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ziai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1,P=0.0268)。结论: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针刀;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被破环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发临床症状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患者[1]。随着生活方式改变,我国人口老年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对患者生活造成困扰。为探究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3~76岁,平均(58.4±5.3)岁,病程5月~11年,平均(3.8±2.1)年,L3~4突出19例,L4~5腰椎突出20例,L5~S1突出21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6岁,平均(58.3±5.6)岁,病程5月~11年,平均(3.7±2.0)年,L3~4突出18例,L4~5腰椎突出20例,L5~S1突出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诊治过程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CT、MRI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排除合并有其它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腰椎结核、严重骨质疏松及椎管狭窄患者;(4)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5)排除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医师采用滚法、掌揉法沿脊椎两侧按摩治疗,或采用肘揉法按摩;患者取俯卧位两手抓住床头,医师抓住患者两小腿,用力向后牵拉并抖动,根据患者耐受度反复多次;后使用摩擦法在患者腰部按摩3~6min。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根据患者疼痛部位选择合适进针点,用甲紫溶液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后用0.75%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选择合适小针刀按照“四步八法”操作[2]:(1)松解棘间韧带:在标记处进针,在患者病变节段逐层穿过皮肤、棘上韧带,达到棘间韧带后探明上一棘突骨面,紧贴骨面行棘间韧带松解术,患者感觉到明显酸胀感和松解感后出针。(2)松解横突间韧带:在病变中线旁3cm处进针,达到横突骨面后小幅度松解3~4次,感横突间韧带松弛后出针。(3)取患侧臀部和下肢压痛点进针,快速进针后摆动小针刀,达到胀痛感后快速出针。(4)治疗结束后消毒用无菌纱布压迫3~5min,后用创可贴粘贴。1次/周,连续治疗3周。治疗后3d行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同对照组。
  1.4 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规定;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能进行正常生活、工作,直腿抬高实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腰部活动受限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直腿抬高<7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直腿抬高实验阳性[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1,P=0.0268)。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推出症在中医中属于“腰腿痛”、“痹症”范畴,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风寒湿邪侵袭、肝肾亏虚,或劳损引起肾府损伤,导致经脉瘀滞、筋脉失养,不通则痛[4]。根据临床统计结果得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发生于L3~S1间,典型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破坏了脊椎正常解剖结构,易发生后遗症;保守治疗适合病程短、症状轻患者,但治疗后极易复发,且临床治疗效果较缓慢[5]。
  推拿治疗为保守治疗中主要方法,通过松解周围压迫组织,改善神经压迫,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长期治疗中可有效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程度[6]。小针刀为祖国传统中医治疗器械,具有针灸和手术治疗两方面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找准穴位垂直刺入,可达到调节阴阳、镇痛止痛、疏通经络效果,通过整体治疗达到局部止痛目的[7];另外小针刀具有松解痉挛、切开疤痕、剥离粘连效果,可改变神经根微循环障碍、促进炎症因子吸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治疗效果明显显著于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压力,松解神经压迫,改善血液循环,对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效果。此外,小针刀治疗易于操作,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自涛,赵红利.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5例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1,32(3):229-230.
  [2] 张朝驹.经椎板间针刀松解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中医药学报,2011,39(1):69-70.
  [3] 肖新华,阮宜骏,叶仁群等.CT引导下针刀神经根松解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6):876-878.
  [4] 彭勋超,喻建兵,王春等.“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625-626.
  [5] 夏益林.针刀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J].医学综述,2014,20(3):562-564.
  [6] 张允,曾喻,冯静等.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85-87.
  [7] 顾健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754-756.
  [8] 谢添,谢红,张玉辉等.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3):82-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3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在中老年慢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老年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7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老年慢性腹泻治疗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50.00%)、显效12例(34.29%)、有效3例(5.88%)、无效2例(5.88%),总有效率32(94.12%);对照组痊愈8例(23.5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开胸食道癌根治术患者肺部并发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开胸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共有7例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其中感染患者有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甲硝唑缓释药膜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单纯使用甲硝唑唑缓释药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改善情况(牙齿松动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
期刊
腹壁切口疝属医源性疾病,临床常见,诊断明确经合理的术前准备,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建议择期手术治疗。切口疝伴嵌顿临床相对少见,笔者医院收治1例切口疝伴嵌顿、急诊使用网片行修补手术,术后并发肠黏连、肠梗阻,最后导致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死亡病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  病人男性,79岁。主诉“右下腹部可复性肿块20年、不能回纳伴疼痛4小时”,于2011-07-24入院。查体:右下腹部阑
期刊
摘要: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布地奈德、硫酸沙丁安醇、异丙托溴铵三种药物联合,通过氧动力雾化吸入,既能充分快速有效发挥解痉、抗炎作用,又能改善缺氧状态,不良反应率低,用药方法简便。  关键词:布地奈德、硫酸沙丁安醇、异丙托溴铵;氧雾化;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作时由于气道平滑肌痉挛、肺血管扩张、支气管壁水肿、
期刊
摘要: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其中小肠部位出血比较少见。目前,临床上对于难治性消化道出血尚无明确的公认定义,可以初步描述为:病理机制不明确、诊断困难、病情危急、出血原因及部位不确定、常规内科止血治疗无效、不能耐受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等一类疾病。一般包括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的反复出血和放射性肠炎、各种病因导致的胃肠道反复性出血等[1]。  关键词:难治性消化道出
期刊
摘要: 双语教学指的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部分或全部使用外语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前沿性、国际性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的一种教学活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就我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情况,从不同层面阐明了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双语教学;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为了进一步观察血热少尿期血钠、血尿素氮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本文对169例血热少尿期患者血钠及尿素氮水平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  本组169例均系我院1985年1月-1991年12月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81年5月全国出血热专题会议所定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3例,女性46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9.4岁。  二、标本收集  血钠值的选择:所有处于血尿期的出血热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