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许多职业中学开设了计算机专业。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发育阶段,德育基础浅薄,对信息缺乏正确思辨能力,更容易受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美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一、职业学校开展美育的意义
  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现况的调查,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有:(1)文化基础差,生源质量普遍不高;(2)学生来源复杂,教学难以兼顾;(3)学习上普遍表现出不自信;(4)对某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明显的厌学情绪;(5)希望早点就业,对就业又不自信;(6)生性活泼,有着较鲜明的个性特点。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约有42%的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专业就能天天玩游戏、聊天。这些错误的认识,影响了学生的發展。多数学生没有在学习上吃苦的优良品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当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便出现逃课、睡课等多种违规现象。大多数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自私自利心理现象普遍,综合素质低,思想道德落后。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为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渗透美育,探索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同时,美育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加强美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美育发展的方向,就是德、智、体、美等诸方面教育在实施中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将美育融入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三、如何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欣赏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激发其情趣。计算机教学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影视作品、绘画作品、动漫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载体来引导学生,增加其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的能力。第二,通过一些与艺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如平面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网页设计,或举办专业作品展示,让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第三,要使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第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美育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美的感知和体验,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让学生在对美的追求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如在《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中,由于PhotoShop软件对图像处理功能异常强大,编辑手段和技巧非常丰富,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滥用特效、胡乱堆砌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教授学生使用软件技术外,还应该在图像审美方面对同学进行强化,引导发现各类图像中的美,运用这些美学知识处理图像,才能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升华,创造出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学生技能在众多设计者中脱颖而出,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五、通过美育提生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教育中并不是要培养出艺术家,而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和人生境界。这一点不仅是学生个体生活幸福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如在《平面广告设计教程》中,我们采用完成订单作品的形式来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实训,引导学生模拟进入岗位角色,模拟广告公司的运行模式,让学生尽快进入职员角色并按公司模式进行项目开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并让学生提早进入岗位角色,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消除了学生实际工作的不自信,为培养真正的可用型人才打下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破除了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的协作,体会到了合作理解、增强了责任心、注重开拓创新,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了德育及美育的教育。这样的渗透,学生易于接受,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德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到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美育工作重视起来,加强美育工作。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渗透美育,就是要使学生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好知识与技能,成为将来推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中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牟玉峰,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06期
  [2]王立新、王振权,关于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作者简介:卢蓓(1979-),女,广西桂林人,广告设计专业教师,助理工艺美术师,二级广告设计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技术,平面广告设计。
其他文献
主观性色彩是油画情感和精神的载体,在西方油画中体现的十分具体。作为一种色彩表现的具体手法,主观性色彩元素在西方后印象派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且对现代西方油画艺术也产
【中图分类号】G633  我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可见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受到古今中外多少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的重视。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讲到:"音乐应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音乐可调和人性,诱人感染成性。  音乐
[摘要]沃尔夫林是形式主义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奠基人之一,形式主义分析又是西方艺术史领域中第一个产生重大学术影响的研究方法。因此,沃尔夫林形式主义理论的开拓与困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一个时期艺术史研究的状况。  [关键词]沃尔夫林;形式主义;艺术风格;经验主义  享有“现代艺术史之父”美誉的沃尔夫林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我们毋庸置疑。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的奠基人滕固就曾提道:“他的学说影响于现代至为深刻,现今德
本文阐述了在公路铺筑过程中,摊铺的准备工作及摊铺机的正确摊铺使用方法
我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业横滨造船所两台100T/h、40K 快装锅炉,其低压蒸汽管网系统如图一所示。其中5 K 系统是控制透平排气压力,韭提供脱氧槽、伴热等界区内低压蒸汽以及3.5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趋于稳定,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安逸。而在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下,促使我国的各项娱乐及艺术形势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我国的合唱伴奏及指挥和伴奏的配合方面,更是取得了前所末有的成功。在这些成功的合唱伴奏中,合乐合唱伴奏可谓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下面,我们就着重的了解一下圣乐合唱伴奏及指挥和伴奏配合。  关键词:合唱乐队;伴奏;指挥  【中图分类号】G640  
摘要:节奏乐教学是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兴趣的有效途径,可以从日常生活、音乐伴奏、语言、动作、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中来引导幼儿感知节奏、体验节奏美。  关键词:日常生活;音乐伴奏;语言、动作;教学活动;创设区域  【中图分类号】G610  节奏被称作为音乐的骨骼,它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情绪、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
摘要:通过对当代学生的观察,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字:学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自然灾害;社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0  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伤害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影响着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心理原因使得许多学生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打击,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不良反应。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
摘要:音乐这门学科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品味,丰富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帮助。生活之中人们离不开音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段美妙的音乐同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音乐课程的存在具有极为高深的意义。音乐的学习是需要兴趣和天赋,而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兴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音乐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生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多,美术作品展览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美术展览兴起是在20世纪初,到民国的时候已经盛极一时。美术展览的发展表明我国近现代美术的展示和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已经逐渐成为了艺术观念和主张、美术作品和思潮进行交流的媒介。本文首先对美术展览进行了概述;其次,通过对往届美展的比较,重点阐述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