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可控,别让它成为一辈子会呼吸的痛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清新剂、蚊香、洁厕灵、樟脑丸、清凉油、加湿器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又再正常不过的物品,却可能使人气短、哮喘、胸闷、咳嗽,甚至有致命的危险。”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国梁如此说道。

● 走进哮喘患者


  刘主任讲述了他曾接诊的案例,“六月高考季,一个来自南方的小女孩儿半夜来看急诊,见到她时喘息非常明显,且大汗淋漓,她根本说不出话来,无法表述情况,我们一听双肺的声音都没有了,量血压发现血压也非常低,就给她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接着就昏迷了,又給她上呼吸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她发了生气胸也就是肺破裂的情况,我们又给她做引流等。经过抢救,又住院了半个月,才康复出院。”
  刘主任分析,小女孩不适应北京的天气,再加上北京蟑螂多,她晚上点了蚊香,由此导致呼吸困难、喘气症状出现。

● 知悉预警信号


  刘主任说,哮喘的危害很大,哮喘会影响我们的气道通畅,一般情况下,气道是开放的,当哮喘患者长期或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的危险品就会引起气道水肿,使气道变得狭窄,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猝死的危险。哮喘患者平时不仅无法正常工作就业、还会对肺部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下降,因此哮喘越早规范治疗,可逆的机会就越高。在日常生活中,当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时,我们需要提高重视,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呢?
  成人患者如果超过一个症状(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就是很好的预警表现。其次夜间或早晨症状常常加重,症状表现和强度可随时间变化。再者症状是由病毒感染(感冒)、锻炼、接触过敏原、天气变化或刺激物如汽车废气、烟雾或强烈的气味等触发。
  刘主任介绍,除此较为明显的症状外,平时也有一个小小的测定呼吸气流流速的方法。即我们站在一定的距离内,顺势吹蜡烛,看一口气能吹灭几根蜡烛,就能说明呼吸的流速。
  还有一个更加科学准确的方式,就是用峰速仪去测量。在峰速仪侧面有一排数字,有一个上下移动的红色游标,它用来指示吹出的呼吸力量的流速。使用时一手拿住峰速仪,另外一只手捏住鼻子,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一直把它吸得满满的,这时把峰速仪放在嘴上,用最大的力气、最快的速度,突然猛吐一口气,把气吐干净。峰速仪上的红色游标会被你的气流冲出一定的距离,上面所显示的数字就是你的呼吸流速。数值大小常与他人比较,且需要参考同类状态人的预期值,呼吸流速数值还与性别、年龄以及早晚测定的时间有一定关系。

● 熟知预防措施


  一旦患哮喘,就会成为一辈子呼吸的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注意些什么来防患于未然呢?


