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之保胃防癌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危机四伏的胃病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你的身边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生活习惯独特的人,比如有的人出门一定要随身携带保温杯,有的人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在水中加枸杞,有的人虽然生活富裕但面色却苍白如林黛玉,有的人虽然是“包租婆”却活得堪比“黄脸婆”,有的人从不熬夜但总带着一副黑眼圈、貌似永远也睡不醒,更有甚者宁愿喝比药还难喝的“健康水”来炫耀自己活得精致。而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危险因素——胃病,而这些看似普通的胃病却暗藏癌变的风险。


  专家告诉我们,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胃癌,是世界平均胃癌死亡率的2倍,发病形势非常严峻。

◎ 隐匿的诱因




  常见的胃部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其中最严重的当属胃癌。除了遗传因素、地域环境和饮食、生活的影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胃病如果治疗不得当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已经进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阶段但仍未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调养,疾病进一步发展便容易出现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如果这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医学干预,任由疾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异型增生,这踏入了癌前病变的阶段;如果已经出现了癌前病变一定要尽早阻断、尽早治疗,否则再进一步发展就会最终演变成胃癌了。
  【专家提示】
  1.肠上皮化生发生时,胃黏膜仍然是正常组织,并未发生癌变。
  2.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除此之外息肉、肠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均是癌前疾病,但癌前疾病并不等于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并不都会发展成为癌症,但是患有癌前疾病的患者的癌症发生率比常人要高得多。
  3.对于异型增生的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胃癌的发生风险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胃部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 保胃防癌三大隐患


