应把握以下几项管理措施。一、肥水管理春季枣树抽枝、发芽会消耗大量的养分,要及时加强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