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治课教学 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立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处、共青团(少先队)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等。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3.综合评定:由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评定的等级和行为考核评定的等级进行综合考虑,评出学生一学期思想政治(品德)课总的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实践证明,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三统一,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有利于思想政治课任务的完成。
  
  
其他文献
一、教材内容设置要切合学生实际   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笔者对困惑了多少年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困惑中求证解惑的方法,深深地期待历史教学出现花开满园的迷人风景。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十几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受教育”体制的影响。中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
期刊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称为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体验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
期刊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  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声音比文字更能刺激、调动各种器官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他们理
期刊
当今社会,“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从长远的观点认识到这个问题。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美好人格的塑造者,更是校领导进行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几种角色,供同仁们参考。  一、良师益友角色  首先,班主任应该有强烈的责任
期刊
一、后进生的转化  所谓后进生,一般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表现不好,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儿童的学生。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虽然不差,但缺点错误较多且较严重,也被视为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的成败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技巧。  班主任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消除疑惧,密切关系  后进生由于平时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差,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因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学是造型的艺术。语言文字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其他功课是一种有力的支持。而且,语文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和健康志趣,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在所有功课中占用的课时多、时间长,然而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厌学现象较为突出,教育水平与时代差距拉大,学而不能所用成了制约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素质的瓶颈。  怎样才能改变语文
期刊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应该说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成长的臂膀,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我校多年来始终把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门,密切配合学校,不断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少先队礼仪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管理、校园安全教育相结合,以多彩的活动展示、训练体验形式为途径,结合孩子特点,创设了“快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当我捧起2006年第九期《福建教育》,翻阅慧心卷首中的《要画脚,不要画鞋子》时,对作者孙建锋的“要教人
期刊
我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一次国际中小学教师、学生联欢活动,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10位教师、学生参加,其中教师208人,学生202人。我国从北京、西安、上海派选了8名教师和9名学生参加这次活动。  联欢活动历时6天,先后展开了五项活动,其中有一项是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支持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都作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