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的异化:隐忧与化解

来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yu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异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低俗的非健康媒介现象[1],消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非理性样态.“泛娱乐化”致使童年异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思潮剥夺了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快感文化”全面滋生儿童享乐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解构儿童的价值观范式以及“媚俗文化”催生儿童的审美暴力.化解“泛娱乐化”视野下童年异化现象,应破除“虚拟游戏”的樊篱,充盈儿童的成长空间;多主体筑牢“泛娱乐化”防火墙,培育宏观媒介环境新风尚;感召儿童的“批判精神”,深植儿童媒介素养厚重性;实现拟态环境理性回归,重拾媒介行业公共精神.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使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八个统一”,要牢牢把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守好高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服务.
恐怖主义国际化引发的恐怖分子跨境流动频发现象已成为各国反恐立法关注的重点.为有效应对此类行为,英国积极推动反恐立法,逐步构建了以行政措施为基础,刑法规制为保障的相对完备的防治体系.其内容包括扣押证件、临时禁入令及剥夺国籍的递进式行政强制措施和通过预防性刑法规制将跨境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等预备行为犯罪化.对照英国相关立法经验,我国在防范恐怖分子跨境流动方面虽然也确立了出入境限制、预备行为犯罪化等应对措施,但仍应继续完善其制度构建,同时也可借鉴剥夺国籍等防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