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企业重组改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随着重组改制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就会越突出,这些矛盾冲突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也就越明显、越尖锐。在企业重组和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做好重组期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抑制消极作用,发扬积极作用至关重要。为了适应石油企业重组改制新形势的需要,维护重组改革的成果,必须重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切实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大政工”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涉及“灵魂工程”的科学,政工干部队伍就是这门科学的主体,是实施这顶“工程”的关键。因此,要加强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切实组织好这部分力量,让他们积极发挥好作用。从广义上说,政工干部队伍包括专职和兼职政工干部、党团工会干部和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抓和主动抓,要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决不能把这项工作视为“额外负担”,或看成“软”任务。
当前社会现实和形势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有广度、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大政工”体系。由于通常被称为“小政工”的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他们同基层和一线职工的接触、以个人言行来影响和带动职工的机会有限,在实际工作缺乏创新,没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培养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使之不断扩大知识面,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增强说服力和感召力,使他们能够迎接来自不同方面的种种挑战。在建设队伍的同时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作为企业的行政干部也应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事,无论从事哪方面工作的干部,都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才能在管理、生产、技术和业务工作上使其焕发精神、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的这一优势,开创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政工工作“大格局”的新局面,主动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与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以促进企业生产为目的,建立“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中的“效益”是把提高企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新形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为企业思想政治工赋予了时代的特征。现在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党政联手,同向意识,双向渗透,各级党政领导由于过去一人抓一手,变成人人都抓两手,形成企业效益争先、意识领先、文化优先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又有利于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在围绕企业效益和职工利益开展工作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同步增长。
衡量“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是否达标的五点要求有:
①标准要高:既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抓,又要致力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把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作为评价标准。②辐射面要广:既要形成党统一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综合管理体系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班组、岗位、员工家庭等各个方面。③夯实目标: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目标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评价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④ 制度细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和方法,使党、政、工、团四大系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职责明确,有章可循。⑤严格考核:做到考核标准制度化,考核实施经常化,考核管理规范化。另外,“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大政工”格局为基础,以保证企业实现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激励和竞争机制为手段,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形成一个党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和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促进企业形象战略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内在运作模式和外在发展结构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企业良好形象的真正树立,重要的是发展理念的确定、企业精神的树立、优美环境的营造、员工行为的规范。实施企业形象战略,不只是一时的工作,而是长期的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实施形象战略,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在实施形象战略过程中,应当组织和引导职工围绕企业文化理念、树立企业精神展开深入讨论,激发自身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此外,还应当运用企业创立、发展过程中的生动事例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位教育,使员工不断强化谋求生存的危机意识和开拓进取的发展理念。
在实施形象战略过程中,应当对企业新的标识、内部环境、对外标识、职工着装等方面,进行新的规划和新的配备,制定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准则,通过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促使大家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自觉执行。这样,我们的企业就能更加充满动力,富有活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企业凝聚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有自身的凝聚力。职工的心,企业的根,这是成功实践的经验结晶。凝聚力来自于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信念,也来自于职工根本利益的正确实现。
紧紧依靠职工,关心帮助职工,是各级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与各级工会分工协作,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要求和内在规律,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广泛征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当前企业重组的情势下,企业必须充分依靠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效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份内职责,也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途径。
应当坚持把耐心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促使企业党政领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深入职工家庭,听取职工对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听取他们的意见呼声,对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不管能否及时解决,都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尽力帮助。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在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基本功。现实工作中,一些企业和部门政治工作之所以缺乏活力和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注重身教、言教、律己、育人,使职工能从党员干部的言谈举止、工作作风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启迪。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注重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发挥表率作用的意识,增强党性观念、职工观念、组织观念和全局观念,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博大精深的系统工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长采油厂)
一、切实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大政工”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涉及“灵魂工程”的科学,政工干部队伍就是这门科学的主体,是实施这顶“工程”的关键。因此,要加强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切实组织好这部分力量,让他们积极发挥好作用。从广义上说,政工干部队伍包括专职和兼职政工干部、党团工会干部和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抓和主动抓,要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决不能把这项工作视为“额外负担”,或看成“软”任务。
当前社会现实和形势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有广度、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大政工”体系。由于通常被称为“小政工”的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他们同基层和一线职工的接触、以个人言行来影响和带动职工的机会有限,在实际工作缺乏创新,没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培养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使之不断扩大知识面,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增强说服力和感召力,使他们能够迎接来自不同方面的种种挑战。在建设队伍的同时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作为企业的行政干部也应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事,无论从事哪方面工作的干部,都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做好人的工作,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才能在管理、生产、技术和业务工作上使其焕发精神、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的这一优势,开创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政工工作“大格局”的新局面,主动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与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以促进企业生产为目的,建立“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中的“效益”是把提高企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新形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为企业思想政治工赋予了时代的特征。现在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党政联手,同向意识,双向渗透,各级党政领导由于过去一人抓一手,变成人人都抓两手,形成企业效益争先、意识领先、文化优先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又有利于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在围绕企业效益和职工利益开展工作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同步增长。
衡量“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是否达标的五点要求有:
①标准要高:既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抓,又要致力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把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作为评价标准。②辐射面要广:既要形成党统一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综合管理体系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班组、岗位、员工家庭等各个方面。③夯实目标: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目标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评价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④ 制度细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和方法,使党、政、工、团四大系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职责明确,有章可循。⑤严格考核:做到考核标准制度化,考核实施经常化,考核管理规范化。另外,“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大政工”格局为基础,以保证企业实现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以激励和竞争机制为手段,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形成一个党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和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促进企业形象战略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内在运作模式和外在发展结构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企业良好形象的真正树立,重要的是发展理念的确定、企业精神的树立、优美环境的营造、员工行为的规范。实施企业形象战略,不只是一时的工作,而是长期的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实施形象战略,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也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在实施形象战略过程中,应当组织和引导职工围绕企业文化理念、树立企业精神展开深入讨论,激发自身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此外,还应当运用企业创立、发展过程中的生动事例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位教育,使员工不断强化谋求生存的危机意识和开拓进取的发展理念。
在实施形象战略过程中,应当对企业新的标识、内部环境、对外标识、职工着装等方面,进行新的规划和新的配备,制定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准则,通过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促使大家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自觉执行。这样,我们的企业就能更加充满动力,富有活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企业凝聚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有自身的凝聚力。职工的心,企业的根,这是成功实践的经验结晶。凝聚力来自于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信念,也来自于职工根本利益的正确实现。
紧紧依靠职工,关心帮助职工,是各级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与各级工会分工协作,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要求和内在规律,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广泛征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当前企业重组的情势下,企业必须充分依靠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效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份内职责,也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途径。
应当坚持把耐心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促使企业党政领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深入职工家庭,听取职工对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听取他们的意见呼声,对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不管能否及时解决,都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尽力帮助。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在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有的基本功。现实工作中,一些企业和部门政治工作之所以缺乏活力和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注重身教、言教、律己、育人,使职工能从党员干部的言谈举止、工作作风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启迪。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注重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发挥表率作用的意识,增强党性观念、职工观念、组织观念和全局观念,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博大精深的系统工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长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