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48-01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
   学校要多次组织老师举行教研活动,探讨将要到来的挑战,转变了观念,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政治教学上以变应变,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上,并制定了一改革课堂教学的措施。达到了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探求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上树立“一盘棋”观念,加强集体研讨
   面对当前考试思想内容的变化,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难免会顾此失彼,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难以把握。教研组及备课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及措施,划分了教材单元,安排了具体的备课任务,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教材上应删哪些内容,应讲哪些内容,应添加什么材料,每期练习题应着重考查哪些方面等等都做到了高度统一,达到了齐头并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打破条条框框,重新规划教材内容
   把教学内容的规划重组与添加作为今年大纲教材研究的重点,并及时在集体备课中得以实施。这样,大批繁杂、零散的课本内容被删除,而大量符合大纲要求的新的有用的知识补充到课堂中,减轻学生过重记忆负担,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四、根据教材内容,探求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往往决定着教师教学的组织环节,教材知识的整体性及课堂效率。
   在复习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了“焦点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整理分类——回扣教材解决问题——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措施加以升华”。这一模式可使学生处于一种“围绕问题,扩展知识,加深理解,升华运用”的状态之中,在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学模式的运用,维持了内容删减重组后教材的整体性,把课本零散的知识揉和到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培养、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更多地去感悟、总结、体验,增强了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符合教学发展方向和适应开放式变化的。
   五、加强新知识的渗透,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试题变化的适应力
   当前试题的变化,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试题内容已远远超出教材的范围。但只凭最后搜集,刻刻印印背背,这样“临时抱佛脚”式的总复习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这些新知识添加、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六、改革作业练习,改变出题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作业往往以应付检查为主,学生练习则是以“是不是”、“是什么”、“为什么”等客观性题目为主。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甚至有的学生照抄课本,应付老师,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无思考价值、无运用价值、无批改价值的客观性题目不布置,而对于一些综合性、分析性、实践运用性、论文性的题目进行重点练习,适应了现今试题变化提高了答题水平。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2-0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思维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只有将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与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才能较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本人通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1-133-01    一、学生评价的变革    新课程理念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建立宽松开放和评价氛围,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学习
摘 要:建构主义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建构主义 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5-0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7-01    不少学生在小学、初中很喜欢语文,进了高中却越来越讨厌语文,因此,语文课波澜不惊、死气沉沉,学生们无精打采、恹恹欲睡。究其原因有:一是长期以来,教师忽视学生心理愉悦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富有灵性的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使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二是学生进校时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三是当今社会对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8-01    长期以来,由于中考的导向作用,致使课外阅读被“题海”所淹没,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缺失;加上家长对孩子阅读观念一直以来存在误区,怕孩子课外书看多了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于是对一些课外读物限制太多,有些家庭是由于经济原因拿不出钱来,更多的则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对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帮助。于是学生埋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40-01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就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获得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信息的情感交淡的有效方式。批语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好的作业批语应该是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得出以下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9-01    一、情感对写作动机与选材的影响    在中学生写作中,面临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不想写,一是没的写。这两方面都缘于学生的情感淡漠与情感缺陷。  1、情感对写作动机的影响  人类情感一经产生,就需要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浅层情感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加以宣泄,如大喊大叫、大哭大笑等,而与人类的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43-01    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我总结发现: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