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则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如何指导培养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本文对此主要介绍四种做法。
关键词:四法;兴趣;词汇;介绍;技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无疑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一样,阅读教学在整体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会因受自身主观或客观因素而影响阅读效果,其主要因素体现在词汇量不足,对所读文章的内容不熟、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良好的阅读技巧等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法:激发英语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话都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英语,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也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到“电脑”这一内容时,老师可先提问学生:“我们利用电脑能做什么呢?”学生们肯定会争先恐后的说:“能上网,能打游戏,能听歌……”。趁此机会再提出这样的问题:1、How many types of computer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2What do analog computers do?What do digital computers do?3Which computers are popular?And what is made of the computer?同时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引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学生想读、爱读,从而使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法:夯实英语词汇教学,积累词汇数量。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有三个基本要素,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和阅读词汇量。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语感,而语感又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词汇的掌握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掌握词汇越多,阅读速度才能越快,理解程度才能越深。教师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词根、词缀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从中领悟词义、正确判断词性,并根据交际环境和搭配确定单词的具体含义。以此促进学生词汇学习,为阅读理解扫除词汇障碍。
第三法:阅读时,介绍背景知识,减少理解难度。
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学实践已证明,学生所了解或熟知的文章,在做阅读理解时就轻松的多,这是由于他们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结合起来,产生联想、迁移、猜想和推断,所以阅读理解效果较好。而对那些描写异国风情的文章,学生阅读的效果却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不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可见,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既可根据教材内容要做一些背景知识介绍,如伟人的生平、西方人的风俗习惯、英美概况和一些科普知识。当然,也可在阅读前教师先介绍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了解名人轶事、西方文化、科普知识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课上或课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第四法: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文章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尾,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问题一般是按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另外,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快速阅读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全面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如何运用略读和精读两种阅读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预测、联想、类推和运用语言规则猜出文章的意思,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当然,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工作不是一蹴即就的易事,其有效的措施也远不止笔者所述的“四法”。有的还需因材施教的在现实教学中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四法;兴趣;词汇;介绍;技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无疑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一样,阅读教学在整体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会因受自身主观或客观因素而影响阅读效果,其主要因素体现在词汇量不足,对所读文章的内容不熟、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良好的阅读技巧等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法:激发英语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话都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英语,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也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到“电脑”这一内容时,老师可先提问学生:“我们利用电脑能做什么呢?”学生们肯定会争先恐后的说:“能上网,能打游戏,能听歌……”。趁此机会再提出这样的问题:1、How many types of computer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2What do analog computers do?What do digital computers do?3Which computers are popular?And what is made of the computer?同时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引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学生想读、爱读,从而使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法:夯实英语词汇教学,积累词汇数量。
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技能,它有三个基本要素,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和阅读词汇量。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语感,而语感又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词汇的掌握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掌握词汇越多,阅读速度才能越快,理解程度才能越深。教师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从构词法,一词多义,一词多译,词根、词缀等方面来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从中领悟词义、正确判断词性,并根据交际环境和搭配确定单词的具体含义。以此促进学生词汇学习,为阅读理解扫除词汇障碍。
第三法:阅读时,介绍背景知识,减少理解难度。
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学实践已证明,学生所了解或熟知的文章,在做阅读理解时就轻松的多,这是由于他们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结合起来,产生联想、迁移、猜想和推断,所以阅读理解效果较好。而对那些描写异国风情的文章,学生阅读的效果却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不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可见,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既可根据教材内容要做一些背景知识介绍,如伟人的生平、西方人的风俗习惯、英美概况和一些科普知识。当然,也可在阅读前教师先介绍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了解名人轶事、西方文化、科普知识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课上或课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第四法: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文章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尾,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问题一般是按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另外,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快速阅读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全面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如何运用略读和精读两种阅读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预测、联想、类推和运用语言规则猜出文章的意思,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当然,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工作不是一蹴即就的易事,其有效的措施也远不止笔者所述的“四法”。有的还需因材施教的在现实教学中加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