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方法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onm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模仿能力强,小学阶段是学习的最佳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使学生快速进步与发展。大量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活躍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有效的课堂提问也为有效对话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53-02
  一、创设精彩教学情境,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孟母尚且三迁,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感同身受,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小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大篇幅的文字难以理解,因此,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较快接受所学内容,使学生有效提高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蝙蝠运动的视频片段,使学生快速融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之后带着情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三级互动平台开展情境教学活动,三级教学平台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实现多维互动。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蝙蝠运动的视频,展现大自然的奇妙景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随即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问题做出解答。学生阅读课文后老师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蝙蝠是如何在夜间实现安全飞行的呢?”学生再带着疑问深入研读文本,将文本与动画中的画面相结合,在读中想象,带着想象在自主阅读中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学生就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加强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情景模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利用生动的情境导入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习趣味性,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学生自主深度阅读自然真实地发生,贯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提问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提问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只有足够了解学生,才能在提问时深入学生内心,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教师要对提问方式进行不断创新,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总结蟋蟀修建住宅的特征和过程,还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教师通过不断引导、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掌握关于蟋蟀的自然知识。
  二、搭建对话平台、借助多种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其实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重重筛选,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每一篇都可以对小学生起到启蒙与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式与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最后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朗读展示。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以读代讲,读讲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介辅助阅读教学,实现多维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变得简单直观、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或者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力量,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说一说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和便利,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文本阅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有更深的感悟。教学媒介的使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阅读变得有深度、有层次,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运用多种阅读教学策略与方式,能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搭建有效对话的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建对话环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阅读
  阅读教学可以渗透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活动,对文章中展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进行必要的思考、感悟与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团结合作的力量。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指定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并进行展示交流、分享表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协作共进。
  此外,教师还可以搭建多维互动教学平台,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创建良好的对话环境,使学习活动由个人到小组、到师生、到班级,让教学各方都能够紧密连接。教师要重视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并在全班展示交流。这种多维互动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开放,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阅读、感悟文章的内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和谐融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注重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很大的开发;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仿写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的练习,通过多角度训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验与思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篇文章的修辞手法比较好时,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仿写,通过仿写,学生能理解利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好处,能体会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五、注重适当的教学评价
  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合理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真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盼与关爱。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学习表现,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与阅读感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于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与纠正。
  阅读是对生活和情感的探究,因此,教师进行客观、适时、适度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专业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反思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小学生除了要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内容和倾注的情感,还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根据时代特征积极利用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提问是当前语文课堂上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中应该尽量做到表述清晰,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恰当的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交流表达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使教学中的提问環节能够达到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与成长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提问方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曾.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22):199.
  [2]秦建芳.让孩子成为教育主角——以生为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天津教育,2020(8):112-113.
  [3]李玲.创新教育以生为本 ——五步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语文课内外,2020(11):210.
  [4]林娜.以生本理念为引导 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 新课程,2021(9):182.
  [5]马进元.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J].考试周刊,2020(11):49-50.
  [6]苏燕秋.以生本理念为引导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 新课程,2020(34):44.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基于此,本文从概念教学、问题解答、数学复习、学习兴趣激发、教学重难点突破和错题整理几个方面,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摘要:目前,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兴趣不高以及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够明确的问题,仍然大范围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找到解决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基于此,文章首先讨论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数学故事;小学数学教学;实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教育行业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故而文章主要以英语写作课堂为例,提出一些与时代相符合的改革措施。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已经渐显疲态,失去了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这会对课堂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激趣法,改进现有的教学策略,如利用数学游戏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生活化情境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趣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是贯穿新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也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与方向。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变革正在全面展开。聚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和学科教育才能找到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领会与实施是历史教师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但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必备历史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性语言,也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教育部高度关注英语教学,从小学阶段起便为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而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创新型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我国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深入探究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合理
摘要:教师的共情能力是指教师在坚持自身价值观的前提下对幼儿所表述的事实或情感进行倾听、采纳、理解并做出反应以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能力。文章以绘本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场景,从共情识别、共情理解及共情应对三方面探索提升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途径,以期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绘本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教师共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
随着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城区内停车位供需失衡,停车位缺口短期难以补齐,停车困难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该现状,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不能只依靠扩大增量,也要提高已有停车场的利用率。本文从信息不对称问题着手,分析其对停车场利用率的影响,并从建设智慧停车场、打造停车场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停车诱导系统、优化智慧停车APP、推广停错时共享停车五个方面为提高停车场利用率提出了解决方案。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管理优秀学生的主要阵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希望,如何更好地锤炼学生党员意志,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建设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组织生活创新案例进行解析,探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实践性,教师要结合园情、学情实际,重视本土资源与园本课程开发的融合,提高主题活动的教学质量。本文以“造房子”主题活动为例,就主题的调查探究、活动目标、实施要点进行总结,充分凸显儿童中心观,关注幼儿学习领域核心经验的习得,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助力幼儿健康发展、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