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激趣,重落实,阅读益处多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重要的知识来源,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以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同样适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激励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故事设疑,巧引路。
  故事设疑的阅读指导法运用在低中年级的小学生身上屡试不爽。例如,可以将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开头讲给他们听:有一只猪爸爸,他太太给他生了十二只猪宝宝,其中十一只都是女宝宝,只有一只男宝宝。可猪爸爸不知道给他起什么名字,你们猜猜看呢?(让孩子们尽情猜想)这只猪宝宝后来的名字就叫唏哩呼噜。想知道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吗?就请小朋友们去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小猪唏哩呼噜》。每次孩子们都会很快告诉老师,他有这本书了!他已经开始读了!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将《青铜葵花》、《男生贾里》、《城南旧事》等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先读一段给他们听,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爱上阅读。
  (二)名作简介,设氛围。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在选择课外书时还不太懂得甄别,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年级段,分层次介绍,从童话作家孙幼军、郑渊洁、黑柳彻子、沈石溪到冰心、老舍、高尔基、雨果。内容由生动有趣到丰富深刻,从幼儿文学到百科知识,到人文关怀,层层递进,体现出阶梯式逐步上升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晨读课、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向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佳作介绍。故事梗概、美文片段,学生自制读书卡都可以。
  二、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合理阅读
  现在学生可选择的阅读材料非常多,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从文章的体裁来看,小学生所读材料应注重趣味性,以童话和小说为主。从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来看,如果所读材料生词过多,难免要不停地查阅字典,如果句子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推敲,那么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遇到少量的生词可以猜测其意义,猜测对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读得太快,不理解等于没读,能够理解而阅读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够。因此,小学生在阅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自己的速读、略读的能力。在学生读过以后可以让他们相互交流,交流读书感受,分享好的读书方法。
  三、以良好的方式激励学生阅读进步
  要将学生的阅读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情感需要,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因此在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制作一张表格张贴在教室醒目处(如下):
  ■
  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姓名上方的方格都是空白的,当他读完一本书以后,就将相应方格用红色水彩笔涂色。这样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就十分清晰量化地出现在表格中,阶梯式的表格设计,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数量以及在班级中阅读情况的排行。在每个学期的中、后期,我都会奖励喜欢读书的孩子一本他最喜爱的课外书,这样学生阅读的劲头就更足了。
  四、以丰富的内容充实学生阅读容量
  课内外阅读要链接好,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课内的教材由于篇幅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许多课文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迁移和拓展。
  低年级时介绍他们读《皮皮鲁和鲁西西》、《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窗边的小豆豆》等。中年级让他们读《冰心儿童文选集》、《中华上下五千年》、《爱丽思漫游奇遇记》、《爱的教育》、《给孩子一颗坚韧的心》等。高年级介绍他们读《史记故事》、《草房子》、《童年》、《老人与海》等。
  学习了《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就可以推荐学生读读《中国寓言故事》;学习了《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后,推荐学生读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后,推荐学生去读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就会找到许多与课文内容衔接的课外阅读材料。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就能使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形成更加立体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就能得到更快地检阅,学生就能更快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不拘一格。我们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鼓励,激发其阅读兴趣,就会功到自然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并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最近,农业部发布了第2445号公告,决定对2,4-滴丁酯、百草枯、三氯杀螨醇、氟苯虫酰胺、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这些农药缘何会被禁限用
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多读多看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赏读经典、品词咂句、课堂仿写和对比讲评等办法将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应试化的教学观念也不利于学生性格的塑造。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三方面对如何进行高中课堂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师生关系 分层教学 分组教学  时代在发展,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观念对待政治教学。现代化的教学,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那天,电话采访中您即兴清唱,我不由自主的和着,一曲终了,已是内心激荡、眼睛湿润--在瞬间同行于您的心路所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简称高规),曾于1983年6月1日开始试行,从此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开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可否认高规对防火设计起着 “High-r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大纲》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也都明确规定学生要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品读语言、提升情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那么怎样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入之于心,出之于口  朗读包含了学生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朱熹曾言: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
dsD 点自 燃 点RMco甲 烷乙 烷丙 烷丁 烷aB甲 苯 q乙 烯丙 烯丁 烯异 丁 烯天 然 气一50——一30 28——45 — —10 6~30 10~15坦】5——530380——425 540510~522 460 579 522
A simple sensitive spectrofluori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oxicillin. Amoxicillin in the presence of formaldehyde produces a fluores
澳大利亚将进行转基因实蝇试验,以观察这种转基因实蝇能否控制这种破坏性的农作物害虫。转基因地中海实蝇拥有阻止雌性实蝇成年的基因。当被释放到环境中后,这些实蝇与同物种
针对无线传输给医疗设备提供实时性和高效率的同时,会给其他医疗设备带来强大的干扰,且该干扰会对医疗设备的检测结果带来生命性的威胁,会使其他设备自动启动、关闭或产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