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轻松和谐的氛围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i678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访谈节目是我国电视节目基本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优化访谈节目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策划意识、协调意识、文化意识、交流意识,这些要素是访谈类节目走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访谈节目 策划 协调 引导
  20世纪90年代上海东方电视台成功推出了电视访谈节目《东方直播室》,这个节目的出现意味着谈话节目在中国电视领域的诞生。接下来随着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一炮走红,一股强劲的访谈节目浪潮汹涌而来,访谈节目在电视传播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所谓访谈节目即“以两人或多人沟通交流的谈话方式为主,实现信息共享、观点共识、情感共鸣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在节目主持人的引导下,嘉宾和节目主持人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观众也可以加入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非常关键。
  一、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策划意识
  访谈类节目大多以一个时期社会普遍关注和热议的现象为主要内容。嘉宾要针对访谈节目话题讲出自己的见解、表明持有的态度,访谈中嘉宾谈话的内容才是节目的重心。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要提前和嘉宾做好沟通,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嘉宾谈话的内容,进而精心地对节目做出策划。首先节目主持人对访谈节目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要明确整个节目由哪些环节构成,从哪个角度切入话题,选取哪些事例来论证,最终以怎样的方式总结归纳等等,然后设计好开讲语、串联语、总结语等内容,做好提纲式的案头准备。电视访谈节目的前期策划尤为重要,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节目在前期策划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邀请一些中青年学者和专业人士出任策划,并向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广泛咨询。由于策划周详,节目一播出即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主持人对节目把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悉心设计提问。常见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正面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在现场采访中最常见。主持人的提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2)反问方式。采访对象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或不愿讲实情时,主持人常采取反问的方式以加强语气。3)设问方式。为达到启发和引导的目的,主持人对某一问题提出假想,提醒采访对象注意和思考。4)追问方式。主持人对采访中的关键性问题穷追不舍,直到问个水落石出,这种提问方式利于挖掘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细节,准确把握事件原委。主持人对提问语一定要做出精心的设计,尽可能达到精练准确、层层深入。精妙得体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嘉宾畅所欲言,还能确保访谈话题方向不走偏,充分发挥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引导话题、调控节奏的作用。
  二、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协调意识
  访谈节目在节目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之间展开,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现场要有协调引导意识。在节目准备阶段,节目主持人有必要与嘉宾做充分的交流,不仅要了解他对话题所持的观点和具体要讲的一些内容,还要知道嘉宾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嘉宾的基本情况就容易和他们拉近距离,建立融洽的关系,能促使嘉宾快速打开“话匣子”,保证了访谈节目有“话”可谈。
  一旦进入演播室,节目主持人就要很好地充当话题引导者的角色,要懂得“控场”的技巧。访谈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作为访谈节目主持人,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协调引导,快速理顺现场关系。比如有的嘉宾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耐心启发、积极诱导,提出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以引发他热情发言;有的嘉宾滔滔不绝,致使别的嘉宾插不上嘴。对于这些活跃型的嘉宾,主持人要加以暗示并寻找机会巧妙地打断他的谈话,将话头转交给别的嘉宾,尽量让每位嘉宾都享有话语权;有的嘉宾思路混乱、离题万里,对于这类嘉宾,节目主持人就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提炼嘉宾的观点,归纳说明观点的事例,然后依靠插话的方式对嘉宾的话语加以补充完善,引导嘉宾做出深刻清晰的表达或是把嘉宾拉回到讨论的主题。节目主持人还要善于抛出话题,不断地激发嘉宾的谈话热情,鼓动嘉宾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引导嘉宾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谈话任务。
  观众参与话题讨论往往也是访谈类节目的一个重要内容。访谈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的谈话场,但由于观众来自不同的群体,文化层次不同,对话题的理解认识也就有可能不同。遇到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观众就有可能会针锋相对、互不退让。在这个关键时刻,节目主持人就要加以协调和引导。对于那些一般性的日常生活类话题,节目主持人要允许观众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必强求人人有一致的看法,只要在访谈节目结束前对各类观点加以归纳即可;而对那些原则性问题的讨论,节目主持人则必须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始终使节目主题和党的政策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三、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文化引导意识
