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变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因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概念性,学生学习起来存在较大难度,如果解题思路打不开,就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一题多变的解题思路,学会转化难点,进而提升解题能力,对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基于此,本文就一題多变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一题多变;中学数学;应用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从数学知识特点来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公式繁杂,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知识要点才能灵活解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日益深化,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要求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 一题多变的教学价值
  (一) 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即针对特定问题,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对问题产生全方位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予以解答,进而获得最终答案。对于理科教师而言,“一题多变”并不陌生,在教学实践中时常用到,且能够做到灵活运用、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开发其思维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解题技巧。
  从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上来看,其核心在于“变”这一因素。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一题多变的运用“变”的是数学题目的条件,使学生对同一类型的题目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变”的价值在于增强学生对题目的应变能力,而非强调题目的变化。学生在高考试题的解答中,通过一题多变策略的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学会用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学题目。
  (二) 一题多变的教学价值: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搞“题海战术”,认为只要学生多做题,解题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升。从实际上讲,虽然多做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习成绩,但久而久之,学生在不断做题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对数学课程产生排斥,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保证教学实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兴趣方面入手。而一题多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架构,学会用多种解题方法应对数学题目,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从一题多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新授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采用一题多变策略,能够使数学题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在巩固学习效果,对新知识获得深入理解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实效。第二,在进行数学习题训练过程中,通过采用一题多变策略,能够对复杂的题目进行相应变化,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用所学知识予以逐步解决,获得最终答案。第三,在对数学题目进行解答过程中,通过采用一题多变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组合与运用,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锻炼其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进而促进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 一题多变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 合理选择例题,进行解题示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一题多变策略时,应合理选择例题加以示范与讲解,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为依据,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题目难度过高或过低均对讲解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教师应首先全面分析教材中所列出的例题,结合所讲授的知识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并运用网络资源合理选择例题,同时在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把握重点与难点,对例题进行合理变化,深化题型,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调动其思维活跃性与探究欲望,进而提升讲解效果。
  (二) 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现如今,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观意识的发挥。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不断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主动性。通过一题多变教学的实施,能将简单题目变得复杂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发思维能力;也能将复杂题目通过转化变得简单化,为后进生的学习开辟绿色通道,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才能构建有效、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 创新教学模式,拓展解题思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题海战术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提升解题能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此方法在短时间内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长期采用,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积极性降低,不利于今后的学习进步。因此,在采用一题多变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尽量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开放思维与逻辑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引导,针对同样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来思考与分析,变化解题方法,理解数学本质,在找到相同题型解题规律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学题目的敏感度,进而对数学知识灵活掌握。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一题多变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改进教学质量。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层次来看待数学题目,通过变换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获得最终答案的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逻辑能力均进行有效锻炼,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昱廷.“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8(01):73.
  [2]戴继龙.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08):6-7.
  作者简介:
  洪金坚,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PCOS患者41例,以月经周期正常的育龄妇女39例为对照组,均于卵泡期测定身高(BH)、体重(BM)、腰
追问是活跃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对学生展开追问的时候,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
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本文以《用计算器开方
力和力量,作为审美对象,在绘画、雕塑、建筑和文学艺术中早就为人所知。随着美学知识的传播、普及,一种对力和力量美的欣赏与崇尚,越来越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机构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各级机关都充实了一大批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的新秘书,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但也有少数新同志,在从事秘书工作后,产生了各种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了。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和创新,灌输式教学和现代教育要求有了一定的冲突。而教育行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因此现代教育要紧紧跟随国家发展的脚步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教育的创新化和多样化,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进而推进对话式教学的发展。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是其中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在我院计划生育科住院妇女中的发生率及终止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方法:选择1996年4月至2006年4月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计划生
摘 要: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育与之前的数学教学相比较而言存在很大差别,主要是为了通过对学生数学规律应用的引导,推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求中类比推理是将相同属性的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发现其中的现金属性或者相同规律的一种数学思维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应用类比推理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着通过类比推理思维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及公式的理解
永城煤田位于河南省东端的黄淮冲积平原上,含煤面积1000km~2,储量100亿t。1986年,国家计委将永城煤田列为“七五”、“八五”和“九五”的重点开发项目。现在已建矿井6座,年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学生在经历了小学的基本教学后,除了形成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外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对于数学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初中教学而言,数学是所有学科中的重心之一和难点之一,那么如何将初中数学变得简单易懂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关键且有用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分析和研究数形结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