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上好科学课搭建有效“教学支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架原是指在建筑行业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教学支架”是指由教育者对学习者所提供的即时支持。本文以《弹簧测力计》一课为例,分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学习科学搭建有效的“教学支架”。本课设置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课堂引入、估测重力、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并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对应设置三个“教学支架”,本文结合课堂实录进行分析。
  一、设置“游戏支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作为支架来引入新课的学习。本课用“找相同”游戏引入教学,为后面用“找相同”的方法寻找小工具和弹簧测力计之间的相同点埋下伏笔。
  1.找相同游戏实录:
  师:我们做一个小游戏。(邀请一个女生)这个小游戏呢,叫作找相同,说说我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扎辫子。
  生2:都是女人。
  生3:都穿裙子。
  2.寻找小工具和弹簧测力计的相似处实录: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我们刚才使用的这个小工具,跟弹簧测力计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找相同”游戏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支架”,游戏的过程即支架的搭建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比较事物的方法。此“游戏支架”比较简单,所以搭建完成之后就一直是渐隐的状态,直到用“找相同”的方法寻找小工具与弹簧测力计之间相同点的环节,才对游戏支架进行使用,有了前面的方法铺垫,学生能自主从多个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在使用“游戏支架”时,要注意设计的游戏应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相关,且不能过于复杂耗时,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有机结合。
  二、设置“问题支架”,培养学生科学估测能力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对长度、质量、重力、体积、厚度、方向等概念建立切实的感受,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作为支架帮助学生形成这方面的能力。
  估测物体重力实录:
  师:你们刚才从估测,到用小工具,再到实际测出了钩码和小米实际重力的大小,有什么感受?
  生2:估测经常不准确,所以可以借助科学工具来测量。
  师:嗯,说得真好,那你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准确估测?
  生3:我认为可以提着塑料袋提手和钩码的钩子进行比较,这样力都比较集中。
  师:除了这个同学提的建议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估得更准呢?
  生: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小米的重力,我们可以先用手提着小米,然后感觉到小米的重力之后,我们再用手去拿其他的物体,相互比较。
  课例中,教师的几个提问就是能启发思考的有效“问题支架”。从课堂效果来看,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估测方法,四个待测物体的重力由大到小,学生都能准确感受;从结构上来看,这几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环一环地递进,帮助学生建立对“牛”大小的直观感受,使教学不止步于理论层面;从难度来看,它们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内。这些问题不同于只需要回忆正确答案的记忆性的问题,而需要学生表达实际感受或者进行积极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提问的艺术,多提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提前设计几个关键的问题作为支架,并且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与回答问题的机会。
  三、设置“类比支架”,帮助学生了解测力计结构
  “类比”以比较为基础,对两个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从而获得或理解知识的过程。“类比支架”一般呈现于目标概念之前,且作为支架的类比物因贴近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而较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本节课中,可以先启发学生用一个简单的皮筋小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再引导学生将弹簧测力计与之类比。
  1.用橡皮筋做的小工具比较米和钩码的重量实录:
  师:你们能否用这个小工具比较一下,究竟是米重还是钩码重。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生:我们先把米挂在上面,发现皮筋被拉到了这里(标记),再把钩码挂在上面,发现皮筋被拉到了这里(标记),我们比较一下米和钩码中间的距离,发现米比较重,钩码比较轻。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实录: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再认真观察我们刚才使用的这个小工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1:它们都有挂钩,都有弹性。
  生2:都能用它们测量物体的重量(师纠正:重力)和牛顿。
  教师提示:你看看你们这里做的小记号跟哪里相似?
  生3:跟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一样。
  师:这个地方我们就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刻度板”,还有吗?
  用橡皮筋自制的小工具比较一袋米(约1N)和一个钩码(约0.5N)的轻重环节是“类比支架”的搭建过程,经过这一活动,学生不难理解:皮筋受不同大小的力,伸长不同;可以利用皮筋的这一特点,标记伸长量,通过比较伸长量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比較拆开的弹簧测力计和自制小工具之间的相同点是“类比支架”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它们都带有挂钩,都具有弹性,都能用来测量力,都可以标注刻度。通过比较,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测力原理。
  在学生掌握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所需的知识后,教师又适时地撤除了“类比支架”,让学生独立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类比支架”对这节课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但在使用“类比支架”之前,我们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类比物”,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支架”的呈现方式与呈现时机。我们可以利用教材、视频录像、网络等途径呈现它们,教师可以根据许多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结果来决定在何时、由何人以及如何设置支架。本课通过在课中倾听学生的对话,观察他们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等方式来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支架”。此外,需要关注的是,支架式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儿童获得某种更高水平的独立。因此,当学生获得进行实践和理解知识所需能力时,应适时地撤除或渐隐支架。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个知识范围非常广的学科,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会忽视章节之间的关联和深度融合,知识非常碎片化,学生学习结束后能知道许多“常识”,但仅仅浮于表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将以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一课《什么叫机械》为例,谈谈系统思维在小学科学教学
张立新:正高级教师,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现任莒县青岛路小学副校长。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齐鲁名师称号。曾获优质课评选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全国说课一等奖;执教公开课100余节次,从省定贫困村到西藏日喀则送教,足迹遍布祖国东西。主持的课题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成果二等奖;有15篇论文发表;出版教育专著《与爱同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科学重点作者
通过确立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研究生活化教学在实際应用中的必要性及其有效对策,以达到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启发性作用。  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提出适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脱离,小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后,并不能及时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因此,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应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夜之间改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样态,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几乎都转移到了线上。大规模的在线教学,虽然是无奈、应急的行为,但它却全方位地、深刻改变了当下的学校教育。疫情终会结束,但我们对线上教学的思考却不能结束:线上教学有什么优势,有哪些局限,它的未来在哪里?弄清楚这些问题,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一条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的新路径。  一、线上教
小学科学课不仅有广泛的科学知识,更涵盖了很多语文知识,小学科学课中还涉及很多不常见的汉字。提到教学识字,都认为是语文教师的工作,其实,科学课教师要与语文教师结对,指导学生学习科学课中“难懂的汉字”,科学课识字能极大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中认识和学会汉字,作为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学习科学课中汉字的被动性,只有通过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才能建立学生科学课中识字的自信心,并且收到实效。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一般会对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设。但在实际引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控学生的思想,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一些始料未及的新问题,科学课堂上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超出预设方案的新状况,这些就是生成性问题。如果处理得当,这些生成性问题就可以转变成用来丰富、拓展、优化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这也就形成了灵活性十足的、多元目标的生成性教学,能够极好地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一、挖掘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教育也由传统填鸭式转变为引导式的素质教育。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阶段抓好素质教育将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对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讲解,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是一门讲解科学知识的学科,其与生活密不可分,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实践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双语教学,将英语作为学科教学的第二语言,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他们英语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学用脱节的弊端。以此为目标,笔者对三年级科学相关内容进行了校本化处理,尝试在三年级开展了小学科学双语教学。  一、尝试:实施双语教学的策略  囿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开始就把英语作为科学教学的主要语言显然是有困难的。因此,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加快,小学科学科目的教学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加强小学科学教学的学科化和规范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学的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设计学科化和规范化的小学科学教学措施进行了相关阐述。  一、学科化、规范化科学课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
科学教育注重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脑思考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形成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将“做”与“思”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设计相关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分析与思考做出合乎科学常识的推论,并运用推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指导学生探究科学基础知识和完成相关练习任务,提升科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