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致命危机如何避免?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骨量的流失,老年人成为骨折的高危人群。这其中,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因为其发病率高,一年内我国可能有100万的老人出现老年髋部骨折,有十几万的人死于由于老年髋部骨折引发的其他疾病,死亡率可达到24%。


  针对这种现象,孙主任及其团队历时十几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导致骨折多种并发症的病因。控制住这种病因,可以帮助很多中老年人远离致命疾病。
  这种致命病因就是炎症因子。骨折后,炎症因子增高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

● 骨折和脏器肿瘤的关系


  炎症因子本身对人体是有修复作用的,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兵。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免疫系统派兵来治愈伤口,但骨折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很容易出现问题,本来只需要一个连的部队,免疫系统却启动了一个团的部队。过量的炎症因子就会经过血液流到肺脏、心脏等远隔器官,启动远隔器官的炎症反应,导致远隔脏器损伤。骨折后肺炎的发生率很高,几乎一半以上的患者会患上肺病。
  骨折后一个月之内,甚至一年之内的肺部感染都可能和骨折有关。

● 髋部骨折后患者的死因


  ▲52%在一年内死于肺部疾病
  ▲12%死于心血管疾病
  ▲12%死于肿瘤
  ▲9%死于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髋部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就是跌倒。引起跌倒的有生理因素(年龄大、步子迈不高等),病理因素(偏瘫等),药物因素(安眠药等)以及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骨质疏松的同时如果肌肉力量下降,在跌倒的时候肌肉不能快速地收缩保护骨头也容易导致骨折。
  对于预防跌倒最重要的肌肉是股四头肌和臀肌,每块肌肉都由红肌和白肌组成,红肌主要维持人体的耐力,白肌主要提供肌肉爆发力。随着年龄增大,白肌的萎缩和退化明显大于红肌。
  【测试:您的白肌有问题吗?】
  目的:预防跌倒,测试你会不会有跌倒的风险。
  1.站起测试
  把手放在胸前,不扶扶手,快速地起坐5次。如果用时超过10秒就可能会有跌倒的风险。
  2.起立行走测试
  坐着站起来,向前走3米,再回来坐下,在12秒内完成说明下肢肌肉力量和行走能力还可以,跌倒的风险比较小。

● 如何锻炼肌肉


  日常生活中,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并不能有效锻炼白肌纤维,白肌的锻炼需要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的运动,比如节奏快的广场舞、快慢交替走、短跑等。


