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的误区与建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须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人夸大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的作用,盲目地认为优质课少不了多媒体,用多媒体才能体现出教学的现代性,才能算得上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没有摆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没有分析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产生了许多误区。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1.活跃的师生情感交流变成了呆板、枯燥的“人机对话”,缺乏人性化的感染力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教师用情感、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甚至笔迹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而现在不少多媒体教学的语文课堂,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单一,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引导、形象神态的感染,课堂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只看见银幕上的图像,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不能进行恰当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教师变成放映员,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
  2.灵活的教学过程变成固定的机械程序,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课件的制作都是将教学过程分成若干步骤,再用固定的程序将其链接起来,课件完成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难以改动的。教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和答案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课堂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既定的程序中去。
  实际上,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是有血、有肉、有思维的人,并不是机器和零件,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千变万化的,常常会有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去应对,需要教师灵活地把持掌握。而往往正是在这随机应变的过程中能显示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也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为了避免进入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误区,结合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互动——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这里“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机”指的是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而“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且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教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教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
  因此,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2.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交互——用图形图像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灵感。在语文课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即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
  在多媒体教学中注重处理好以上几种关系,有助于克服多媒体教学自身的局限性,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提高教学整体效益,也能打破一些人对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偏见,引导多媒体教学评价走上科学之路,促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运用。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度和量,努力寻找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契合点,合理运用,发挥其现代性的特点,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1 我国饲料的发展对水产的促进作用及不足  80年代以来,我国的渔用饲料工业发展很快,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产、稳产起了重要作用.全国现有大中型渔用饲料厂360家,年生产能
期刊
路口是城市交通的拥堵点,为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情况,一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提高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传统课堂以老师传授、学生听讲为主要模式,其弊端是高压的满堂灌,老师滔滔不绝地演讲,学生却昏昏欲睡不知所谓。学生被剥夺了主动性,只能被动“填鸭”;老师教得吃力,一节课自弹自唱,声嘶力竭。学生不爱听课,老师怕上课,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语文”便成为了“既耗心神又难见长进”的学科。语文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锤炼浸润,潜移默化的学科,如何在“少教多学”的课堂新理念的指导下,走出“多教少学”、“效率低下”的
摘 要:现阶段国内的石化产品迅速发展,行业对油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先进的油品调和技术也在不断开发和完善,只有将油品调和做好,才能让油品的质量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油品调和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对改进油品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分析的是油品调和以及油品调和在改进油品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探讨油品调和的一些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国内石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让油品调和的整体发展获得借鉴。 
摘 要:当前,国网公司全力推进“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措施(以下简称“12项配套措施”)改革,为推进改革落地,黄冈公司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组建项目管理中心,按照做精项目建设管理、做实业主项目部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项目管理中心组建及运作,打造了由建设部履行职能管理、其他业务部门专业协同、项目管理中心着重项目统筹管理、业主项目部强化现场执行、属地公司有效协同的建管模式,进一步夯实了
AIM To develop predictive markers in blood fo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METHODS Twenty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
摘 要:电梯的超载保护是电梯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检验时应该重点检查。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常见的有机房称重式、活动轿厢称重式、轿底称重式、轿顶称重式。检验或者维修时应根据其原理进行检查从而保证动作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一则案例,并对其失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方式。  关键词:电梯;轿厢;超载保护装置  1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  垂直电梯主要分为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两种,常用的载重量有1000kg、105
BACKGROUND Allicin(2-propene-1-sulfinothioic acid S-2-propenyl ester,diallyl thiosulfinate)extracted from garlic,has proven activity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当前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可以改变评价方式的单一和呆板,为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现状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现状却并不乐观。中职语文教学本是不同于普通高中的,但因为受对口单招考试的限制,我们在教学评价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实际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许多学生害怕学习语文的"恐惧源"。虽说对孩子来说,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身在一线的老师难免会感叹:花了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