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污染.水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1986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控制水质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意义。集宁区水质污染主要由二次供水污染引起。依据集宁区地理状况及水箱(池)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次供水形式,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存在诸多问题。防治二次供水污染,应采取逐步取消不起调节作用的水箱(池)保持环境卫生,改造旧设备等一系列措施,只有大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防止水污染,保证我们的水质,使大家喝上放心的健康水。
  关键词:二次供水;水箱(池);水质污染;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如长期饮用污染的自来水,会导致人发生疾病,使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有毒化学污染、2006年9月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砷污染及2007年5月的在湖蓝藻爆发导致无锡市饮用水污染事件,所以控制水质对人身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质污染一般按性质分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集宁区水质污染一般是生物污染,而且往往是“二次供水”引起污染。
  2、二次供水
  所谓“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3、集寧区地理状况、水箱(池)分布、水质合格率
  集宁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地区,属于高原地形,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浅层地下水很少,加之高低变化大,地面标高1356—1432米,高度差76米之多。集宁地区水资源匮乏,市内供水管道呈环状网,相互联通,由于未采用分区供水方式,水厂的供水输送到生活区(住宅楼、办公楼、宾馆、饭店等)时,无法保证足够的输水压力,因此必须采用“二次供水”。
  “二次供水”弥补了市内供水管线压力不足的缺陷,保证了生活在高层建筑人群的使用,但也极易引起“二次污染”,据统计到2012年底集宁区与自来水相接并建有“二次供水’’水箱(池)有83处,自备井使用了蓄水池的有16家,水箱(池)主要集中地带是集宁新区高层建筑群、集宁旧区南起解放路,北至七马路,东起皮件一条街,西至怀远路。集宁区水箱(池)大小不同,最大容积800m3,是乌兰察布市电业局,大部分是50m3以下的水箱(池),夏天“二次供水”水箱(池)水质合格率仅达到32%, “二次供水”"污染之重可见一般。
  4、集宁区“二次供水”形式
  笔者调查了集宁区“二次供水”形式,主要有三种:
  4.1变频供水:
  楼顶装有一个测压装置,根据整个楼所需的用水压力指挥工作。与一般的供水设施相比,这种供水形式的好处是无需楼顶安装水箱,省去了水箱这一个污染环节,保证了水质,但是也有缺点:这种方式受电的制约较大。由于没有任何的蓄水设施,停电就意味着停水。
  4.2楼顶水箱:
  用水泵把水抽到楼顶的水箱里去,然后利用水的自然压力,供应整座楼的用水,它受停电的影响比较小,即使停电一天,水泵不能工作,但水箱里积蓄有水,至少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用水。但是这种形式因为多了个水箱,污染也多了一个环节。
  4.3无塔供水:
  在楼下有一个密闭的压力水罐,水泵把水抽到水罐里面,水罐里因为有一部分空气,空气受到压缩就会产生一定压力,利用空气产生的压力把水压到楼上的各家各户。它的优势在于受停电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水罐的的密闭性比较好,水质污染比较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由于水罐承受很大的水压,如果检查不及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5、污染的原因
  据笔者调查,“二次供水”设施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但如不采用有效措施,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水质不合格的原因有:
  5.1环境卫生较差
  “二次供水”的水箱(池)无盖无锁,无防护网。不加盖,飘尘、雨水、蚊虫、鼠类也会掉落下去,严重污染水质;例广场公寓家属楼、中心广场综合楼、乌兰察布市医药公司,长久的日光照射,在光合作用下,池壁容易长青苔,滋生微生物,污染水质,饮用了这种被污染了的水,常常会引起肠道传染病,伤寒,痢疾,霍乱以及马鼻疸,钩端螺旋体病,肠炎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病毒性的疾病也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有的水箱(池)虽然加盖,但薄薄的铁皮盖长期氧化生锈,一掀就开,不堪使用,从水池接出来的输水管道和三角阀门已都老化、生绣,流出的积水又顺抽水管线回流水箱(池)内,有些水箱(池)周边卫生状况极差,堆着肮脏的破布、塑料膜、废弃的白行车、家俱等垃圾,有的蓄水池密封太死,没有排气孔,这些是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5.2管理薄弱
  不少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有的设施多年没有清洗,非常肮脏,有的虽有清洗,却不规范,清洗人员没有上岗证,健康证,洗后没进行消毒及未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等,这情况主要发生在规模较小的多家单位组合在一起的混和小区,例纺织站家属楼、白银集团住宅小区、广厦公司家属楼以及部分企业的房改房,这些小区大多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只有看门扫地的两三个人,自然无法顾及“二次供水”卫生安全。
  5.3设计不合理,设施选址不当
  “二次供水”设施选址不当。设计不合理,离污染源很近,而且材质的认定和选择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水质下降,甚至不合格,据集宁区水质监测站负责二次供水管理人员介绍,有些房内管材、笼头镀层和内壁容易掉落,使自来水个别金属元素含量偏高。
  按规定“二次供水"设施与消防水池分建心’,但笔者却发现,一些小区消防用水和饮用的水池(箱)合二为一,尤其是一些宾馆,蓄水池容积上百立方米,因消防用水很少用,这样就造成水循环很慢,甚至一边成为死水区。例怀远大酒店因池太大,长年没有清洗,池底淤泥沉积,另外,一些低位水箱(池)溢水口与排污管相连,极易形成倒流,使脏水沿着溢水管、流入蓄水池,还有一些溢水口距地面太近,又无网罩,不符合要求。
  5.4责任不明确监管难,资金投入不足无管理部门
  集宁区“二次供水”主要负责人认为,“二次供水”卫生监管存在对象难确定,责任认定不明确以及执法难等问题,一些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整改通知书”“水质检验报告”不知送给谁,一些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没有明确的合同约定,造成卫生管理链条上的断裂,此外有的物业已承包,受利益驱动,管理者对设施维护资金投入不足,不按规定配备专业水质管理人员,.也不能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集宁区所有单位及小区物业公司考虑到费用支出的问题,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国家建设部门156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不具备相应水质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有的水箱(池)长年没有清洗过,还有的单位即使清洗也是私下找一些非专业的公司进行清洗,内蒙物价部门明文规定,集宁区清洗水箱(池),每立方米收费 120元,而且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清洗单位清洗,由于物业管理收费中没有明确规定业主交“二次供水”保洁费,有些小区的业主和物业管理互相推诿,而更多的单位开发商和小区物业管理不愿意花这笔钱。
  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也使有关部门执法时遇到了一定的难题,如目前的《城市供水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只是卫生部门和建设部等出台的规章制度,不是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
  综上所述,集宁区二次供水的污染状况严重,原因多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后果将更严重,“二次供水”污染不出事无事一出事就是大事。
  6、防止“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6.1全面提高集寧区的供水压力,逐步取消起不到调节作用的水箱(池)。
