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文化 实现特色化办学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发展实验区,为全面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将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指定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单位,已帮助学校在校内建立了“一地、一区、一园”的中医药教育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全校普及开展。
  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宏志中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中医药“杏林”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密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依托项目管理、课程建设,实现中学和高校的充分合作,通过高中特色化教学和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与中医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真正、深层次地对接,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今,北京宏志中学已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既有益于自身发展,为建立学生多种成长模式发挥其办学效益,又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北京宏志中学实事求是,因校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勾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走特色化普通高中的发展之路——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和国际化,必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动力,也必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宏志中学在制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确定了“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学的目标;确定了依托东城、立足北京、走向全国的发展方针。与这些目标、定位、方针相配套,学校明确以建设中医药“杏林”实验班为抓手,以培养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带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特色立校。
  北京宏志中学鲜明地提出:创办特色高中是普通高中的最好出路,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确定的中医药特色化办学目标与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中国文化热有关。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掀起了一个个热潮。华夏文化的魅力与光芒,已辐射五大洲,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而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之基础。正值全球中国传统文化热时,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也必将受到全球的瞩目。趁着这种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良好势头,北京宏志中学特色化办学模式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北京宏志中学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创建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毫无疑问就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地方。弘扬和传承一种文化,绝不仅仅是开设一些专业、讲授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因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联袂打造中医药专业的后备人才,让中学生作为中医药薪火传人,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培育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北京宏志中学也将在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实现学校的发展。
  作者系北京宏志中学校长
  (编辑 罗登廉)
其他文献
我校有幸被确立为“‘名师同步课程’北京数字学校同步课程应用模式研究”实验校。我校依托数字学校项目,改革校本教研方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数字学校成为加强校本培训学习的工具  学校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教师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把内网(校园网)和外网全天候开放,把北京数字学校加入学校网站的友情链接中,让教师们随时上网浏览。学校要求教师每人制作一个信息摘要,把数字学校上的信息分
当前,一些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尤其是对英语学科。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由此可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针对“创设愉悦课堂”问题,笔者结合近期举行的一次“城乡联动”教研活动,谈谈自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激情氛围,让学生站起来  一是激情激发
人事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事行政管理处于关键的核心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根、治国之本。其内容主要是设置人事行政的管理机
结合目前国内家政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家政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剖析,并概括提出思路和相关措施。
石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只有加强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企业才会持久强有力的发展。本文从人才管理、文化培养、使用等方面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观点和方法。
为解决目前企业供应链中产品运输的及时性和运输效率、成本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采用一种新型的运输管理模式——协同运输管理,并阐述了其由来和定义、实施过程、实施的成功因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不平衡。”就青海省互助县(以下简称我县)而言,目前学校布局呈现规模小、生源少、效益低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与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分析  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从20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教育界一直把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课程改革的中心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进修院校的培训者作为专业领导者、服务指导者、课题研究者等一直支持、指导、服务于教师们的专业发展。但是,如何在引领他人发展的同时,让培训者自己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专业发展?为此,教师进修院校将培训者队伍的打造定位为学院的本体性核心任务,理论上研究培训者的专业结构,思考其作为“教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作为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办学历史悠久的老校,其特色鲜明,在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工作中。有幸成为沙区教育局统一部署的均衡化发展第二协作组的牵头校,学校和雪莲、四十七、五十五、五十六、七十这几所小学协作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是拓宽校际人才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充分认识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及优秀团队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张克强 陕西省西安中学校长,化学特级教师;曾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感动陕西教育人物、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校长、第七届全国十佳高中校长等称号;曾主持教育部和省市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重点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  顾明远先生曾经指出:“一所学校因为有一位好的校长而迅速崛起,也因一位庸庸之辈而日落千丈。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学校相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是管理主体,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