  电视访谈节目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共同参与完成,整个访谈过程处于一种开放的、多向的、灵活的状态。节目主持人、嘉宾、观众在同一现场面对面的就同一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完全是即兴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属于最为直接的自然状态。作为电视访谈节目核心的主持人,不仅担负着调节气氛的重任,同时还是访谈话题的引导者,这就决定了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有对谈话进程的文化引导能力。优秀节目主持人精妙的语言透射着智慧的光芒,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焦点访谈》主持人张泉灵的语言坦诚、质朴之中透露出深邃;《中国梦想秀》主持人周立波的语言则干练犀利、幽默风趣。主持人的语言是自身文化内涵的体现,鲜明的语言风格无疑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语言将会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受众群,这些都是《焦点访谈》、《中国梦想秀》赢得较高收视率的关键因素。在主持访谈节目时,节目主持人可以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文化品位较高、内涵较深的词句,利用诗词名句、成语典故来提升节目的文化品位,以满足新时期广播电视受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电视直播现场时常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作为主持人就要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巧妙地利用语境化险为夷。在一次主持活动中,主持人袁鸣不小心把南新燕“先生”说成了“小姐”,这样的场面令人尴尬。意识到口误后,袁鸣面带微笑地道歉:“哎呀,真是非常抱歉,我可能望文生义了。不过您的名字使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可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美妙图画。同样,国粹京剧作为宫庭艺术,一直在北方盛行。如今,随着海南狮子楼京剧团的成立,古老的京剧也首次飞过了琼州海峡,到海南安家落户,这不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吗?”节目主持人“妙口生花”的语言不仅解决了“冲突”,同时还让观众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四、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交流意识
  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和嘉宾、观众就某一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做完了访谈节目的前期策划,接下来节目主持人就要和嘉宾、观众进行交流与沟通了。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交流,节目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都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到零距离,这样节目主持人才能够走进受众心里,倾听受众心声。
  1、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是交流的基础
  电视访谈节目兼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性质,因此毫无疑问的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的实施者不是哪个传播机构而是节目主持人本人,节目主持人传播视角的选择关系到人际传播的成败。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如果采用平民化的传播视角和嘉宾进行交流,就会让嘉宾感到主持人具有亲和力,便由此产生信赖感。嘉宾会觉得自己是在向一个好朋友诉说内心的感受,从而一吐为快,使节目变得精彩纷呈。《鲁豫有约》的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就非常有亲和力。陈鲁豫以一个邻家女孩的形象出现在节目现场,甜美的微笑、轻柔的话语、关切的眼神,举手投足间都给人一种亲切感。她设身处地的替嘉宾考虑,使得嘉宾都愿意向她讲述自己的经历。
  2、节目主持人耐心倾听是交流的前提
  “交流”是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双向的活动。仅仅有从节目主持人到嘉宾的信息交流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收到嘉宾的信息反馈之后,信息的传递才圆满完成。接收嘉宾的信息反馈的过程即为倾听,耐心倾听是信息传播规律的需要,更是激发嘉宾谈话兴致的要求。耐心倾听体现出节目主持人对嘉宾的尊重,也是激发嘉宾敞开心扉参与交流的前提。嘉宾是否诚心地说出心里话是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主持人在与受众交流时务必要耐心倾听。《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总是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讲述,他以温和坚定的眼神注视着对方,时而眉头紧蹙,时而露出会心的笑容,他的思想完全随着嘉宾话语的内容而转移,很自然赢得了嘉宾的信赖。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访谈节目已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收视群体,成为我国电视基本节目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视访谈节目整体播出比例的提高,完善和优化访谈节目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新闻工作者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积极探究改进访谈节目的各种方法,努力把更精美的访谈节目奉献给广播电视受众。
  参考文献
  ①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②苗棣、王怡林:《脱口成“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③廖祖峰、钟宇,《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要素》[J].《电影文学》,2008(13)
