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种花的收获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城市的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并不多,他们住在水泥“森林”里,对土地、动植物的感情十分疏远。而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
  可是,如何在有限的环境里,创造出大自然的氛围呢?除了在节假日多多地陪孩子到郊外游玩以外,我特意买了几盆花苗,让孩子亲自照料它们。从中,孩子收获了不少东西:
  
  学会有关植物的知识
  一颗黑黑的种子埋进土里,隔些日子,绿油油的苗儿就钻了出来,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儿!孩子对这一情景充满了好奇,趁着这样的机会,我向孩子介绍了花的各个部位,而孩子所进行的探索活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经历。
  孩子喜欢用小手指去动一下含羞草的叶子,从叶子的张合中感受植物的神秘;在仙人球的一动不动中了解到植物间的不同;同时也在等待月季花的盛开……生命的奥妙在孩子心中种下了求知的种子,孩子的观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进。
  
  培养了责任心
  照料花苗需要有责任心,如果哪天忘了浇水,花苗就会变蔫。所以,我提醒孩子一定要每天按时浇水。孩子的兴致变化比较大,有时高兴了,连续呆在盆边看很久,有时玩别的东西起兴了,就忘了花苗。每当孩子忘了浇水的时候,我就会把花苗的“惨状”指给孩子看,他当然会心疼一番,以后记得更牢。
  这样,让孩子知道有一个弱小的生命需要自己去爱护,深切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亲自照顾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道理
  月季花的长高让孩子感到奇妙。它每长出一片叶子,孩子都会兴奋地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花花又长了一片叶子”。等到月季花长出了花苞,开花的时候,他更是沉浸在巨大的成功的喜悦之中。开花是对孩子几个月来辛勤劳动的肯定,是大自然给孩子的最佳奖赏。
  孩子从中可以得知,完成一件事需要耐心的等待和学习;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去培育。当你做到了这些,成功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懂得感恩
  孩子在照顾花朵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爱护一个生命所付出的精力。所以,他也对父母的辛苦有了比以前更深的了解,如果对他说“妈妈现在很累了”,他会表现出体贴,不再继续缠着你。感恩教育在这里得到了深入。
  孩子学会爱不在于得到多少物质,而在于他与事物之间建立起怎么样的联系,一盆小小的花,也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在幼年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很旺盛,很多父母都重视满足孩子自发的好奇心,但这是不够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一盆花,一株小树,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给孩子一种全新的体验。所以,不妨让孩子种上几盆花,使孩子有特别的收获!
其他文献
“六一”儿童节到了,爸爸带着5岁的佳佳去逛商场,商场给每个小朋友都发放节日礼物,佳佳得到了一个印有“做个合格小公民”字样的漂亮小红帽。爸爸帮佳佳把帽子戴上,然后给佳佳讲了什么是公民、怎样做个好公民的知识,比如买东西要按顺序排队、不要随地吐痰、爱护公物等。佳佳眨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叨念着:“我是个小公民,我是个小公民。”后来买玩具的时候,佳佳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要按顺序排队,我们是好公民。”爸爸很
一个小男孩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一次次纵身跳向那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妈妈在厨房里忙着洗碗,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她觉得很奇怪,便大声问:“亲爱的,你在干什么呢?”儿子认真地回答:“妈妈,我想跳到月球上去!”年轻的妈妈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嘲讽或责怪孩子的异想天开,而是微笑着说:“好啊!记得要回来哦,否则妈妈会想你的!”  这句不经意的鼓励给了小男孩充分的信心,他将此作为自
小班开学的第一个月结束了,孩子们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但游戏活动时他们的兴奋情绪往往会延续到午睡时间。怎么办呢?  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着了就意味着失去说话和活动的自由。若不要求他们睡觉,后果可想而知。一天中午,孩子们像往常那样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他们也没什么反应,仍然各说各的。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和宝贝说悄悄话。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耳边
明明今年6岁,在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玩具后,爸妈就给他准备了一个工具箱。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一些破损了的旧玩具和家里一些从废旧小电器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还有小起子、小钳子、小剪刀、小磁铁、胶带纸等工具和材料,它们被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明明自己独立做出的玩具已经有20几个,很多都得到了多次改进,越做越漂亮。爸爸妈妈说,有了工具箱的配合,孩子的智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开发,还能提高动手能力
9月10号教师节快到了,每年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很多家长都会头疼: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要是老师比较喜欢自家的孩子,不表示一下心意是不是就不近人情?要是老师经常批评孩子,家长更会多心起来:会不会是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的缘故?要不要趁教师节“联络一下感情”?家长还会揣摩:送了礼,老师会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自家孩子的看法?送礼的效果,会有多长久呢?我们来看看过来人的经验。    案例一:小朋友在幼儿园不受重视,
[摘 要] 学习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结构生成的过程,知识的习得是一个涉及感性认知、理性总结以及实践运用的动态生成过程,如何平衡教学预设与学生自主知识生成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是令教师们头疼的难题. 笔者认为从教学的本质目的出发,教师的课堂预设固然重要,学生的内在生成过程才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文章选取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作为具体阐明观点的事例.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课堂预设;解三角形;高考
孩子就像“小毛毛虫”,饿了就要寻找食物。一直以来,他的主食是“快餐”,吸引他的是闪烁迷离的电视屏幕、没完没了的动画片,虽然偶尔也会进食一些“副餐”,譬如看看书、学习知识,可惜这对习惯了让眼球停留在屏幕上的“小毛虫”来说,魅力远远不及电视。但文字是文化的起点,文字所蕴涵的人类精神和文化韵味是电视远远替代不了的。这样的用餐方式,必将导致“小毛虫”严重的营养不良。妈妈着急了,如何帮助“小毛虫”改变一下膳
今天,伟伟不小心摔倒了。没想到,几个小朋友却哈哈大笑着跑过去压在伟伟身上,旁边的孩子见状也纷纷跟从。我赶紧走过去,把小朋友们一个个拉了起来,并扶起伟伟。本想向那些压人的小朋友发火,可转念一想,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这样做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恶意,如果一阵责骂和教训,不但可能没效果,甚至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该怎么办呢?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孩子们是因为只顾及自己开心,而没有想到被压在下面的小朋友的感受
6岁的小星是个让爸妈头疼的问题孩子。他从小就很好动,走路也总跌跌撞撞的。现在刚上小学,老师就多次反映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爱做小动作,容易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小星的父母原来只是觉得孩子调皮,但说了很多次也不见他改,没有了耐性的父母有时忍不住就揍他一顿,可时间长了孩子不但没有好转,似乎还出现了语言障碍。头疼不已的小星父母带着孩子到医院,医生在测试后确认小星为前庭平衡功能的感统失调,建议他接受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