  1.多吃水果。水果里面抗氧化成分比较多,可以非常好地预防哮喘。2.保持平静、淡定的心情。急躁、发怒、紧张等情绪很容易引起气道的炎症,过度激烈的情绪变化可以引起气道的痉挛,所以要锻炼遇事临危不乱的态度。3.母乳喂养,母亲不要抽烟。非母乳喂养的孩子,过早地接触过敏原,会引起免疫功能紊乱,易发哮喘。母亲吸烟可引起婴儿肺部发育不良,使哮喘发病率大大增加。3.日常饮食品种丰富,避免精细食物。吃得越杂,可以锻炼胃肠道功能免疫耐受情况,大大降低过敏的风险。4.通过减肥避免哮喘发病因素。肥胖和哮喘有共同的致病因素,肥胖的人容易引起食道反流、合并气道狭窄等刺激。5.避免哮喘激发因素。比如情绪压抑或激动,刺激性气味,空气污染等。
  (编辑 王 幸)
其他文献
苏克,他是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导演,至今共拍摄影视剧300多部,在文学创作、摄影、油画等领域也均有涉猎,成果丰硕。1968年入伍为话剧团演员,19岁的他身体健壮,带领着战士们装车时,100千克的大麻袋他扛起来就走,而就是这样一位兵营出身的帅小伙,身体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两度与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杀手擦身而过。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
期刊
◎ 食不欲杂、食宜当知  逢年过节,或是宴请聚会,难免做上一大桌子菜,鸡鸭鱼肉、各色蔬菜样样俱全。但是,有些人吃完这样一顿丰盛的大餐后,便会出现胃肠不适,轻则消化不良、肠鸣辘辘、嗳气泛酸,重则上吐下泻,难道是食物中毒吗?可是家中做菜基本可以保证卫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傅延龄教授告诉我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與“食不欲杂”这句古话有关。  食不欲杂,出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很多原本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慢性疾病也开始陆续出现,患者有时甚至无法完全自理生活,需要家人的帮助、照料。虽然衰老与疾病无法避免,但如果能学会科学地、高效地照料老人,对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风险的降低意义巨大。  针对中老年人居家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重大疾病的照料方法,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
期刊
◎ 癌症风险测试  养生堂节目中做过一次“癌症风险测试”,如左图中所见,你能钻过最宽的那个“空子”,但你也能钻过左边最窄的“空子”吗?如果不可以就说明体型偏胖或是肥胖。肥胖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等各个方面;长期肥胖还会影响心脏、脊椎的健康及身体免疫机能;高脂肪饮食、过度肥胖更是与肠癌的发生密不可分。  ◎ 肝肠相依  肠道的健康状况其实是会直接影响肝脏的健康和功能的。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
期刊
〇 无处不在的致癌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室外一切正常,但回到家里却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过敏症状。如果你从未发生过,那么需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您偶尔发生,那么把家里的特殊位置打扫干净即可;但如果您经常发生类似的过敏症状,且不易过敏的时节仍旧多发,那么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引起这种过敏症状的很可能是一种致癌、致死、致畸、致过敏的毒素——霉菌。  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
期刊
师出名门,刻苦求真  1921年,陈彤云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享名。陈彤云10岁时,父亲给京城一位患儿治疗猩红热,只几岁的孩子,连续几天高烧40℃,辗转求医找到父亲陈树人时已病情危重,当时孩子全身皮疹鲜红、高烧、咽喉肿痛。经其父精心治疗,两天后高烧开始退去,五天后皮疹变淡,不到两周,患儿奇迹般痊愈了。为此,家长在其父的诊所举办了隆重的授匾仪式,一米多长的朱红色牌匾上
期刊
“不老神话”的养生秘诀  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陈老30多岁时便自己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6岁,双亲又都早早离世,陈老就靠着坚定的意志与灵巧的手度过这些困难的日子,陈老想着,“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便什么都过去了。”自此之后,陈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是经常助人为乐,从不怨天尤人,活得高兴又知足,这便是陈老所说的养心——宽厚待人,不要计较、不要小心眼儿、不总是想着占人便宜,学会吃亏、宽容别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长寿。秦始皇当年吃遍全国的灵丹妙药也没能长寿。可见要想做长寿老人那是难之又难。虽然长生不老不大可能,但是想办法活得更长久些还是有可能的,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平和的心态是保持长寿的方法之一,那么长寿老人还有其他哪些方法呢?肠道通畅人长寿  孟奶奶今年88岁了,但她依然腿脚灵活、走路生风。孟奶奶告诉我们,她很注重膳食平衡,每天要吃够500克蔬菜。  中医认为,蔬菜有益气养阴
期刊
◎ 危机四伏的胃病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你的身边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生活习惯独特的人,比如有的人出门一定要随身携带保温杯,有的人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在水中加枸杞,有的人虽然生活富裕但面色却苍白如林黛玉,有的人虽然是“包租婆”却活得堪比“黄脸婆”,有的人从不熬夜但总带着一副黑眼圈、貌似永远也睡不醒,更有甚者宁愿喝比药还难喝的“健康水”来炫耀自己活得精致。而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危险因素
期刊
水液是正常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水液在人体内循环不息,濡养四肢百骸,是维持正常身体机能的重要因素。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由于七情内伤或外感邪气,造成体内的水液代谢失衡,正常的水液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病理产物:水湿。它也同时是很多疾病的病因,很多疾病都与水湿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样是面对湿气,有些人会出现种种疾病,而另一些人却不会发病,这就是由于健康人体内的正气可以抵御湿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