  (作者: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的奇观消费越来越盛行。本文以郭美美赌球被捕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新媒体时代的产制、“娱乐经济”的催生、网民群体性特征的助推是导致奇观消费火热的原因。同时,奇观消费一方面蕴含商机,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遮蔽真相,形成“单面人”,因此,广大受众应该理性地进行奇观消费。  【关键词】媒体奇观 奇观消费 新媒体  7月9日,一则“炫富女郭美美参与网络赌球被当场抓获”的消息不胫而走。新
【摘 要】《青海藏文报》和《西藏日报(藏文版)》是全国范围影响较大的藏文党报,本文通过对其历史和现状的简要对比和梳理,分析我国藏文省级报纸的特质及藏文传媒的发展。  【关键词】藏文报刊 党报 宣传  青海和西藏是“中国藏文报刊生存状态的晴雨表,是观察藏文报刊的基本坐标。”①同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青海藏文报》和《西藏日报(藏文版)》所包含的特质,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夫人形象建构作为政治传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学术界和媒体界讨论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形象建构过程,从政治传播学角度探索政治传播的技巧与规律。  【关键词】第一夫人形象建构政治传播  在当前新媒体迅速崛起的传播环境中,政治传播已然不再是呆板、保守与冰冷的政策、方针、会议报道亦或军事、外交出访等的宣传与灌输,政治传播的新探索早已开启。
【摘 要】南都娱乐周刊对文章出轨事件的报道在网络上引来巨大的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闻自由和尊重公众人物隐私哪个更重要上。本文从新闻自由和隐私权的概念,以及新闻自由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形式来探讨新闻自由和公众人物隐私权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新闻自由 隐私权 公众人物  一、事件始末及相关背景  南都娱乐周刊的记者、有内地第一狗仔之称的卓伟,在进行8个月的秘密跟踪之后,爆出著名演员文章出轨
【摘要】影响力是媒体安身立命之基。一家媒体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最终裁定权归于广大受众。因此,我们在谈论媒体的影响力时就必须围绕受众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其中媒体信息的及时传播就是媒体围绕受众需要提高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媒体要提高影响力,就要本着对受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传播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新闻媒体 信息传播 及时性  一、新闻本身要求决定了媒体信息传播必须及时  新闻是
【摘要】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性质、功能和作用成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各种有悖新闻发布规律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因此唯有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有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制度 权力运行 有效手段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最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摘要】2015年1月16日下午,歌手姚某某因病不治在深圳去世。去世的第二天,一则关于“记者进入太平间偷拍姚某某遗体”的消息引发舆论哗然。受到政治、经济双重压力挤压的大众传媒为了经济利益,凭借社会公器的公共属性职能入侵私人领域,不断模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假借“新闻”名义赤裸裸的侵犯个人隐私权的现象已非常普遍,营造健康的传媒环境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传媒伦理法制  201
2008年9月25日——28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并安全返回。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此事进行充分报道。短时间里大规模的新闻报道形成了强势舆论,在此次报道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竞相上阵。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报道力量的规模化、报道视角的全面化、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一、报道力量的规模化
【摘 要】本文以柴静主持的栏目《看见》为案例,来研究新闻采访活动中的情感表达问题。如何在采访提问中正确的表达记者的情感与价值观;如何从受访者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情感关照;如何理性的报道受访者的情感;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全面的表达情感,这是本论文要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看见》 柴静 采访写作 情感  《看见》栏目所选择的新闻报道题材广泛,或者是对时下新闻热点的深度解读和调查;或是对
【摘要】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后24小时内新华网新闻的实证数据分析,验证了地震后新华网主要执行环境监视的功能。笔者将“新闻延迟时间”与“内容选择”作为刻画网络媒体环境监视功能的两个维度,并据此对新华网的环境监视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媒体 环境监视 汶川地震    危机发生时,媒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①。在出现极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公众会希望从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②,而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在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