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关系和编制拖累农村教师队伍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让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师资问题,再一次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关于教育的问题林林总总,但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两个:一是如何培养人,二是如何评价培养人的成效。具体到农村教育上,可以再叠加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谁在农村培养人?二是怎么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去培养人?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现状,一个是愿景。两个问题合起来,可以引出一系列对农村教育的追问。
  首先一个问题是如今在农村的优秀教师太少,怎么让优秀的人、不愿意去农村的人改变主意?怎么让已经在农村教育岗位上奉献多年的人坚持下去不流失?这也是当下农村教育领域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我们看到,各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各种举措,归结起来主要思路是“政策倾斜”,提高工资、提高待遇、再给各种荣誉,等等。但需要提醒的是,这样的“倾斜”到底到什么程度,“提高”到多少才合适,值得细细考量。结合各地实际深入研究,并根据情况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不是简单做个秀那么简单。步子迈太大,不现实;步子迈太小,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投的钱打了水漂。
  制定什么样的扶持政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教育的师资问题,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能力,但有些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一定要让扎根农村的教师真正感觉到“安居乐业”,感觉到“体面的人生”;一定要让原来在城市的教师选择到农村去,自己觉得很值,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而且在物质待遇方面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
  还有一个问题是,优秀的人才并非都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当老师,而是空有意愿,实际却“报国无门”,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层,被关系和编制等错综复杂的问题卡住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仅阻挡了一些愿意去农村的优秀人才,而且消息散播开来,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对去农村任教望而却步,不敢去农村教育的“浑水”。
  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丝毫不亚于第一个问题。整治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防止不优秀、不称职的人进入农村教师队伍中。对那些资质不够的人来说,在就业岗位稀缺的乡村,能当上享受事业编制的农村教师,是个很好的差事,工作压力不大,工资收入稳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志得意满了。这些人的存在,挤占了有限的农村教师队伍空间,使得改善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眼下只能更多做增量,而很难从存量上进行大的改革,整体拖累了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步伐。
  因此,从制度安排上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将农村教师招聘流程公开透明,防止舞弊发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些地方已经推出的“省考、县管、校用”等举措,看上去是很好的思路,只是一定要把紧考试录用一关,从各个环节堵住可能发生的猫腻。
  从更长远来看,不仅是农村教育,要确保中国整个教育事业薪火相传、蒸蒸日上,需要构建一整套让优秀的人才持续不断进入教育领域的科学机制。这是政府管理教育最大的职责和目标所在,也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诸多公共产品中的优先选项。
  (来源:新华网)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服用加味土槐饮口服,对照组20例口服阿维A胶囊。结果:两组病例治疗3个疗程后
分析什么是理想实验,引用物理学家们怎样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物理规律的典型事例,突出理想实验的重要性,指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理想实验教学.
本试验研究了意大利工蜂头部腺体营养腺、上颚腺和头唾腺的形态结构以及随工蜂日龄改变腺体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工蜂羽化后。在各个日龄段随其职能分工的不同,营养腺的形态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明确提出教学要重视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和发展其多方面的潜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随即提出要使用多种有效的评价手段收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