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案例分析方法探究

来源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分析是法学案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是指运用特定方法对法学案例进行分解、提炼或厘清,使某些内容清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法学案例分析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种:概念分析,以理解法学概念为目标,通过法律概念与具体案例对比,理解法律概念的丰富内涵;规范分析,强调以法律规范为核心,在案例中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存在及运行方式;矛盾分析,以揭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冲突为重点,理解有关法律产生发展的必然性,认识法律的独特作用;批判分析,是指对案例中的规则、裁判等进行反思,辩证思考可能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受案例内容、教学目的 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
其他文献
联合国维和人员性犯罪问题严重侵犯东道国受害者的人权并使联合国声誉受到重创.各管辖主体在对犯罪嫌疑人实际行使刑事管辖权时,存在诸多障碍:维和人员在东道国享有豁免;各国刑法在域外适用上的规定不同和派遣国主观上不愿对本国维和人员性犯罪行使管辖权;维和人员性犯罪难以被认定构成国际罪行;混合法庭须经东道国同意才能成立;维和人员性犯罪是否构成《罗马规约》中规定的国际罪行和受《罗马规约》约束的国家有限.改进建议包括:多方管辖权相互补充;成立对性剥削和性虐待作出快速反应的小组;起草《联合国官员和特派专家刑事责任公约草案》
“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异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低俗的非健康媒介现象[1],消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非理性样态.“泛娱乐化”致使童年异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思潮剥夺了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快感文化”全面滋生儿童享乐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解构儿童的价值观范式以及“媚俗文化”催生儿童的审美暴力.化解“泛娱乐化”视野下童年异化现象,应破除“虚拟游戏”的樊篱,充盈儿童的成长空间;多主体筑牢“泛娱乐化”防火墙,培育宏观媒介环境新风尚;感召儿童的“批判精神”,深植儿童媒介素养厚重
环境风险严重影响公共安全,进而破坏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理论上,基于公共安全考量的环境风险规制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可执行的法律环境;实务上,基于公共安全考量的环境风险规制由公安机关依法参与政策制定并保障其实施.当前,“重”事故应急而“轻”风险预防、“重”公安职能而“轻”开放合作、“重”实体规制而“轻”程序制约的现状,是公安机关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面临的难题.改进之策在于明确公安机关参与环境风险规制的范围和职责;完善公共安全视野下环境风险规制的制度供给;建立公安机关参与环境风险规制的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公安机关
为完善警察职业价值观体系,增强警察廉洁自律的能力,选取武汉市公安局部分在职民警为样本,利用警察职业认同感半结构化问卷、职业价值观问卷(WVI)和警察廉洁自律能力自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警察职业价值观及其对廉洁自律能力影响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发现了职业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价值尺度对警察廉洁自律能力有影响.建议建构职业教育学习体系,重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培养,完善公安监督约束机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日益猖獗,以传统的诈骗罪规制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面临诸多困境,诈骗罪要求的欺骗行为、数额结果、被害人处分意识等要件受到冲击和挑战.增设电信网络诈骗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电信网络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财产权和信息安全,其中信息安全是主要客体,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要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罪的特殊性,合理配置主刑和附加刑,并充分发挥保安处分性质措施的作用,满足打击和
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导致的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会进一步传导引发车站旅客滞留.为建设高铁品牌,回应旅客权利诉求,避免车站衍生事故的发生,基于高铁沿线突发事件导致车站旅客滞留具有事件传导性、危机叠加性、处置迟滞性的特点,高铁相关部门需落实滞留旅客处置工作预案,健全安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各单位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拓宽各路局间信息精准共享渠道;优化滞留旅客服务补救流程,制定统一的滞留旅客补偿标准,以期为高铁相关部门依法、高效、妥善处置车站滞留旅客事件提供应急策略,提高旅客对高铁客运服务的满意度.
机动侦查权是检察机关侦查权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保留必要性来看,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和公安机关的侦查权均不能取代其法律监督的宪法地位.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的适用范围做出了限缩,机动侦查权在司法活动中运用的频率偏低.其原因是,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在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下存在适用边界不明、启动程序繁琐、机关职权划分不明等问题.在明确《刑事诉讼法》对机动侦查权的功能定位是适时监督、寻求个案正义的前提下,通过划分机动侦查权适用的具体范围、简化机动侦查权的启动程序、确立检察机关启动
受制于实用主义导向,我国审前羁押程序设计中侦查权一家独大,逮捕等羁押手段出现了功能性的异化倾向.在这一背景下,虽然通过相关立法改革,以及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成立,为在检察阶段建立未成年犯罪人的分流转处程序创造了条件,但建构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模式或者“检察中心主义”,彻底贯彻“未成年人特殊论”这一基本原则,仍有待于羁押必要性评估机制与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就未成年人的审前羁押必要性评估机制而言,应围绕“未成年人社会危险性”这一关键要素的量化分析模式展开,在摸索评估客观化、程序化建构的同时,为解决社会危险性认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
儿童网络色情信息犯罪侵害的法益是“直接层法益”与“间接层法益”双重法益.“直接层法益”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权利与以“免受性剥削和性虐待”为核心的被动性的性权利,“直接层法益”为个人法益;“间接层法益”为性道德等社会法益.而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犯罪侵害的主要是基于“性的隐秘性”善良性风尚和性道德的社会法益.法益具有立法检视功能和区分功能,客观上需要将儿童网络色情犯罪与成年人网络色情犯罪分离,进而设置独立的刑事规范,并对儿童网络色情信息范围、犯罪行为类型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重新进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