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就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10mg布比卡因,观察组产妇则接受小剂量布比卡因(5mg)复合芬太尼(25μg)。统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痛觉恢复、肢体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完成手术,但是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4.00%(P<0.05);并且在痛觉恢复、肢体恢复、完全麻醉、麻醉起效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剖宫产产妇手术期间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提高产妇麻醉优良率。
  【关键词】布比卡因;芬太尼;腰一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24-02
  据了解[1],在剖宫产产妇的手术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在临床麻醉过程中必须保证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同时还需保证肌肉松弛效果。为了减少手术麻醉对胎儿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急诊剖宫产产妇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必须保证下肢肌肉恢复时间短以及对胎儿影响小的特点。在传统的剖宫产产妇手术中,大多使用硬膜外麻醉,该方式起效时间较慢,且肌肉松弛效果欠佳。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有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于急诊剖宫产产妇手术麻醉中,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院10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为研究案例,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现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4.8±2.54)岁,平均体质量(64.89±2.78)kg,平均身高(164.0±1.74)cm,平均孕周(36.8±2.0)周;观察组5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5.4±2.14)岁,平均体质量(63.99±2.98)kg,平均身高(163.0±1.50)cm,平均孕周(36.9±2.1)周。两组产妇在年龄、体质量、身高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与此同时,对产妇基本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跟踪测定。所有产妇均选择左侧卧位,且首先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部位主要为L3~L4,确认患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导入腰麻针进行腰麻[2]。
  其中观察组产妇注入布比卡因:5mg,芬太尼:25μg;
  对照组产妇则注入布比卡因:10mg。
  确认产妇麻醉药物注射完成后,将硬膜外导管向头端置入5cm,退出穿刺针,接着固定硬膜外导管,再将病人与镇痛泵相连接。V
  1.3 观察指标
  統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痛觉恢复、肢体恢复、完全麻醉、麻醉起效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麻醉效果评价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将产妇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评价指标,具体如下:(1)优:出现阻滞平面,手术期间完全无痛,肌肉松弛效果满意,容易取胎头且无腹膜牵拉反应;(2)良:出现阻滞平面,手术期间孕妇出现轻微痛以及肌肉松弛;(3)差:有平面,手术开始切皮产妇即痛,肌肉紧张,需硬膜外给药或加入静脉辅助药才能完成手术。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百分比(%)表示组内计数资料,x2检验;采用(x±S)表示组内计量资料,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优良率对比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产妇术中麻醉优28例、良17例、差5例,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产妇术中麻醉优12例、良20例、差18例,优良率为64.00%,由此可见,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痛觉恢复、肢体恢复、完全麻醉、麻醉起效所需时间对比
  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痛觉恢复时间为(99.88±1.87)min、肢体恢复时间为(66.87±2.59)min,完全麻醉时间为(5.55±0.48)min,麻醉起效所需时间为(1.0±0.21)min,而对照组产妇痛觉恢复时间为(78.55±1.56)、肢体恢复时间为(102.59±2.88)min、完全麻醉时间为(12.48±1.45)min、麻醉起效所需时间为(3.88±0.54)min。由此可见,观察组产妇在痛觉恢复、肢体恢复、完全麻醉以及麻醉起效所需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产妇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产妇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0%,观察组产妇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由此可见,观察组产妇在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急诊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方式中,传统的硬膜外麻醉逐渐暴露出问题以及局限性[3],在当前的麻醉方式中,以腰一硬联合麻醉的术式较为先进,该方式麻醉起效快,使用麻醉药物剂量较小,且对于肌肉的松弛效果也较好,因此在临床逐渐被广泛应用。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而布比卡因属于长效酞胺类局麻药,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另外,还能够促进局麻效果。与此同时,有研究资料显示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与剖宫产产妇的手术中,能够明显降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整体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实验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在整体麻醉效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综上所述,在急诊剖宫产产妇的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71-72.
  [2]许振.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228-229.
  [3]吕素红.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2):128-128,129.
其他文献
太湖猪繁殖力高的优良性能为世界养猪业所公认,但其不足之处是生长速度慢、瘦肉率较低,纯种太湖猪本身日增重不到400g瘦肉率只有42%左右,即使与瘦肉型公猪杂交,其二元杂交一代(目前
[摘要]目的:探究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以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水平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产科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麻醉总有效率显著
目的:为了探究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进行乳腺癌手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244例。所选患者皆为女性,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
福建省自贸区发展中港口码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港口码头建设风险管理需要特别关注。本文对港口码头建设中风险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港口码头建设风险评价的综合层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