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德育新思路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资讯,利用发达的媒体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在公共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了解得更多,青少年就容易在庞大的信息中丧失判断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网络风气的影响。因此,面对快速发展的自媒体,相关部门、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主体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其他文献
主要围绕课程思政理念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双方融合的必要性,并就促进双方融合且保障融合关系正确提出相应的融合策略。通过教师、教学、学生三个层面的操作策略,充分发挥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功能,发挥育德育人育才作用,积极推动学生思政素质、专业水平提升,实现当下高职育人目标。
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发现存在参与度不高、缺乏持久探究动力、追求标新立异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针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和体验,讨论了如何基于学生视角,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常在整个妊娠期属于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会严重危害孕妇的身心健康。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有效的网络教学设备,有效地解决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困难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带教计划,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深医学生对妊娠期高血压的理解。
在0—3岁早期教育过程中,为了提升教育效率与质量,教育机构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是从当前0—3岁早期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来看,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培训不到位、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早期教育机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建立一支专业师资队伍,为做好0—3岁早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商务英语视听说是一门融合专业知识储备和语言技能拓展的课程。课程性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实践阶段的能力应用和素质培养。依托国家一流本科在线MOOC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创新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挑战度,为同类课程开展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朗读能赋予书面语言以生命力,它是我们初步认识课文、理解文章、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想读、读出节奏、会读。同时,我们可以配乐范读,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意境美。朗读可以让每一堂语文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中要注重语感训练,让学生会读。
在现代教育教学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灵活应用问题教学法,只是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实际上,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于以问题作为导向,利用问题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此,问题对于数学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求数学问题反映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特点,提取具有生活元素的生活问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因其内容广泛、理论性强、交叉性强等,往往也是教学难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又能避免无趣,寓教于乐,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针对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建筑学专业学生设计思维训练要求引入“对分课堂”,通过构建“目标导向组织讲授内容、问题导向安排课外任务和素养导向开展课堂研讨”的教学模式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学与评价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目标,必须把教学和评价相整合,构成一个有机体,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其能够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服务于教学工作。对此,就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正确认知评价和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教学评价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优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补充完善教学内容,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及学习效果。
学前期和学龄期是两个相邻却又不同质的发展阶段,幼儿园到小学是幼儿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之一。但在学前期幼儿并未有多少社会经验的情况下,该如何面对这个重大转变并顺利过渡衔接,是家长、教师、社会多方热议的话题。但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而大班阶段的幼儿处在衔接的关键时期,因此就大班幼儿如何做好科学入学准备,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层面展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