  6.2集宁区应该制定出台一部专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内容应明确二次供水的管理部门及权限和职责,“二次供水”设施的施工标准及验收,日常维护管理及清洗,以及违反规定应该承担的责任等。
  6.3对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定期安全检查,定期人员培训,定期水质监测,办理“二次供水设施使用许可证”。
  6.4水箱(池)周围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应有很好的排水条件,供水设施应运转正常,制定“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水箱(池)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6.5改造老设备,水箱(池)材料要严格采用防污染卫生材质,钢筋混凝土水池应加衬,如贴白瓷片等,水箱应优先用具有较好防污染效果玻璃钢水箱,复合式钢板水箱,不绣钢水箱等。
  6.6改进水箱(池)的工艺结构,要使水形成推流或流动状态,避免出现死水区或短路,并保持一定的流量。
  6.7合理确定水池(箱)的容积,要优化供水保证率与调节容积之间的关系,水箱的容积不得超过用户48小时的用水量。当生活与消防水池合建时,可采取完全隔开措施。
  “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关系到集宁区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相关部门除了要加大监管力度外,居民自身还要提高卫生意识,督促物业清洗蓄水池(箱),更换老设备,用水时发现水有杂质、虫子或出现异味,应立即暂停使用,并报管理部门及时清洗,只有形成大家“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防止水污染保证我们的水质,使大家喝上放心的健康水。
  参考文献:
  [1]城市供水行业部分法规汇编[M].内蒙古建设厅城镇供水协会出版.
  [2]张延灿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汤波,刘遂庆.给水排水[J]·《给水排水》编辑部.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
  作者简介:
  吴丽霞,女,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质监测水质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T3-C与T3-E间距离长达2公里,为了缩短旅客步行距离,提高对旅客的服务水平,首都机场引入了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ic People Mover,简称APM),是国内第一家引入该类市场的机场单位,本文就APM系统在首都机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对其他机场的APM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APM系统 ;首都机场; 运行模式; 中心双面式车站 ;自身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企业文化的概念,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的若干种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提升;促进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影响为基础,以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指导,通过有机协调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之间的联系来持续强化企业文化管理技能。因此,
期刊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路面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性,必然伴随工程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质量活动,是相互之间互为依据的严密的系统过程。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的市政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探讨,望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以
期刊
【摘要】: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召开后,环境问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经济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增长的同时,资源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而导致的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愈发凸显的环境问题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可持
期刊
摘要:我国搞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多少年来一直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公路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计划和生产管理都比较复杂的生产形态,属于项目式生产范畴。本文就介绍了公路工程的特点、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施工程序。同时,当前在公路施工中,公路施工管理至关重要。施工管理包括:施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施工项目杨本管理。这是不少施工队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实现公路施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  关键词: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
期刊
摘要:虽企业组织文化观念在我们国家企业中历时短暂,但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步,近些年来企业组织文化开始受到企业学着的关注和重视。企业组织文化在国内企业当中潜在胡乱使用、遵循原有旧模式等诸多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当前显示情况,对企业组织文化建立进行探讨辨析,以此为今后企业文化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企业组织文化;探讨;辨析  中图分类号:I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国家的
期刊
[摘要]:介绍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调查数据动态存储和更新中的广泛应用。  [關键词]:遥感技术;GPS;GIS;“3S”集成技术;数据处理与提取技术  中文分类号:P64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测绘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具有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高精度、快速度、提供3维坐标、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特点,已成为获取现势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也广泛应用于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有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对于一个优质的水利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 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上,工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GIS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GIS在交通領域中的应用—GIS-T。通过对GIS-T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对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关键词]:GISGIS-T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GIS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要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便于计算机处理分析”的目的。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