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少未必吃亏?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思维品质不佳,是基础教育的弊端。学生思维品质究竟是如何败坏的,需要有冷静客观的分析,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客观的态度,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应试教育的传统,专制文化的遗毒,社会的功利主义,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消极影响。今天仅具体地从阅读状况来观察。
  过低的阅读量,狭窄的阅读面,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
  中国社会在介绍名人洽学成功经验时,用“博览群书”的频率远远要高于“独立思考”。这个“博览群书”是不是很难?在古代,“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确实不容易,现今,无论书籍出版还是阅读方式,远比旧时代优越:印刷技术高度发达,书籍极其丰富,阅读方式空前便捷。然而青少年的阅读量和阅读视野反而不及先前,不似早先的“没有书读”“贫苦无助”,而是“有书不读”“有书没法读”“有书不想读”。
  教育部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书目,数量并不算多,就连这样一个基本的阅读量,大部分学生都无法达标。以语文科为例,因为有应试的压力,对待扩展阅读,教师不积极;一些学校抓应试,连语文教科书的配套读本也不为学生订(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教师和学生手头只有一本语文教科书,一个学期“在一本教材中反复打滚”。
  一些高校教授,对中小学课外阅读的状态一无所知,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完全不了解,比如,有教授鼓吹“教什么就考什么”“就考六本语文书”(他们连课改后的教科书格局也不了解)。在把学生阅读局限在教科书范围内的同时,也把他们的思维死死地固定在一个框里。教科书“不过是个例子”(叶圣陶语),熟知或背诵这个例子是不是能解决其他问题?一个学期的课文不过二十多篇,即使全是经典名篇,全背下来,烂熟于心,也不可能替代语文思维,因为生命中、生活中的语文,不能只靠这二十多篇课文去发展。可作为反证的,是很多文盲的口头表达并不差,倒是熟背经史的人往往口讷不知变通,究其根本,是没有能力在生活中发展“活的语文”,拓展语文视野。
  为什么中学教学会出现拒绝阅读的现象?在二十多篇课文中“打滚”,是不是能对付考试?相当多的语文教师竟然认为“不一定对付不了”“读书少未必吃亏”。现行语文考试命题思路、形式及评价标准比较落后,中小学教师“身经百战”,轻车熟路,自有一套对付考试的经验,这便让大批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如此低的阅读量,“阅读视野”也就无从谈起,而他们的思维,也只能长期停留在应付考试的低水平上。
  学生在学校学习,会思考些什么?以学生视角,他喜欢“聪明的老师”“有办法的人”,那些人善于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跟从他们学习,能获得智慧,培育趣味。他找寻有智慧的人,未必有功利的目的,而会观察其人格理想、德行、情操、风格和生活品质。
  中小学需要大批有智慧、有职业精神的教师,这些教师自身也应是优秀的读书人。很遗憾,在一些学校观察教师业余状态,往往感到悲观,他们成年不读一本书,言行举止恶俗,很难想象他们培养学生学了什么。一些学校和地区教研室不得不组织培训讲座,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在讲常识的社会,这是令人难堪的事。由于没有最低限度的阅读积累,这些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有困难,对自己的教学很难有正确判断;交流中经常听闻教师种种荒谬绝伦的错误,这些人不愿接受新的知识,不愿反思个人教学行为,这也是一些教师教学离不开“教参”或反对教学改革的原因。
  语文科如此,其他学科教学同样存在阅读能力的问题,历史、地理教师的观点和知识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大学时代,物理、化学教师完全不了解学科发展及世界科技新发现的,大有人在。知识陈旧,缺乏见解,教法僵死,竟然没影响他们带领学生对付中考高考,这足以说明目前教育改革的困境,然而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能够混得下去”,就不需要改变,教师的这类惰性和功利主义教育观,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判断,也为下一波“读书无用论”推波助澜。童年或少年时代教育条件不足造成的思维力能力不强,有可能通过广泛阅读逐步实现自我启蒙,但如果学校奉行应试教育,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则会关闭走向智慧的大门。
  阅读量不足,就不可能有“质”;没有“质量”的学习,则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思维”。学习一旦成为简单的“记诵”或熟练的“操作”,所谓“思维”不过是本能的机械反应。有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发现“异同”,在辨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认识”“看法”“观点”“见解”等会出现,这是“思维”。我在一些课堂看到教师讲错了知识,学生也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们缺少知识储备,无法凭某个方面的经验去作判断。如果这样的课成为常态,学生安于这样的状态,这个学生的思维是不可能有价值的。
  微言
  陕西汉中中学向家长征求意见:想在学生宿舍门上设置“观察口”,具体做法就是在宿舍门上“打孔”,生活老师无须开门,通过“观察孔”就能看清宿舍内学生的起居情况。此举引发热议,学生称感觉像在住监狱。
  @安迪:很正常!要是不打孔,怎么知道你们在里边干没干坏事?干坏事就得学校背锅,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我:学生也越来越不好做,想当年我们宿舍还装了窃听器,宿管只要打开机器就能听到每个宿舍学生的对话。
  @Miss喵:教室装就忍了,因为教室相对来说算是公共场所,但凭什么宿舍也要装?这是个人生活区!他们能干些什么坏事?置他人隐私权于何地?置人的尊严于何地?
