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应用克氏针操纵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技术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47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复位方式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克氏针操纵复位,B组22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分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结果。
结果47例患儿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18~23个月)。2组患儿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分型、X线曝光次数、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克氏针操纵复位组与有限切开复位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3) mL和(17.4±4.1) mL,手术时间为(40.0±4.8) min和(51.4±9.4) min,住院时间为(6.5±1.7) d和(12.5±2.4) d,术后切口疼痛为2例和8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00、-4.936、-9.052, χ2=6.112,P均<0.05)。
结论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有限切开复位技术与克氏针操纵复位在骨折愈合时间与功能评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克氏针操纵复位技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