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闽西北山地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综合效益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5 a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 a生的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 a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分别以马-火(Pm-Mm)、马-闽(Pm-Cf)、马-苦(Pm-Cs)、马-格(Pm-Ck)、马-青(Pm-Cm)、马-拉(Pm-Cl)表示。对上述6种混交林的蓄积量、生物量、凋落物、物种多样性、土壤肥力等10个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揭示混交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地力维持。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混交林综合效益进行了
其他文献
以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野外调研孢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8个表土样品。结果发现:赣南红壤崩岗侵蚀区表土样品孢粉种属类型丰富,共鉴定出131种,统计有效孢粉2694粒;表土孢粉组合为乔木
通过陕、川、鄂3省7县10乡镇调查发现: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在取得生态效益、农户增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缺乏产业论证、没能持久
森林植被覆盖对于地面水文过程的影响,随森林面积或流域尺度大小而不同,尺度效应的准确识别和定量评价比较困难.通过水文尺度效应的形成机理分析,对主要影响机制和变化特征进
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是广义青藏高原的特有种,是西藏垫状植被中分布面积最大、最重要的一个群系。通过调查垫状点地梅在西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沿海拔梯度(4 50
对闽东南深沪湾老红砂风沙沉积进行粒度测试,提取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级组分,结合年代学数据,初步划分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阶段和气候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研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小嵩草群落的发生、发育、演化,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小嵩草群落在自然与人工干预恢复过程中,植被、地表特征的变化,探索小嵩草群落在高寒
在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考察中发现,汶川大地震暴露出山区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山地科学研究现状存在很大缺憾。针对所暴露的问题,重新对山地科学研究的丰富内涵
利用2007—07—12至2007—08—19的地面观测资料和三轴风速仪资料,对祁连地形云的形成与垂直风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按照地形云形成的天气背景,将其分为5类过程进行了分析,
20世纪80年代,地球系统科学概念开始出现,同时期全球变化研究迅速展开,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并获得广泛认同,这些都为山地环境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前,全球山地环境系统研究面临两大问题:山地环境变化和山区发展挑战。国际上围绕山地环境系统研究,逐渐形成若干清晰的主题,包括山地构造地貌和山地气候地貌,山地灾害在山地环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山地(及流域)环境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山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
基于水文站实测的长系列水沙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近期水沙变化。屏山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自1999年以后开始减小,扭转了1980~1998年的增加趋势。高场站年输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