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体育课程体质测试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3
  摘 要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通过所测得数据真实的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详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做到教育激励和引导锻炼。
  关键词 泰科院 体质测试 分析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办真心关爱学生的大学”,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本文以2012-2015级在校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情况,并通过公共体育课的合理干预,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力的提升。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的各项目成绩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综合统计(表1)
  表1 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的各项目成绩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差综合统计
  由表1得知,泰科院学生身高体重低于标准水平;其肺活量、有氧耐力项目整体与标准差距较小,但是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方面,距标准差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年级的分布来看,大一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比较严重,这可能与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设计有关,在经过长周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强化后,伴随着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练习频度、练习强度、练习内容等方面的增加,自大二年级往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达标率稳步提升,总体呈现出好转态势。
  (一)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的样本数、平均得分统计(表2)
  表2 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的样本数、平均得分统计
  从表2横向分析得知,每个年级女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该年级男生平均得分5%-7%;从纵向数据来看,男、女生平均得分呈逐年小幅稳定递增趋势,一年级男生平均得分最低,四年级男生平均得分最高;从“大学总体平均分”数据上看,四个年级合计测试8475人,平均74.50分,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良好”等级。
  (二)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的样本数、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统计(表3)
  表3 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的样本数、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统计
  总体来看,南理工泰科院学生体质状况基本达到《国家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良好”的标准,但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远不及及格人数的比重;其次,大一、大二年级男生的不及格率居高不下,达到总测试人数的五分之一;但是庆幸的是,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多,且较为稳定;不及格的学生在逐年大幅减少。
  纵观上述一到四年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不难发现,一年级学生各项素质测试最为糟糕,多项不及格率超半数,这与高中阶段占用体育课,学生缺乏有效长期的锻炼有关;二年级以上各届,各项测试数据有所好转,这其中,对于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爆发力、协调能力等的发展,历年均呈现稳步提升状态;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四个年级的男生,在力量素质的考核上,均比较欠缺,引体向上的不及格率始终超过半数以上,这也年轻一代力量快速增长的理论相违背,这需要引起体育老师们的高度重视,积极研究相关对策,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均衡,通过出台政策和相关对策,修改教学大纲,增加学生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和锻炼频度,真正的将学生身体健康的指数得到明显的提高,培养身体健康、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力强的合格大学生。
  二、影响南理工泰科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一)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通过课后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学生本身喜欢体育运动,也懂得体育锻炼对自身体质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仅仅开设的是大一、大二四个学期,每周仅靠一节 90分钟的体育课保持和促进自身健康,是远远不够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懒惰、学业压力和没有很好的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等原因,使自己很难坚持从事体育锻炼。
  其次,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锻炼目的有所不同,这种结果也与男女生的生理、心理差异有着密切关系。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目的主要以健身、娱乐为主,而女生则以减肥和放松心情为主,男生习惯在运动中积极变现自己,同时宣泄情绪、释放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女生则重视形体美。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认为强身健体是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塑造身形和休闲娱乐并存,这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健康的和积极的。
  通过走访调查研究,作者发现,体育锻炼带有不确定性特点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两成不到,而且女生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学生基本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每周能够坚持 1—2次体育锻炼的学生占到五成左右的,男女比例也较为均衡;每周保持3-4次的人数占三成左右,女生比例出现严重下滑,每周参加 5 次体育锻炼的学生仅为少数人。也就是说,周锻炼次数能达到3次的大学生不足总人数的四成。从性别上分析,一半以上的男生每周锻炼次数达到3次以上,而女生中周锻炼次数达到3次以上者不足两成,男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要好于女生。由此可见,南理工泰科院有超过半数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是不达标的,进行经常性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减少,这也是导致该院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需要每次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通过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南理工泰科院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占四成左右;锻炼时间在60分钟内的学生人数也占到四成左右%;超过60分钟以上的比例仅为两成不足,男生在这一方面要明显高于女生。因此,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也是影响南理工泰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女生问题较为突出。
  南理工泰科院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一般以球类和健身为主,项目对抗性和冲击性较强,追求肌肉线条美;而女生则不同,她们选择的项目以身体接触少,冲击性小的项目来追求形体美。这些特点也体现现代大学生更加喜欢休闲娱乐类运动项目,而一些体育传统性项目遭到了冷落,应引起学校领导及体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像田径类中长跑这样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项目已经很少被学生喜爱了,研究发现不喜欢参加长跑锻炼的原因主要是:太累、枯燥无味,而中长跑项目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能培养意志品质的的价值已经被人们所忽略。   最后,学业、就业压力大,场地缺乏、怕苦怕累、害怕受伤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因此,为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应该投入资金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和优化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此外,积极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工作,作为制度化来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受侵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加入体育教师的课外指导,从而激发和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另外,还应加大对学生的体育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克服懒惰和怕苦怕累思想,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学生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睡眠状况、饮食规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课余时间是大学生直接参加体育生活的首要条件,但从以上抽样调查中发现,泰科院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时间浪费在网络休闲上的学生最多;排在第二位的是复习课业;视听和棋牌分别排在三、四位;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则排在补充睡眠之后,位于第六位。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有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生活不规律,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沉溺于网络和贪玩之中,不能很好地规划和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增进健康,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受到了影响。
