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新时期如何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l6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从剖析文化自信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索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先进文化;教育
  先进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代表未来社会发展方向,能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在新时期,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可以帮助人民建立内心的自信,由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所谓“四个自信”,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涵首先表现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次表现为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和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坚定对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二、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生力军。因此,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是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培育和增强青少面的文化自信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必须增强文化自信。
  三、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的途径
  (一)坚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情感认同的集中表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新时代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家国情怀教育为重点,多方面开展人格修养教育。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2007年,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成为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这些论断充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加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因此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就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气息和与文化氛围,它包含了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化自信教育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应充分回应当前全社会对文化教育的强烈呼唤,在内容建设方面突出塑造学生的基本人格和高尚品质。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是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文化育人,通过一系列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和综合发展。比如,可以在校园宣传廊和图书馆等醒目位置张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这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可以起到精神引领作用。除了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外,在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文化精神的教育和传播。要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作为党课、团课、主题班会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应引导青少年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能够肩负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解惠惠.论当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J].青年时代,2018(15):88.
  [2]冯绍益.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9(10):88.
  [3]阳桂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職业素养培育的推进途径探索[J].中国培训,2016(12):15-16.
其他文献
摘要:2018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使观看优秀影片成为每名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从优秀应聘内容中汲取力量,明白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优秀影视剧,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不要盲目追星。而在小學数学课堂中融入影视作品,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革新数学学习思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园影视;必要性;方法
期刊
摘要:据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大量试验得出结果证明,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却占55%。换言之,说明人类之间在传播信息时有90%以上是非语言方式实现的。这也说明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在讲课时添加一些肢体动作,课堂效率往往会提高许多。  关键词:肢体语言;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教师一般是将课本上的文章如数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教师们由于只
期刊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同样牡丹也是国画的常作题材,牡丹的雍容华贵,牡丹的寓意美好,使得牡丹成为中国花鸟画的題材首选。牡丹图也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作品,因为牡丹寓意着花开富贵,喜庆吉祥,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祝福和希望,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着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以其色、香、姿、韵之美,寓为美满幸福、吉祥如意、富贵繁荣、和平昌盛的象征,奉为“国花”,为历代人们所称颂。牡丹雍容大气、
期刊
摘要:高中教学更加侧重关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是高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的帮助很大,而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他们花费时间最长的学习内容,所以,老师需要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进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并存的高中生。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在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
期刊
摘要:《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在课程游戏化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丰富的环境中通过游戏获得的。如何才让课程游戏化环境体现教育意蕴,起到涵养童心,引发互动,推动课程游戏化进程的作用,本文从“有心:环境创设幼儿有参与权;用心:环境创设有体验有互动;走心:环境创设能黏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语文课堂这个教育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全方位引导,从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入手,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进步中体验自信的感觉,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成功后,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信心培养;培养策略  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是对自己做出正确估计的同时所产生的积极良好的自我感觉。这种心理素质是我们每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教育理念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渡关注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从以往注重学生知识掌握能力,逐渐演变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际实践能力等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出发,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作为一种实践性、生活化很强的学科,在小学
期刊
摘要:表达能力是实现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教育观念已不再适合如今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大不如前。由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高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社会中人才方面竞争也较为激烈而表达能力往往是个人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而表达
期刊
摘要:孩子拥有世界上最纯真无邪的心灵,也拥有世界上最天马行空的思想。而让孩子能够流畅顺利的写出自己脑中的想法,是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重中之重。作为教育的基石,小学语文教学应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激发孩子的自主想象力,并培养孩子对事物描述的能力,使其在写作上能够精准表达自己脑海中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发想象力;培养写作能力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因此小学就成为孩子打造基
期刊
摘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眼界,知识吸收也更加广泛。但是大量视觉信息的充斥,对于心智能力还不稳定的初中生而言其实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素养,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构建完善的审美思维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初中绘画欣赏课程教学的构建模式,对如何提升学生视觉素养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来说明视觉素养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所具有的践行意义。  关键词:初中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