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想象力──心灵的羽翼

来源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别美、创造美要有相当的文学鉴赏力,即一定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艺术家在创作文本时可运用超现实的想象等手法将主观情感意愿融入对客观事物信息的加工中去,然而文本意义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在其中充当桥梁的审美想象。本文仅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和文学鉴赏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谈起,阐明审美想象力在文学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Identify the United States, to create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onsiderable literary appreciation, that is, a certain degree of aesthetic sensibility, aesthetic imagination,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When writing texts, artists can use the surreal imagination and other tactics to integrate the subjective emotional intention into the processing of objective things’ information. Howev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text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eaders, Aesthetic imagination.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of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pting aesthetic theory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t role of aesthetic imagination i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其他文献
①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  ②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有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出嫁前栽的。花树长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  ③那时候,每天早晨,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给我梳辫子戴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殷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生平的特点是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他主管着当时最大的企业和慈善事业,却一直是位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物。他善于伪装,一生都是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
由著名作家李锐担纲主编并作序,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涨潮”丛书,以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感觉获得第十四届晋版优秀图书一等奖。“涨潮”丛书先期推出16本,8部中篇集、8
商人,诚信象征,成功的代名词,从事范围何其广?做人做事何其难?一位资深专家答得利落:360行,商人皆可做,功成名就难。随着大连商界名流倍出,一簇簇蓓蕾含苞正绽,一颗颗新星熠
8月27日至29日,山西省统计工作会议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山西省统计局领导李庭钧、李宝卿、张保、张官娥、张传春等出席了会议,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孙玉璋、马振东、秦耀普、武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从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及知识创新五方面详细阐述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影响
浮夸十害唐新奎当官理应为民,尽职造福一方。切忌心存杂念,浮夸虚报欺上。十条危害匪浅,请君细听端详。一报含水数字,导致决策失当。二造泡沫经济,搅乱生活无常。三拖发展后腿,延误
在历经多年的曲折和心理“预热”之后,中国终于跨过了WTO的门槛,成为国际经济俱乐部的新成员,入世对于中国期刊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市场挑战。入世后,国际出版物将
笔者认为,“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然而学生平时作文有时候空洞无物,眼高手低,与新《课标》中提出的“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有着一定
近年我常来常往加拿大温哥华,发现《源流》杂志在华人中深受欢迎。北美著名书法家刘渭贤先生,一面研究中华书法艺术,一面兼做清洁工,一干就是35年。他用书法弘扬中华文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