  另外,对学生睡眠时间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宿舍管理,规定学生作息时间,学生也要自觉的意识到熬夜的不良后果,养成按时休息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睡眠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学校管理限制学生熬夜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学生还要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改善睡眠质量。
  (三)饮食营养
  一般认为食欲水平反应了人对食物的兴趣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长期感觉食欲水平较差会造成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食堂是学生就餐最主要的集散地,学院的两个食堂要从提高膳食种类和改善食堂环境出发,使学生保持愉快的进餐心情,提高学生的食欲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该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注重口味,而不注重膳食结构和营养均衡搭配。选择一些高脂肪、高蛋白、肉类等食品的补充,都会导致学生营养过剩,造成体重的增加。因此要在学生中提倡平衡膳食,注重营养搭配。另外,有一些女大学生为减肥、瘦身的需要,用节食或少餐来达到瘦身的目标,这些女大学生为达此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体重有时是减轻了,但学生的体质健康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饮食习惯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就餐是有规律的,对学生早餐情况的调查统计中发现,不足三成的同学有每天坚持吃早餐的习惯,经常不吃早餐的同学占四成之多,说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饮食规律存在严重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事情。从性别上来看,女生的早餐饮食习惯要好过男生。学生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起床晚、来不及吃。经常不吃早餐,便匆匆去上课是常事。这样一来既影响健康,又影响学习工作,所以,从营养和健康角度来讲,不仅要吃早餐,且要重视早餐的质量。因此,应加大体育健康知识、营养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 结论
  (一)总体来看,南理工泰科院学生体质状况基本达到《国家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合格”的标准,但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远不及及格人数的比重;其次,大一、大二年级男生的不及格率居高不下,达到总测试人数的五分之一;但是庆幸的是,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多,且较为稳定;不及格的学生在逐年大幅减少。
  (二)泰科院学生在有氧耐力、无氧运动素质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男女生的50米跑等项目优秀率在逐年增长,不及格人数在逐渐减少;但是,有超半数的男生引体向上和一成左右的女生在仰卧起坐等考核结果不理想,反映出该院学生局部肌肉力量素质欠缺较为严重。
  (三)泰科院学生的身体柔韧水平发展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坐位体前屈上,八成左右的学生徘徊在及格的边缘;除此以外,学生的心肺功能也不够理想,六到七成学生肺活量测试仅为及格。
  (四)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的次数、时间和强度达不到效果是影响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四、 建议
  (一)高校应加强对体育的宣传,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正视体育的价值,在运动中寻找快乐,掌握技能,在大学期间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质测试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和不足,有关体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体质测试工作,将体质测试工作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能让体质测试真正达到以测促练的目的。
  (三)积极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能够真正实现,另外,还要将“每天一小时”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制度化来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受侵占,并配有专门教师进行组织和辅导。
  (四)要不断转变体育教学方式,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快乐体育模式,将一些枯燥无味的运动项目,如仰卧起坐、耐力跑,用素质拓展的方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真正的融入体育锻炼,产生运动乐趣,以此确保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五)社会政府和学校每年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中,用于操场和体育场馆建设和优化体育场馆,另外,还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体育场馆进行有效的管理,全面提升体育运动场地的使用效率,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制度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 沧州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5
  [2] 王晓红.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
  院学报.2009.3:7.
  [3] 李粲.2000 年福建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分析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
  04:77-78.
  [4] 张世锡.体质的含义及其评价问题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0.5:44-46.
  [5] 杨波,杨文轩,龚建林.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J].体育学刊.2002,7:4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当代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新时期,现代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之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仍存在部分问题制约其发展,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反思,并提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2  摘 要 体育是人类自己创设的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自身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在体育运动中,强调彰显人的个性精神、体能体魄、自由意识及身心健康,在体育运动中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人文精神。高校学生展开体育课程学习就是在充分个人的人文观念及人文修养。  关键词:人本视角;高校体育;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辽宁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然后对辽宁大众体育的管理、执行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讨论,提炼了在其发展中的优点,并对个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辽宁大众体育 政策执行 实行机制  辽宁大众体育的发展在我国首屈一指,其体育人口比例也是全国最高。但在发展的背后肯定离不开高效的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智力运动与传统体育的对比研究,反思体育概念,并对体育的“身体运动”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体育的智力参与必须要以身体运动的形式来体现,从而界定智力运动应属于竞技运动而不是体育。  关键词 身体运动 智力运动 竞技运动 体育概念  一、智力运动与体育的比较  (一)智力运动与体育同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提供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平台,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群体性、实践性、社会性,并能够满足大学生不同的需要。本研究主要是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对于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出培养大学生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社会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社团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方面,丰富多彩的社团体育活动,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数量和项目在不断增多,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并形成了较大规模。大学生体育社团在社团联合会里占有重要位置,为协助社联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方面体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公共服务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成为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国内对于公共服务的研究体现在方方面面,有保险、有交通、有旅游等等。但是就全面性而言,这种研究还很少见而且也很不全面。所以本文针对辽宁营地的公共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女子网球职业化也可以理解为“单飞”,“单飞”是国际网坛已经通过的职业化模式,中国网管中心实行的“单飞”是让有实力的队员脱离国家体制,组建自己的团队,教练自主、奖金自主、赛程自主。随着我国女子网球实力的不断增强,网球金花们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大多数选择走职业化道路。  关键词 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3  摘 要 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行业和用人单位选人及用人的标准,也是求职、竞争、发展和晋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阐述了开展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分析了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融入职教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