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ng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与代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要问题之一。为有效提高小学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多样化练习等方面入手,阐述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数与代数。了解和研究其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任务之一,也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结合数与代数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 注重基础的培养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学问也一样,需要做好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就是最基本的加减运算、乘法口诀、找规律解题等。特别是对于乘法口诀,这是以后进行计算、应用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对于一些题目,要教会学生去寻找简便的运算方法,比如对于98 46 2 4这道连续加法题目,要教会学生注重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比如,可以运用换位法,将题目改为98 2 46 4,就会很明显地看出结果了。口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题目的计算速度,减少时间利用,对于学习效率、学习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提高与培养过程。教师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布置一些口算题目,比如,在课堂上进行口算接力比赛,看谁做得快,做得准确率高,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口算训练进行得多了,学生自然会对常见的题目随口答来。
  二、 数与代数的策略和对策
  (一) 明确小学数与代数方面内容的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首先要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安排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差异,要做到层次分明。其次,教学要求的程度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掌握知识与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来确定。同时,还要按照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如手、眼、脑配合的协调性和口算与书写速度的配合等。要分清一般目标和最终目标而定。再次,教学要求符合规律性、科学性。
  (二) 遵循教学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
  教学要落实到位,任务具体明确,过程循序渐进,节节过关;强化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让知识有用、有趣,学以致用;重视技能、技法、技巧的灵活运用;重视教学的反馈、反思,出现问题即时对症下药,为各年级段设计指标要求,细化、量化管理考核;每学期,要做到:培训常规化、测试经常化、目标明确化,做到计算人人过关、人人会算、人人能算、人人快算,达到:快、准、精;教师教学过程重视积累经验,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三) 具体措施及方法
  上好新授课,加强计算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使他们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算理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法则外,还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应注意训练他们具有一定的记忆力。而这些要求都要靠日常教学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加强教学上好新授课,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的运用法则,并简化运算过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运算法则的掌握过程是从开展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渡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开展是为了理解,以确保初期运算的准确,压缩是为了简化中间环节,提高计算速度,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據,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如:在讲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训练时,让学生边计算边说运算思路、运算法则,并写出计算的全过程,一段时间后,逐渐省略中间过程,并挖掘出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促使一般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智力操作技能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如;打铁等一般操作技能的掌握,只需要反复机械地重复练习,而计算这样的心智操作技能,就必须开展以积极的,灵活的思维活动为主的练习,才能逐步形成。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加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练习时要注意科学性,讲求实效。具体有:(1)加强口算的培养。(2)有计划地组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3)搞一些竞赛,以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确保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了事。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四)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的原因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认真审题,看清数字和符号以后再动笔,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寻找简便的计算方法;要注意力集中,防止丢三落四;要帮助学生在计算教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在改正错误中锤炼自我,养成善于克服困难的学习品质。
  总之,提高学生的数与代数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数与代数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与代数能力。
  作者简介:
  陈洪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珠藏中心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表述内心真实想法的最佳方式是写作。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教育领域全面深化,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开展有效的写话教学活动,开拓学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提高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阅读成为获得价值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阅读教学中缺乏
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比较困难的教学课题。我之所以这样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阅读面不广,加上没有良好的阅
就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课程相对比较少,但是每一门课程都是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设置的,因此每一门课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语文就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只有将这门课程学好,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特性,制定出适合的教学策略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
现阶段,教科书与教辅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本,教辅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与归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好数学能够锻炼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逻辑思维的养成。但是,很多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过大,每个人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原因,使他们对于数学的认
摘要:合理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将生动丰富的生活实例导入抽象的物理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初中的物理知识都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脱离实际生活的物理知识去教学,那一定是枯燥无味的,低效率的。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将抽象的物理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例教学法;高效课堂;
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个小鸟都歌唱,每一块金子都发光,这是教育的真谛,不能对学困生放任不管,必须阳光普照,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佳的发展学到必须的数学。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学生其他学习课程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阶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