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完整体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c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本课程源自英国,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分别是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中开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就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结合学生需求开展的课程,主要是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条件,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程改进过程。
  关键词:《习近平讲故事》;数学;校本课程;完整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21-02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当前数学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它没有将数学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习近平讲故事》将数学校本课程的完整体系构建起来,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在当前开设数学校本课程的意义是保障和促进国家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关注本校学生的差异性,提高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一、初中數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因素。
  (一)观念的墨守成规
  在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注重学校升学率的提升方面,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的同时,第一要素就是考察和了解这个学校的升学率。由于这种教学观念的存在,很多学校以学生的成绩为第一要务,很难在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取得有效的建树。学生认为只有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才是自己的出路,教师则认为学生只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则是其优秀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一来,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主体因素,都很难以变革的眼光去看待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这件事情,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也很难取得有效的进展。
  (二)开发的费用严重不足
  因此,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费用,但这些往往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来投入的,由于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经济能力有限,很难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进行下去。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的经费大多是投入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环节当中,学校忽视了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难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性。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阻碍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因素就是师资水平。首先,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紧迫性,很多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长此以往,他们就不具备高超的教研水平,也不具有与时俱进的教研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发挥出自身的真正作用。其次,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紧张,很少思考课本的改革方案,没有改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想法,在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也就很难具备创新的思路和精神。最后,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没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在开发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往往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指导,而导致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度停滞不前。农村由于各项基础教学设施有待改进,加之教学经费的拮据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校很难愿意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
  二、构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完整体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再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教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完善学生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找到合适的方法学好数学。初一、初二、初三,不同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所以初中数学校本课程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数学题目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一的数学校本体系要侧重于趣味性,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有趣,而不是一味地做题,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数学人物介绍,让学生感兴趣,让教师学生感受到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这些都要体现在初一的数学校本上。初二数学阶段的重点课程是几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上可以掌握相关的计算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几何的学习与网络上的绘图工具相结合,利用电脑操作绘制动态的几何图形,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数学几何图形的深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进一步训练。在初三阶段,教师需要对所有阶段的知识进行汇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了提高中考成绩,教师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数学做题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对数学解题的方法和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巩固,避免学生沉溺于做题,陷入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误区。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归纳总结,找到不同数学题型之间的共性,找到每道题的特性,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一种数学反思能力,在做题中进行创新,所以构建初三时期的数学校本体系要注重于数学知识总结归纳以及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思路的掌握。
  三、《习近平讲故事》与校本课程体系的结合
  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中,第11章和第12章都与三角形有关,这涉及很多解题方法,但数学题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学生在做这些相关的几何图形题时候,一定不要眼高手低,要动手去实践操作,真正对图形进行分析思考,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构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要想建立 完整的体系,教师就需要结合《习近平讲故事》所传递出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教师在初中校本内容的编写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在教材中补充调查研究的课程。
  《习近平讲故事》的核心思想就是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从而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学习能力,还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将学习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思考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学校在构建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际的问题引入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思考并予以解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教学与学校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课本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这样一次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科学”的学习目标。   四、将《习近平讲故事》与校本课程体系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时注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构建在初中数学校本体系时,要补充数学阅读校本课程,阅读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图形、符号、文献等获取信息,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家推理相关数学的过程思路,獲取从不同角度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校和老师在编写数学校本的过程中,与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意识到数学阅读校本课程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通过有力的引导,进一步让学生将数学阅读看作是一种习惯,从阅读中获取解题的能力,并学会应用,在多重作用下,教师注重对题目的编写,让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去分析题目,找到思路,从而下笔做题。
  (二)学校开展特色数学校本课程
  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思维特点,学校要开展相应的特色课程。例如,在初一开展“数学的奥妙”,教师和学生共同在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初二阶段开展“动态的几何”,借助于多媒体让数学几何图形具有变化性,学生从变化中掌握数学图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在初三阶段开设数学反思教学校本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前期的做题,对数学习题进行汇总,在这些汇总中发现自身做题容易出现的错误,通过对题目的反思找到合适的方法。
  (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如抽象化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化和需要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能力来消化和吸收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本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开发校本课程。
  结 语
  《习近平讲故事》对于实践调查的思想对数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在数学做题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耐心地读题,是不会找到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的。因此,《习近平讲故事》中所传递出来的实践调查精神与初中数学校本课程体系相结合,可以让初中数学课程体系更加完整,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钱德春.初中数学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14):48-51.
  [2]何丽晶.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58.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农村初中《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GH2018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葛朝霞(1973— ),女,江苏通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任丘附属学校系北京师范大学、任丘市人民政府、福建祥兴集团合作举办的一所十五年一贯制、非营利性、体制创新型学校,占地面积503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办学规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慕名就读学生逐年增长,按照学校发展计划,2021—2022学年就读学生人数将超7000人。
本文结合武汉卷烟厂新厂的智能制造的升级过程,对我国卷烟企业智能制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卷烟企业智能工厂建设如何得到有效优化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卷烟企业智能工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同时希望能够使我国卷烟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性进一步提升。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最基础的课程。相比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和写作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帮助初中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强化语文技能应用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对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探讨语文教师促进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热点话题。作为一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经常不停地思考:在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大环境下,我们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是能认清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探索和提升他们的能力,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人生导师呢?  关键词:新高考;信息技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别名:老妈妈拐棍、樟柳头。基原: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Koenig)Smith的根茎。生长环境:亚热带山间疏阴灌丛或荒坡沟边。云南分布:版纳、思茅、德宏、临沧、玉溪、红河。功效:消炎利水,散瘀消肿。主治:中耳炎、肾炎水肿、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用法:切片蒸熟晒干,水煎服,10~15g。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教学手段也向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教育模式出现了巨大改变。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因此,他们对化学较为陌生,还会伴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打下化学学习基础。文章针对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从探究教学的基本定义与特征入手,对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探究教学
摘 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文章作者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1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数学对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近年来,逻辑思维的培养方式成了教育界所讨论的热点。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逻辑思维,但仅靠学生自己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初中教师便应当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文章着重分析了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 要:班级品格教育聚焦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遵循问题导向、体验分享和循序渐进等原则,汇聚师生和家长三方力量,把品格认知、品格情感和行为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学生习得并固化相关品格。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借助家校共育微故事,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分享力行,形成一种全方位、多视角的班级品格教育特色设计和实施路径,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关键词:品格教育;家校共育;主题班会;德育剧场  中图分类号:G621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用科学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思维是一种建立在事实、逻辑和不断验证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科学教师其实希望学生都能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并研究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能具备科学家一样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思维;有效教学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