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以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热点话题。作为一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笔者经常不停地思考:在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大环境下,我们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是能认清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探索和提升他们的能力,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人生导师呢?
  关键词:新高考;信息技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6-0002-02
  引 言
  新高考制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进一步突出了公平、公正原则。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渐渐地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对教育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新高考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正视自身长处与短板,使其对所学学科、所选学科、未来理想专业、相应理想职业及社会需求有清晰的了解,继而确定目标,并为该目标制订相应的计划[1]。
  一、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职业规划理论始于欧洲和美国,与社会因素相结合,如社会需求、时代特点等,是确定未来职业方向,并提前对其做出安排的活动。职业规划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且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看法。埃尔在1969年首次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所有围绕职业生涯规划而采取的一切正式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者应设计相应的学术和职业发展路线,以帮助普通高中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职业规划,指导普通高中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2]。
  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业及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又能够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从而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更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未来。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特点表现为方向性、连续性和独特性。正确的系统化学习,对学生了解自己将来的学业、专业、职业和事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真正地认清自我,认知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从而进行自己人生生涯规划的决策尤为必要。
  (二)发展背景和现状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不间断修改、完善,慢慢地构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考试系统和招生系统,由刚开始的高考之前填报志愿,到后来的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再到后来的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总体上符合我国的国情,其权威性和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得学生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填报志愿来贴合自己的志向、能力和爱好,当然其发展的过程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选择大学时存在盲目性,大部分是听从家长的安排选择大学和专业,即使有个别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鉴于社会阅历和相关知识匮乏,做出的规划也并不切合实际。所以,高中阶段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的关键时期。自学生入学的那一天开始,教师就应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高考综合改革的原则是试点先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有序推进。我国第一批实行高考改革的省市是浙江省和上海市,第二批高考改革的省市是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第三批实行高考改革的是湖南、江西、广东等省,而我们辽宁省也在2018年9月份迎来了第一批接受高考改革的考生。借鉴全国各地的改革经验,辽宁省选课有4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3+3”的模式;第二种是“6选3”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又有20种可供选考的组合;第三种模式就是“7选3” 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有35种可供选考的组合;第四种模式是“3+1+2”模式,这种模式跟前三种模式相比,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科目的范围较小,但对部分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是有利的[3]。这样的选课方式,势必能促使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的计划与实施从原来的补短板变成现在的扬长处,从原来的“套餐式”选择变成现在的“自助餐式”选择,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综上不难看出,高中阶段的选科和高考报考的大学及专业的选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帮助学生认知自我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谁都有他自己隐藏的精华,而和别人的精华大不相同的是:它使人具有了自己专属的气味。”笔者经常想:我一定要让学生先认识自己。中国式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发掘其特有的能力。当然,教师也要借助科学的研究验证和有效的量表进行辅助教学分析,深化对职业生涯規划的理解。
  (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知
  高中生应对有意报考的院校、专业,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不同种类的大学,有不同的专业录取要求,对学生的选科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而高中时期的知识积累为大学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要想考进心仪的大学,学生应提前了解所选学科与之相对应的大学的专业。职业生涯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让他们根据自己将来要选择的院校、专业来进行选科、规划学业,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劲头十足。李白曾说:“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充足的学习动力能成就学生的职业理想。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提供的只是外部条件,真正使学生产生质的飞跃的一定是内因。萧伯纳说过:“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同样,教师也应培养学生愈挫愈勇的学习精神,提升其自控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为了目标而努力学习的斗志,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建立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模式[4]。
  (四)确立初步职业目标
  通过职业与大学专业的调研与体验,学生能初步制定职业目标和大学专业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确定发展路线,制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学习的动力会更充足,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更加明确。
  三、家长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影响
  在家庭层面,绝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以后专业选择和职业方向的决定上占据着主动权,在培养孩子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方面缺少必要的启发和尊重。家长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社会经验,为孩子设计他们认为更适合的发展路线,家长更喜欢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想法为孩子做决定,甚至忽视了孩子的意愿与实际情况。
  职业规划是高中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在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在新的高考制度中,部分省份已经实行“3+1+2”这样的选科模式。学生在高中时期所选的科目和以后大学及专业的选择有着更加直接的关系,对未来职业选择也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但是,部分家长仍然固守传统的文理分科的观念,对学生科目的选择以文理分科为标准,忽视了实际情况,这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极为不利。另外,在高考志愿的填报过程中,家长往往替孩子做主。家长在替孩子报志愿时,更多的是考虑文理科各自的录取比例,以及家长的资源是否能在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中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还有家长将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获得的报酬多少等标准作为替学生填报志愿的依据,而忽视了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等重要因素,使本应该自主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处于从属地位。
  结    语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学生和教师都应不断学习。面对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及社會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新要求,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指导学生尽早地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意识,制订切实可行的推动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师。
  [参考文献]
  王鹏.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8.
  周哲,杨超.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8,368(20):64-65.
  朱久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8):43-44.
  宫艳芳.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现状与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19(22):131.
  作者简介:孙英筠(1979.4—),女,辽宁盖州人,本科学历,中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是探析提升小学生阅读力的重要内容,其以“教阅读”“教方法”为核心方式,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为教育目的。笔者基于部编版小学低年级段教材,对如何有效推进课外阅读进行教学实践探究,以期优化课内与课外联动,发挥家校协同效应,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培养阅读技能,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文本中不仅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两者联系十分紧密。鉴于读写不分家,而且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都是名家之作,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重视阅读欣赏,让学生能够静中赏美感,动中享欢愉。本文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异域风情”为例,从内容、语言、手法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语文动静态阅读教学的策略。
本文结合武汉卷烟厂新厂的智能制造的升级过程,对我国卷烟企业智能制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卷烟企业智能工厂建设如何得到有效优化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卷烟企业智能工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同时希望能够使我国卷烟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性进一步提升。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最基础的课程。相比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和写作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帮助初中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强化语文技能应用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对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探讨语文教师促进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