  1.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人们常说的“百病之源”指的就是脾胃虚弱,正如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胃不分家,养护好胃部的同时也要顾护脾脏。
  造成脾虚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平日饮食不洁、作息不规律、思虑太过、易情绪激动、居住环境过于潮湿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脾虚。脾虚之人常有什么症状呢?
  有经验的医生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看脸色便可略知一二,因为脾胃虚弱的患者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色萎黄无光泽,再细看舌质还会发现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除了这样典型的表现,还有饭后易腹胀、易疲劳、易困倦,乏力、稍动则喘、时有便溏(拉肚子)等表现,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
  中医理论中主张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一升一降,调理人体气机,只有脾胃协调好,人体才能维持在正常的状态。脾胃又是气血生化的源头之所在,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了脾胃的损伤,就会出现气血生化不足的表现,所以顾护脾胃便需要滋养气血。
  ● 防癌抗癌粥——薏米山药陈皮粥
  【食材】
  薏米30克、铁棍山药30克、陈皮10克、粳米适量
  【做法】
  将薏米、陈皮用水浸泡(薏米应浸泡得久一些),充分浸透后再煮。薏米和陈皮连着浸泡的水一起熬煮,然后加入山药(山药可以用鲜山药)。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入适量粳米熬粥,成熟后即可食用。
  【方义】
  薏米可健脾化湿、防癌抗癌。铁棍山药可健脾补肾。陈皮有化湿、消食理气的功效。
  【功效】
  健脾益气,理气消食。
  【注意】
  同一种药物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药物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炒薏米重在健补脾气,生薏米则重在祛湿。
  2.毒
  说到毒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毒药,但中医学上的毒与毒药可不太一样,中医学认为毒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只要是产生的对人体无益而有害的东西,均可称之为“毒”。
  在中医理论中,毒是脾虚的病理产物,湿、热都有可能化毒,而这一过程往往在脾虚的基础上出现,间接造成了胃部的损伤。脾主运化,运化人体全身的水谷精微之物,也运化一身水液,脾胃一旦受损,水则容易停滞不前、代谢异常,水变成湿,而湿的性质较为黏滞,湿滞体内日久就会化热,如果再进一步发展,湿和热相结合便形成了湿热,进而就为热毒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发病诱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其定位成1类致癌物质。而中医认为,从外侵袭的幽门螺杆菌便是一种湿热之毒,属于外毒。外因是需要内因共同作用,才能决定疾病的发生。如果你面部油腻、容易长痘痘,而且舌苔黄腻,那么便是脾胃虚弱之证了,而如若此时你又恰巧被外毒侵袭,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胃癌发生的风险便会大大增加。
  ● 清热解毒饮
  【药材】
  白花蛇舌草20克、苦参10克
  【做法】
  将两种药材一起泡水或煮水即可饮用。煮水喝的话,可适当加入少许糖调味。
  【方义】
  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性味甘淡凉,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尤为显著,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兼能帮助消化。苦参是清热燥湿类的药物,入胃经、大肠经,兼有杀虫、抗肿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胃癌。
  【功效】
  清热燥湿,祛瘀解毒。俗话说“湿聚则生虫”,皮肤科常用此药祛除面部痤疮,外用内用的效果都很好,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使用方法。
  【注意】
  以上的克数是每人、每天的用量。服用药物应謹慎,须经医生诊断后,根据自身体质辨证服用。
  3.瘀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一旦脾胃虚弱,气血通行不畅,血流不畅则便容易形成瘀血;中医认为,脾统血,脾胃虚损时则脾脏不能统摄血液,容易导致血液溢出血管,形成“离经之血”,血离脉道则难行,亦会形成瘀血;脾胃虚弱还很容易发生在久病体虚之人的身上,中医理论说久病入络,哪怕再小的疾病,迁延的时间长了都容易产生瘀血。
  体内有瘀血的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胃脘部不适,瘀血患者的胃脘部的疼痛多发生于夜间,呈针扎样的刺痛并且疼处固定,还常伴有面色发暗发黑、肌肤甲错(皮肤像鱼鳞一样)、舌质青紫且有瘀斑,张大嘴巴还能看见舌下静脉又粗又大地弯曲着,也易出现身体发紧,浑身疼的症状。
  ● 活血化瘀方
  【药材】
  三七粉3克、当归5克
  【做法】
  首先将当归浸泡1.5小时,浸泡之水不要倒掉;再用少许水将三七粉调成糊状,再混合到当归煎出来的汤中,调匀即可食用。
  【方义】
  三七粉可活血化瘀,当归有益气补血的功效。
  【注意】
  情绪不好时,最先损伤的脏器便是与情志联系最为紧密的肝脏,而“夫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因而肝脏损伤后紧接着便会有损于脾胃,所以调理情绪,养肝护肝对顾护脾胃也十分重要。
  (编辑 车 翀)
其他文献
“植物的营养靠根吸收,人的营养靠脾胃运化,如果脾胃不好,就如同植物的根系受到伤害,再多的营养也没法被正常吸收利用。”自古以来,脾胃都被认为是“后天之本”,很多中医学派和专家也会致力于脾胃健康。  脾胃有问题,还会影响人的食欲、睡眠、情绪,久而久之,引起一些器质性疾病。而健康的脾胃是可以让身体的气血充足,让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高效工作的。中医易水学派的开山鼻祖张元素十分重视脾胃健康的研究,提出了脏腑辨
期刊
奇经八脉,顾名思义,就是八条奇特的经脉。奇者,异也,这八条经脉异于其他经脉之处便在于它们不隶属于脏腑,也不与其他经脉相表里;巡行之处也皆为十二正经不及之处,且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它加强了十二正经的联系,并起到了十二正经“蓄水池”的作用。十二正经气血有余的时候,会蓄藏于奇经八脉,而当十二正经气血亏虚时,则由奇经“溢处”蓄藏的气血来补充。同时
期刊
苏克,他是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导演,至今共拍摄影视剧300多部,在文学创作、摄影、油画等领域也均有涉猎,成果丰硕。1968年入伍为话剧团演员,19岁的他身体健壮,带领着战士们装车时,100千克的大麻袋他扛起来就走,而就是这样一位兵营出身的帅小伙,身体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两度与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杀手擦身而过。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
期刊
◎ 食不欲杂、食宜当知  逢年过节,或是宴请聚会,难免做上一大桌子菜,鸡鸭鱼肉、各色蔬菜样样俱全。但是,有些人吃完这样一顿丰盛的大餐后,便会出现胃肠不适,轻则消化不良、肠鸣辘辘、嗳气泛酸,重则上吐下泻,难道是食物中毒吗?可是家中做菜基本可以保证卫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傅延龄教授告诉我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與“食不欲杂”这句古话有关。  食不欲杂,出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很多原本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慢性疾病也开始陆续出现,患者有时甚至无法完全自理生活,需要家人的帮助、照料。虽然衰老与疾病无法避免,但如果能学会科学地、高效地照料老人,对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风险的降低意义巨大。  针对中老年人居家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重大疾病的照料方法,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
期刊
◎ 癌症风险测试  养生堂节目中做过一次“癌症风险测试”,如左图中所见,你能钻过最宽的那个“空子”,但你也能钻过左边最窄的“空子”吗?如果不可以就说明体型偏胖或是肥胖。肥胖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等各个方面;长期肥胖还会影响心脏、脊椎的健康及身体免疫机能;高脂肪饮食、过度肥胖更是与肠癌的发生密不可分。  ◎ 肝肠相依  肠道的健康状况其实是会直接影响肝脏的健康和功能的。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
期刊
〇 无处不在的致癌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室外一切正常,但回到家里却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过敏症状。如果你从未发生过,那么需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您偶尔发生,那么把家里的特殊位置打扫干净即可;但如果您经常发生类似的过敏症状,且不易过敏的时节仍旧多发,那么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引起这种过敏症状的很可能是一种致癌、致死、致畸、致过敏的毒素——霉菌。  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
期刊
师出名门,刻苦求真  1921年,陈彤云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享名。陈彤云10岁时,父亲给京城一位患儿治疗猩红热,只几岁的孩子,连续几天高烧40℃,辗转求医找到父亲陈树人时已病情危重,当时孩子全身皮疹鲜红、高烧、咽喉肿痛。经其父精心治疗,两天后高烧开始退去,五天后皮疹变淡,不到两周,患儿奇迹般痊愈了。为此,家长在其父的诊所举办了隆重的授匾仪式,一米多长的朱红色牌匾上
期刊
“不老神话”的养生秘诀  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陈老30多岁时便自己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6岁,双亲又都早早离世,陈老就靠着坚定的意志与灵巧的手度过这些困难的日子,陈老想着,“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便什么都过去了。”自此之后,陈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是经常助人为乐,从不怨天尤人,活得高兴又知足,这便是陈老所说的养心——宽厚待人,不要计较、不要小心眼儿、不总是想着占人便宜,学会吃亏、宽容别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长寿。秦始皇当年吃遍全国的灵丹妙药也没能长寿。可见要想做长寿老人那是难之又难。虽然长生不老不大可能,但是想办法活得更长久些还是有可能的,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平和的心态是保持长寿的方法之一,那么长寿老人还有其他哪些方法呢?肠道通畅人长寿  孟奶奶今年88岁了,但她依然腿脚灵活、走路生风。孟奶奶告诉我们,她很注重膳食平衡,每天要吃够500克蔬菜。  中医认为,蔬菜有益气养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