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测序进入太空时代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的一则新闻引爆了科技圈,NASA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内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的DNA测序,也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对太空活体生物进行基因测序。首次太空DNA测序与地球上的结果“完美匹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NASA宇航员凯特·鲁宾斯在国际空间站内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的DNA测序,这标志着人类已迎来“能对太空活体生物进行基因测序”的全新时代。刚完成测序任务的鲁宾斯表示,她与地面同事一起 A news story in 2016 detonate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y. NASA astronauts successfully sequenced DNA under microgravity at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t also proved that humans are capable of gene sequencing in space living organisms. NASA Astronaut Kate Rubins successfully completes DNA sequencing under microgravity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marking the first time that DNA sequencing and Earth’s results have “matched” perfectly with NASA’s official website. Humans have usher in a new era of gene sequencing of space living organisms. Rubins, who just finished the sequencing mission, said she was with her colleagues on the ground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教是为了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阅读能力的“增值”,让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呢?明确的目的,是学生阅读的动力,也是学生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于2009年3月28日成立了“娄东联社”,被太仓市楹联研究会批准成为市楹联研究会团体会员;同年10月和12月,分别被命名为苏州市楹联教育基地和江苏省楹联教
1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产生以及现实意义陕西日报指出,现阶段,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内在动因以及外界环境的深刻变化,农业处于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进入大变革
所谓“家庭小实验”,就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类化学实验。结合几年的实践,笔者谈谈如何有选择性地开发和利用化学家庭小实验,让家庭小实验玩转化学课堂。  一、积极准备,诱发学习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次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教师先做一两个趣味性很强的家庭小实验做“诱饵”,激发学生对家庭小实验的热情。比如,课后练习题中的实验—鸡蛋的
本文报道了以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GTP)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电导法和温箱静置、定期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POV)的结果表明:GTP具有比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更强的抗氧化作用。即使在常温下贮藏两
系统论在化学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教学系统是由化学教师、学生和化学教学媒体等诸要素组成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与黄宗羲、李颗并称的三大儒之一,而魏一鳌则是继承孙奇逢衣钵的重要弟子,二人自顺治二年以来交往三十年,亦师亦友,情谊深厚而师友之道传。通过详细梳理二人交游
潘际銮是我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以及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都由他筹建。  工业机器人的手,早已经“伸”到了焊接领域,但面对火箭、航母、油罐等超大型工件,依然束手无策。  事实上,仅从技术层面而言,早在十几年前,潘际銮团队研发的无轨爬行焊接机器人就攻克了这一难题。  在垂直或弯曲的金属板上,这些聪明的家伙自己寻找焊缝,自主计算焊缝中央位置,最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法规意识的不断增强,那种"田内损失田外补"的教学方式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