  @爆笑君:为什么当时宿舍门的中间部分是块大玻璃,我们也没上新闻?
  @钰:我们高中就一直都有,永远忘不了,大晚上一抬头,就看见宿管阿姨贴在小窗口上的发白的脸。高中生活的阴影好吗!
  @欣欣之火:支持学校做法!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长大”,靠自觉完全不可能!
  有微博爆料济南某高校向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生强制收取十块钱,每个毕业生都要交,不交不行,收费的名義叫“爱校费”。虽然钱不多,但这种做法让学生很不满。爱学校吗?爱就来十块钱。有人就说了:难道我对母校深沉的爱就值十块钱吗?
  @青梅子一颗:高中的时候历届毕业生都要交钱给母校捐纪念品。说实话地方高中经费有限,让我们出十块钱给学校添置点有用的设施也还能忍,但是我们领导年年拿钱去买破石头、大根雕、大号地球仪这种不好看的摆设就太气人了。
  @清晨:这不就是披了件外衣的“巧取豪夺”吗?学校为学子们上了最后一课!
  @大根君:这种收费多得很,无非吃相好不好看,有的收了告都不告诉你。这跟学校好坏没关系,只跟领导素质有关。
  @王大大赫:必须交?不得不爱的意思?
  @杰杰超人:一看就是不会做生意的学校,我们学校都是靠做生意赚钱的,什么吹风机收费啊,洗衣机收费啊,澡堂偷偷涨价什么的。不对,去掉“偷偷”两个字。
  @浮在狂热下:我们学校的做法就文艺多了,只是强制我们给学校公众号点赞。
其他文献
10月27—2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尚舞》杂志和南京市体育局产业处联合承办的2012“南京都市圈”舞蹈用品展览会暨产业论坛,在热闹非凡的南京林业大学体
情景教学是近年公认的高效教学方式之一,很多教师都开始将其融入写作教学之中。本文将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展开全面论述,旨在提高初
本文主要针对公路跨铁路大跨度T梁的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解析了具体的工程施工方案,并对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计算作了系统分析。 This paper mainly
1996年12月12日是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长城集团)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大型国有计算机企业集团,长城集团在此之前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不宴请来
64位矢量运算协处理器芯片德国IMS公司开发的64位矢量运算协处理器芯片可以满足最精确的浮点计算需要。这种CMOSXPA3222IC可供PC用PCI兼容的附加卡使用。它采用极长数据字体系结构来处理矩阵运算、多项
英国和匈牙利联合研制成功一种超级计算机芯片,它大小如普通邮票,含有500个并行工作的微处理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0万次。科研人员称,这种芯片采用了“细胞神经网络”技术,
12月10日晚上8点,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童辉(William)的生日party准时进行。这里前不久才举办过体育豪门霍启刚与跳水女王郭晶晶的婚礼,似乎还余留一份喜庆与幸运。生日宴会席
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家园。地球上有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孕育着众多的生命,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地球上的人类都挤在陆地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地球气喘吁吁,
金秋时节的海南岛,阳光依然灿烂。去年11月21日至27日,台湾高山族的十大族群派出了80多人的庞大省亲团,来到海南岛,来到五指山,探访与他们源自一家的黎族兄弟姐妹。在海南岛一周的省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