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习惯花更多时间利用考试、练习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其实我们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有效教学呢?
  一、培养参与意识,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否强烈是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必须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上下工夫。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主要看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时间。教师应尽可能地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要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努力适应他们的具体情况,让他们理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自读、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我们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这种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信息去分析、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或者把学生编排成一些小组,分组方法可依具体情况而定,先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学生会用一种新奇感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并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注重方法变化,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首先是备课方法。要写好教案,要舍得花足时间写出详细的、完整的教案,课前准备得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
  其次是导入方法。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找准学习的切入点,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课堂导入,在课前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提问方法。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引起学生的活动。有效的提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要等一个问题做出明确结论之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其次要向全体学生发问,争取全员参与。第三要在提问之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第四是作业方法。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讲解一篇课文,要从课后练习题入手,以所设问题为向导,解读文章。在相关中考题型的训练中,可以渗透传授相关解题技巧,例如选择题的“排除法”、“筛选法”、“比较法”,阅读题按设置的分值“踩点得分”,默写题根据前后关键性提示语锁定“答案”,信息提取题根据相关信息出现的频率,位置来甄别提取等,都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增加阅读容量,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有效结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正确途径。而开展阅读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名家散文,经典名著,科学前沿,环球博览都是阅读对象。在阅读过程中提倡用做批注,做点评的方式参与文本阅读,借此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大语文的魅力。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会听,能说,擅写,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又找回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完善多元评价,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评价以教师的口头评价为主,教师简单平常的话语,对调节课堂气氛能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1.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应用在让学生自己讲,合作讨论、辩论等活动上,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课堂独裁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2.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身边的社会情景在课堂上重现,引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抽象的知识拉到身边的现实生活中,这无形中为学生搭建一个“梯子”,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3.尽量消除人为设定的框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尽可能设计灵活性问题,少给学生的思维设定框框,避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平时上课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不提前“暴露”自己的立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讲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来,从而体现出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只要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我们一定能拥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崔峦.语文课程标准问答.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3]美国玛扎诺、皮克林、波洛克.有效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现在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在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和加强的问题上,需要始终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PAC理论又称人格结构分析理论,其运用于人际对话分析是语用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语用学研究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必然会涉及使用者的人格特征。根据人际对话双方人格特征的异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却不太顾及其长远的教育价值。历史作业布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实际,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英语已成为现代社会工作的必备技能。同时,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对英语课程中学生文化意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语言环境的匮乏,大部分学生只是出于应付考试的需要而被迫学习英语,真正对于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并不多见。笔者认为,为了弥补我国英语学习的环境弊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发挥英美文化对英语教育的辐射和影响,这不但能营造浓厚的英语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给每个学生提供有效参与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亲自参与中体验、发现、感悟并成长,让学生的学习真正生动起来。  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平台  1.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学习中张扬个性  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造展现个人才华的机会,如需要角色表演时让善于表演的学生展露风采,并鼓励胆小的学生上台尝试,甚至让一组或一排学生集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包含在若干具体项目或学习任务中,由学生围绕相应项目或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或项目的途径与方法,并且能够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最终通过完成项目或学习任务来实现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将教学目标融入具体的学习任务或项目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