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对体重减轻的影响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营养干预防止患者体重降低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肿瘤治疗中心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宣教,研究组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发现患者体重降低显著时,进行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体重变化情况和对治疗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体重减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重减轻明显,加强营养干预,有利用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和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体重;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24-02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调强放疗已经成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模式,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已达到80%以上[1]。在7周的放射治疗时间里,由于放射治疗的高能射线的照射特性和肿瘤照射部位的相关性,在照射肿瘤的同时,往往伴随者口腔、咽喉的损伤,以至于影响患者的进食,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从而对放射治疗耐受性差;体重减轻也会导致患者体型改变,导致放疗准确度变差,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放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本单位2016年5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对于放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单位2016年5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6:17;年龄23-65(平均43.8)岁;按照TNM分期,其中T1期6例,T2期16例,T3期25例,T4期17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8:15;年龄21-67(平均42.1)岁;按照TNM分期,其中T1期5例,T2期15例,T3期24例,T4期20例。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均良好,均可正常饮食。
  1.2 方法 1.2.1 放疗方案:两组鼻咽癌患者均依据RTOG0615号报告给予放射治疗方案,PGTV给量为70Gy/33 fractions,每周5次,采用头颈肩膜固定,每周行CT图像引导。当患者出现头颈肩膜过松、图像引导对位偏差超过5mm时,即提示重新定位。同时,每次治疗前测量患者的体重,作为参考对照数据保存。
  1.2.2 营养管理方案 对照组:行常规营养提示方案,即:放疗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嘱咐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禁止进食辛辣、粗糙、过热或者过冷食物,保证口腔卫生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张口训练和其他放射治疗常规注意事项。
  研究组: 在给予常规营养管理方案的同时,进行患者营养——体重变化反干预,即随着治疗的进程的推进,当发现体重下降趋势明显时,及时进行干预。具体为,当患者出现体重下降3kg下降时,请营养科会诊,调整起餐饮结构;当出现体重下降超过5kg以上时,在饮食调整的同时,加入营养蛋白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差异与重新定位要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体重均有明显减轻,仅有(3例/对照组,4例/研究组)出现凭证变化不明显的情况。放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分别为:对照组(61.7±10.2)kg、研究组(62.5±9.8)kg。放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分别为:对照组(52.1±8.3)kg、研究组(54.2±6.2)kg (P=0.0031)。
  2.2 两组患者调强放疗期间每周平均体重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平均体重均出现减轻的状况,其中放疗前期和后期变化不明显,中期变化较明显,特别是在3-6周体重变化较明显(最高值达到每周减轻1.06kg)。但是,研究组的体重减轻数量相对于对照组,变化相对趋缓,具体见图1所示。
  3 讨论
  在治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鼻咽癌的调强放疗日益走向精准化。患者体重的变化带来的体型变化,将会给放射治疗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肿瘤边缘剂量缺失,或者危及器官的过量照射,以至于肿瘤控制失败或者严重的副反应[3]。确保患者的体重的稳定是保障治疗精确性的重要措施。
  在上述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射线的影响,以及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同时,还有可能同步接受化疗,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患者营养状况变差,体重减轻。这一方面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变差,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的耐受性降低,以致不能完成治疗[4]。在3-6周患者体重变化较快的情况下,本研究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措施,明显的减轻了患者的体重下降情况。这一结果表明,鼻咽癌放疗中,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营养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区晓敏, 史琪, 周鑫,等. 鼻咽癌IMRT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25(4):304-309.
  [2]程金建, 杨华, 陆合明,等.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肿瘤防治研究, 2013, 40(8):767-771.
  [3]蔡玉节. 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中体重下降对脊髓和脑干剂量的影响[D]. 温州医科大学, 2016.
  [4]朱云霞, 景继勇, 谢淑萍,等. 鼻咽癌放化疗患者营养支持途径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18):30-3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以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水平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产科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麻醉总有效率显著
目的:为了探究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244例。所选患者皆为女性,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
福建省自贸区发展中港口码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港口码头建设风险管理需要特别关注。本文对港口码头建设中风险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港口码头建设风险评价的综合层次结构
【摘要】目的:就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10mg布比卡因,观察组产妇则接受小剂量布比卡因(5mg)复合芬太尼(25μg)。统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痛觉恢复、肢体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完成手术,但是观察组
[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后续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评价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13-3%;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3.3%,革兰阳性菌占60.0%,高龄、手术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等是术后发生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