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后续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评价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13-3%;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3.3%,革兰阳性菌占60.0%,高龄、手术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等是术后发生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手术精细操作、清除死腔、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感染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32-01
  胫骨骨折是由于严重冲击力以及暴力等等造成的多重骨折,随着交通技术发展使得该类型骨折发生率不断提高。开放性创伤引起骨骼肌的暴露,皮肤黏膜屏障受到破坏,如果不及时处理创伤面会容易导致感染。近些年来骨折内固定术获得广泛使用,虽然以及局部先进技术以及设备,但术后感染为常见并发症,临床研究显示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为5%-20%,影响影响患者后续康复。因此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预防及诊断感染较为重要,根据以上的情况本次重点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后续临床预防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并实施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21-76岁,平均(52.3±3.5)岁,内固定术后为伤后的1-20d,平均(9.2±1.2)d。
  1.2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治疗过程、治疗方法、年龄、性别、抗菌药使用情况、并发症、是否具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植皮/皮瓣移植等情况。将资料录入Excel文档中进行归纳总结。
  1.3统计分析:采取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22.0对术后感染的几率以及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等级资料分析采取x2检验,数据比较后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析:12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13.3%;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3.3%,革兰阳性菌占60.0%,具体结果见表1。
  2.2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高龄(>70岁),手术时间>30min、糖尿病及遗留死腔等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具体见表2。
  3.讨论
  骨折术后感染一直是临床治疗难点,术后发生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胫骨血运本身不佳,手术会破坏微循环以及皮肤黏膜,引起细菌滋生,而创口出血为细菌的滋生提供营养。开放性骨折感染几率最大为胫骨,其次为跟骨和股骨,本次12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13.3%,感染率较高,因此对于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需要密切注意感染问题。
  在本次的研究中显示,高龄(>70岁),手术时间>30min、糖尿病及遗留死腔等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原因为咯阿年患者容易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并且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导致术后感染,此外遗留死腔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也是导致固定术后感染主要原因;植皮会破坏天然生理屏障,容易造成感染。針对以上情况笔者总结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做好严格消毒措施,有些细菌主要附着于物体表面,因此应加强细菌区的消毒管理;(2)皮瓣移植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颜色以及水肿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后做相应的处理。(3)药物治疗时,考虑抗菌药物的骨水泥链,可以有效的避免局部有效药物浓度降低,引流不彻底等原因导致的感染。(4)手术中实施有限剥离软组织,减少手术范围尽可能的清除坏死组织,减少遗留死腔。总之,经过本次资料回顾分析我们认为:手术精细操作、清除死腔、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开放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妊高症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以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水平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产科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麻醉总有效率显著
福建省自贸区发展中港口码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港口码头建设风险管理需要特别关注。本文对港口码头建设中风险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港口码头建设风险评价的综合层次结构
【摘要】目的:就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10mg布比卡因,观察组产妇则接受小剂量布比卡因(5mg)复合芬太尼(25μg)。统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痛觉恢复、肢体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完成手术,但是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