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x713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完成的6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20例,开腹组4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排空延迟、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494±46)min比(391±70)min,t=-4.40,P=0.00)],但术中出血量更少[(294±158)ml比(399±68)ml,t=2.73,P=0.008],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3.0 d比16.3 d,t=3.01,P=0.009)。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胃排空延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术后30 d 无死亡,开腹组死亡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较长(OR=1.01,95%CI:1.000~1.024,P=0.048)、术中出血量过多(OR=1.01,95%CI:1.000~1.022,P=0.040)及术后腹部并发症(OR=6.22,95%CI:1.400~27.700,P=0.017)是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胃排空延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9.7 d比13.6 d,t=-6.50,P=0.000)。

结论

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及术后腹部并发症可能是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对比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92例患者(腹腔镜组)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285例患者(开腹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5年局部复发率、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等术后长期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50(50)ml]、加快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方面[术后排气时间(3.0±1.0)d,术后进食时间(
目的评价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T1aN0M0期肾癌的中期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40例肾癌患者,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手术前经B超、CT检查诊断肾脏肿瘤。40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8例为孤立肾发病。40例患者中左侧22例,右侧18例,术前未发现远处转移。术中采用B超定位,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采用CT进行随访并定期复查血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所有患者顺
目的探讨腹腔镜减重手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hrelin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T2DM的可能机制。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间对44例T2DM患者行腹腔镜减重手术,其中腹腔镜"Y"型胃肠短路术(LRYGB)14例,腹腔镜简易型胃肠短路术(LMGB)11例,腹腔镜管状胃切除术(LSG)9例,可调节胃绑带术(LAGB)10例,回顾性分析手术对T2DM
目的探讨采用喙锁韧带重建联合钩钢板固定或缝合锚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将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钩钢板固定组(54例)和缝合锚固定组(51例),分别应用双股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钩钢板或缝合锚固定治疗。定期随访患者,在X线片上测量肩锁间距和喙锁间距,末次随访应用Karlsson评分和Constant-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经右胸食管癌根治并行胸内吻合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12月拟行胸腔镜辅助经右胸食管癌根治并行胸内吻合术(腔镜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7~80岁,平均(62±7)岁。并分析同期施行传统右胸、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6~73岁,平均(62±9)岁。比较两组手术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原发肺癌合并其他额外小结节的发现率逐渐提高。遗憾的是,多数额外小结节在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常被误认为转移癌,从而给原发肺癌的分期带来困难。目前,额外小结节良恶性评估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但国内文献少见报道。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68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额外小结节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发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BPH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影响双肾功能。目前治疗BPH的手术方法虽然不少,比如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TVP)、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TRC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UVP)、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治疗(TULP)等,但尚无哪种前列腺手术能绝对避免尿失禁、尿道狭窄的发生。其中真性尿失禁的发
目的评价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2年公开发表的SILC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对SILC组和LC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中情况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11项共859例患者,SILC组449例,LC组410例。与LC组相比,SILC组术后美容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0.
目的评价基于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32例患者接受基于PE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iMRI)引导下颅内病变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7~62岁,平均45岁。根据PET和1H-MRS确定活检靶点,记录诊断阳性率、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
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有助于辨别精细解剖结构、失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自1991年Clayman等[1]首次应用腹腔镜行肾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得到飞速的发展。目前,从单纯器官切除术到复杂的保留和重建手术,从上尿路手术到位于盆腔深部的下尿路手术均可用腹腔镜技术完成,并基本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现代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