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植物刺梨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23444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应用天然产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从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结合各单体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依次为2-oxo-pomolic acid(1),1-β-羟基蔷薇酸(2),蔷薇酸(3),arjunic acid(4),委陵菜酸(5),刺梨苷(6),野蔷薇苷(7),arjunetin(8),2α,3α,19α-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ide(9),2α,3α,19α,24-tetrahydroxyolean-12-en-28-oic-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0),焦性没食子酸(11),β-胡萝卜苷(12),1,2-癸二醇(13)。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蔷薇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采用DNA条形码ITS,mat K,rbc L,psb A-trn H 4个片段,对绞股蓝属Gynostemma 9个种及变种共38份样品的序列进行分析,以雪胆属罗锅底Hemsleya macrosperma作为外类群,运用PAUP
高分子-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一直是能源与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碳管含量较少的情况下,该复合材料不仅具备高分子优越的机械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
目的 探讨牛型分枝杆菌减毒活菌—卡介苗(BCG)感染对人树突状细胞(DCs)microRNA-99b(miRNA-99b)表达的影响及对新生儿脐血CD4+初始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7/Treg的作用。方法 BCG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三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基于缄默知识理论和当代建构主义理论,开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训项目。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共
<正>一这几十年中,比较集中读巴金的书有三次。最早是1950年或1951年,那时我十二三岁,刚上初中。一位要好的同学家里藏有不少开明、良友、文化生活等出版社、图书公司三四十
采用iTRAQ技术研究琼玉膏干预衰老大鼠模型的下丘脑蛋白,寻找候选靶蛋白,探索琼玉膏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琼玉膏可以提高大鼠血清GSH-Px及肝脏SOD活力。iTRAQ技术鉴
比较999感冒灵全方及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比较在饥饿和正常饮食状态下,感冒灵对小鼠肝毒性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及合理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小鼠分别单
文学作品的语篇结构是否存在某种模式 ?如有 ,这些结构模式又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其演变规律如何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文学作品的语篇结构与所表
采用UH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对红花的成分进行快速分离,并根据MS和MS~n高分辨质谱信息,对其成分进行快速辨识,为中药材红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
目的:建立中药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产生的中间体质量监控方法,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批次一致性。方法:基于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一种中药生产质量监控方法——多工序多指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