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提高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建立学科素养。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教学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思维的开发,这样不仅能够为之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99-01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各方面都处于未知阶段,因此,数学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且抽象的,但是也是他们学会理解和思考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和成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对于培养思维意识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具体应用方法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运用情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单纯最懵懂的时期,对很多知识都处于未知的状态,尤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一位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势必会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难于理解,枯燥的教学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更何谈去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将情景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给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多边形“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将一些生活中运用到图形的物体用来教学,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演示对图形有更直观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哪些东西还运用到了多边形图形?以及它们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在生活中为了固定会选择使用三角形,说明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四边形不具备这一特点。此外,三角形的内角与四边形的内角也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内角的总和与内角的大小都不同,让學生通过思考来回答这些问题。
  二、设置有效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将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习“线与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认识线与角,然后给学生演示线的相交和平行,这时就可以提问学生:线的相交和平行有什么区别?学生一定会看到相交后出现的焦点和角,而平行是不会有焦点和角的。那么,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角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通过知识的联动和思考,学生就能够发散思维,进而想到与角有关的内容,那就是角的大小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会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甚至会天马行空,但此时教师一定不能否定任何观点,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和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甚至会在课下、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逐渐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思考能力。
  三、给学生留足自主空间,开启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课堂中,过于限制学生的主体思维,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学生也很少进行提问,课堂实质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教条式的讲解试图让学生理解、吸收,学生即使能够掌握教学内容也可能是通过死背硬记,用来应付考试。而新课改之后,这种教学模式是被淘汰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兴趣之上,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喜欢数学课程,进而喜欢学习数学课程。因此,要想构建这样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提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角的度数”这一课时,教师教学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去量出角的度数,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量各种度数的角和画各种度数的角,当每组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接着提出如果不用量角器可以怎么化角?并且重新布置一些角的度数,如量135度角和画120度角,学生除了用量角器可以使用任何工具来完成任务。这时就会有学生用三角尺来量,三角尺上的90度角和30度角正好可以组成120度角,而135度角是由90度角再加上90度的一半,就可以画出来。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到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主的思考能力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完成教师的任务,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四、结语
  小学数学阶段是教育教学的基础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视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完成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目标,还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解放课堂,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日后数学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5,(24):249.
  [3]潘明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4):4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走进初中数学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纳。而微课也因为其短小、精悍等的特点,使得数学课程中的重难点得到了有效分解,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有意识地渗透微课教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现本文就从微课在数学概念教学、例题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深化与发展,城市经济迅速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当中,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近些年以来,党和国家极为重视务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关的重大决定,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若干决定。  【关键词】合作学习;务工子女;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为解决动态制造环境下虚拟生产系统的动态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自适应动态调度方法。在该方法中,自适应动态调度机理首先通过检测获得虚拟生产系统所面临的动态事
【摘 要】现今社会里,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社会对所有教师的要求。中学历史是集思想性、教育性和政治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承载着祖国明天的希望。中学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有学识、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现代新生力量。所以,要做到这些,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旨在分析探究中学历史教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对于正在在职的中学历史教师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从已知出发探索未知的借力点,好的问题能激发思维,引领思维。思维却不是问题的终点,是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善问,可以启迪思维,让课堂活动厚实,提升学生学力;学生会问,可以创新思维,让数学学习深广,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问题 数学思维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该文以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和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对某工程分别进行了沉降预测与分析,然后将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少预测误差的技术方法,并对各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工程沉降的动态分析和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关键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拥有更强的逻辑能力和理性思维,对于学生出了校门之后能否顺利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数学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中职数学教育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65-02  中等职业专
文章从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现状、分编著录、加工方法等结合工作实际操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便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该文针对某自锚式悬索桥,分析了该桥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制定了梁端顶升更换支座的施工方案,并应用有限元检验了顶升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安全。根据监测结果对比了施工顶升前后
公正与效益是诉讼程序的两种价值目标.程序公正有其必要的构成要素.采取措施提高诉讼程序的效益也有其必要性.本文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二者关系具有冲突性、互动性和整合性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