  【锻炼肌肉力量的运动】
  就老年人而言,如果能做好髋部骨折的预防,就可以远离这些致命疾病。髋部骨折主要是跌倒导致的,预防跌倒就需要锻炼下肢肌肉力量。
  锻炼下肢肌肉的力量要进行抗阻训练。抗阻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我们自身的体重来进行,例如蹲马步;另一种就是借助外物进行肌肉锻炼,譬如使用弹力带可以锻炼股四头肌和臀肌,从而预防髋部骨折。
  1.蹲马步
  【训练强度】达到力竭,到坚持不住为止。
  【注意】膝關节不好的人慎做,体力差的老年人请在家人陪同下完成。
  2.弹力带
  弹力带锻炼臀肌。把弹力带套在腿上,外展腿,坚持3~4秒换腿。
  【增加肌肉力量的食物】
  增加肌肉需要合理地摄入营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锌、肌酸是增加肌肉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 鸡蛋的蛋白质比例合适,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 三文鱼有非常优质的蛋白质,同时还富含Ω-3脂肪酸。
  ▲ 杏仁可以提供很好的活性的维生素E,常食有助于抗氧化,延缓人体衰老。
  ▲ 牛肉可以提供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同时也提供增长肌肉所需的肌酸。
  ▲ 酸奶对肌肉也非常有好处,可长期饮用。
  (编辑 宋 瑾)
其他文献
◎ 食不欲杂、食宜当知  逢年过节,或是宴请聚会,难免做上一大桌子菜,鸡鸭鱼肉、各色蔬菜样样俱全。但是,有些人吃完这样一顿丰盛的大餐后,便会出现胃肠不适,轻则消化不良、肠鸣辘辘、嗳气泛酸,重则上吐下泻,难道是食物中毒吗?可是家中做菜基本可以保证卫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傅延龄教授告诉我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與“食不欲杂”这句古话有关。  食不欲杂,出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很多原本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慢性疾病也开始陆续出现,患者有时甚至无法完全自理生活,需要家人的帮助、照料。虽然衰老与疾病无法避免,但如果能学会科学地、高效地照料老人,对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风险的降低意义巨大。  针对中老年人居家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重大疾病的照料方法,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
期刊
◎ 癌症风险测试  养生堂节目中做过一次“癌症风险测试”,如左图中所见,你能钻过最宽的那个“空子”,但你也能钻过左边最窄的“空子”吗?如果不可以就说明体型偏胖或是肥胖。肥胖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等各个方面;长期肥胖还会影响心脏、脊椎的健康及身体免疫机能;高脂肪饮食、过度肥胖更是与肠癌的发生密不可分。  ◎ 肝肠相依  肠道的健康状况其实是会直接影响肝脏的健康和功能的。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
期刊
〇 无处不在的致癌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室外一切正常,但回到家里却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过敏症状。如果你从未发生过,那么需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您偶尔发生,那么把家里的特殊位置打扫干净即可;但如果您经常发生类似的过敏症状,且不易过敏的时节仍旧多发,那么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引起这种过敏症状的很可能是一种致癌、致死、致畸、致过敏的毒素——霉菌。  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
期刊
师出名门,刻苦求真  1921年,陈彤云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享名。陈彤云10岁时,父亲给京城一位患儿治疗猩红热,只几岁的孩子,连续几天高烧40℃,辗转求医找到父亲陈树人时已病情危重,当时孩子全身皮疹鲜红、高烧、咽喉肿痛。经其父精心治疗,两天后高烧开始退去,五天后皮疹变淡,不到两周,患儿奇迹般痊愈了。为此,家长在其父的诊所举办了隆重的授匾仪式,一米多长的朱红色牌匾上
期刊
“不老神话”的养生秘诀  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陈老30多岁时便自己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6岁,双亲又都早早离世,陈老就靠着坚定的意志与灵巧的手度过这些困难的日子,陈老想着,“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便什么都过去了。”自此之后,陈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是经常助人为乐,从不怨天尤人,活得高兴又知足,这便是陈老所说的养心——宽厚待人,不要计较、不要小心眼儿、不总是想着占人便宜,学会吃亏、宽容别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长寿。秦始皇当年吃遍全国的灵丹妙药也没能长寿。可见要想做长寿老人那是难之又难。虽然长生不老不大可能,但是想办法活得更长久些还是有可能的,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平和的心态是保持长寿的方法之一,那么长寿老人还有其他哪些方法呢?肠道通畅人长寿  孟奶奶今年88岁了,但她依然腿脚灵活、走路生风。孟奶奶告诉我们,她很注重膳食平衡,每天要吃够500克蔬菜。  中医认为,蔬菜有益气养阴
期刊
◎ 危机四伏的胃病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你的身边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生活习惯独特的人,比如有的人出门一定要随身携带保温杯,有的人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在水中加枸杞,有的人虽然生活富裕但面色却苍白如林黛玉,有的人虽然是“包租婆”却活得堪比“黄脸婆”,有的人从不熬夜但总带着一副黑眼圈、貌似永远也睡不醒,更有甚者宁愿喝比药还难喝的“健康水”来炫耀自己活得精致。而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危险因素
期刊
水液是正常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水液在人体内循环不息,濡养四肢百骸,是维持正常身体机能的重要因素。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由于七情内伤或外感邪气,造成体内的水液代谢失衡,正常的水液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病理产物:水湿。它也同时是很多疾病的病因,很多疾病都与水湿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样是面对湿气,有些人会出现种种疾病,而另一些人却不会发病,这就是由于健康人体内的正气可以抵御湿邪
期刊
“空气清新剂、蚊香、洁厕灵、樟脑丸、清凉油、加湿器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又再正常不过的物品,却可能使人气短、哮喘、胸闷、咳嗽,甚至有致命的危险。”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国梁如此说道。● 走进哮喘患者  刘主任讲述了他曾接诊的案例,“六月高考季,一个来自南方的小女孩儿半夜来看急诊,见到她时喘息非常明显,且大汗淋漓,她根本说不出话来,无法表述情况,我们一听双肺的声音都没有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