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平衡计分卡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平衡计分卡”没像很多时髦的思想和工具一样“昙花一现”,而是进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平衡记分卡诞生正好20周年。1992年初,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1/2月号上发表了他们第一篇有关“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的文章《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据此,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之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的平衡计分卡“横空出世”。此后,大师先进理念和优秀企业卓越管理实践的碰撞,加之对其他一流管理思想和管理咨询工具方法的兼容并蓄,推动了平衡计分卡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与问世之初相比,“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不论是在操作性还是系统性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至于卡普兰教授都说:“要不是平衡计分卡这一名称已根深蒂固,否则改用其他名称或许更能体现目前的特征。”那么“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具体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改变?为什么“平衡计分卡”并没有像很多时髦的思想和工具一样“昙花一现”,而是进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解答:
  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企业绩效评估领域的“平衡理念”(平衡计分卡阶段),发展为用于战略描述、沟通和执行评价的可操作工具(战略地图阶段),到最终完善成为保证战略执行的系统(战略中心型组织阶段)。
  1、平衡计分卡阶段:
  针对传统企业绩效测评单一依赖财务指标,只能反映滞后、短期财务业绩,无法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绩效,甚至误导企业采取牺牲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的问题,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大卫·诺顿博士在对美国12家业绩衡量领先企业(包括通用电气、杜邦、惠普、苹果、美国标准石油、加拿大壳牌、南方贝尔、AMD、EDS等)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后,提出了“以存在有关键驱动关系的多维度指标,全面衡量企业绩效”的理念:通过明确财务业绩的关键驱动因素,从中提取过程、领先指标作为财务指标的补充,以多维度衡量企业绩效,并且确定了四个具有关键驱动关系的维度: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成长维度。
  由于“平衡计分卡”一提出了要实现“滞后指标和领先指标、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的平衡理念,因此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但是,平衡计分卡推出之初,主要还停留在静态的理念层面,而对于如何确定互相驱动的关键维度和因素,以及如何筛选和归类关键绩效指标则很少涉及。客观地说,平衡计分卡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粉丝”企业甚至管理咨询公司理解上的偏差和使用上的混乱。
  2、战略地图阶段:
  卡普兰曾就《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一文有过这样的评价:“虽然无意收回,但是我们的想法却发生了改变,……当时对战略问题考虑不足”。平衡计分卡发展到战略地图阶段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包括独特的客户价值定位和运营组合的企业战略被描述为平衡计分卡的“灵魂”,根据战略地图提取的平衡计分卡衡量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独特战略并测评战略执行状况。“使命、愿景、战略及其目标——战略主题——因果关系论证——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各维度目标、指标、指标值)——行动方案”这一技术路径的明确,从根本上解决了关键驱动维度和因素确定以及平衡计分卡衡量指标的筛选和归类问题。
  此外,战略地图实现了战略的“可视化”,有利于跨部门、跨层级的战略沟通。在这一阶段,“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有效吸纳了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战略定位学派的思想:强调通过客户价值分析、内部能力、资源和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和竞争对手优劣势对比),来向客户提供差异化价值组合,实施战略定位;同时依据战略定位“在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从而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接的链,将模仿者拒之门外,使其很难复制”。此外,在战略分解、目标确定、指标提取方法上,也充分借鉴了咨询机构较普遍使用的战略解码法、关键成功因素提取法等工具方法。
  3、战略中心型组织阶段:
  如何保证战略有效执行?“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执行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略描述和沟通、战略分解和执行评价问题,但还远不能满足众多企业寄希望平衡计分卡体系来保证战略有效执行的需要,他们可能要面对的问题有:1、如何依据战略执行的结果对战略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和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2、如何有效激励核心员工将工作重点聚焦在战略执行上?3、如何解决好业务之间、业务和资源支持之间、不同层级目标之间的战略协同?这是战略执行中最核心的问题。4、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的推行,战略中心型组织的建立,无异于一场管理变革,如何有效管理这场变革?
  一些优秀企业创造性地使用平衡计分卡来应对以上问题。卡普兰和诺顿对成功管理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提升,并积极吸纳了科特的变革管理思想及有关执行、协同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实践,提出了构建战略中心型组织解决战略执行问题的具体方案,并明确了战略中心型组织管理战略执行的五项原则:1、高层领导推动变革;2、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3、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4、让战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5、使战略成为持续性流程。战略中心型组织的提出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升级为由战略描述,战略分解、战略沟通,战略协同、战略执行评价和反馈,战略激励、战略修正构成的,以战略为中心,将各个隔离的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体化的战略执行管理循环系统。
  坦率地说,作为学院派理论创新产物的“平衡计分卡”,其演变过程中展现的“管理创新度”与其学术地位不太匹配:关键驱动关系概念可以同咨询公司常用的关键成功因素鱼骨图分解相对应;战略描述主要借鉴了战略定位学派的思想;战略中心型组织更是战略管理、变革管理、执行、协同管理最新理论研究和先进管理实践的综合体。而就其最具创新意义的平衡四维度和战略地图而言,四因素的适用对象需要斟酌:对于垄断尤其资源垄断企业来说,客户满意度和财务之间的驱动关系是个“传说”,对于机会牵引下快速扩张的企业来说,平衡或许是个“陷阱”;而战略地图的战略描述作用,全球很多大公司内部也有相似功能的战略管理工具相对应,诸如IBM的BLM(业务领导模型)等。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创新之一,和那些昙花一现的先进管理创新和理念相比,更是展现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三阶段的演变过程,揭示出其关键原因所在:“针对问题,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责编/谢海峰
其他文献
许多跨国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已不再有效。聪明的公司纷纷开始采用“枢纽”战略,整合“定制”“能力”和“套利”这三大要素,以此构建更加适用的组织形式。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市场,陷入了长期失业和反贸易言论甚嚣尘上的困境,一些观察家也开始怀疑全球化的步伐是否需要暂停。然而跨国公司的切身体验却迥然不同。在它们看来,全球化的步伐还不够快。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消费需求仍在不断扩大。可见问题
期刊
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广告市场也“亦步亦趋”实现了平稳放缓增长,同比增长13%。  CTR最新发布的中国广告花费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市场刊例广告同比增长13%,和去年同期持平。中国传统广告业的增长经历了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同的走势,第四季度的低位增长拉低了全年整体水平。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广告市场也“亦步亦趋”实现了平稳放缓增长。  广告花费——媒体  2011年电视媒体依然保持强势媒体
期刊
这场电视产业升级、家电IT化、IT占领家庭的跨行业的竞争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会达到产业的部分融合。  2011年,国产电视厂家争相推出智能电视。数据显示,2011年1至10月,智能电视销售量为245万台,其中创维、康佳、海信、长虹、TCL的智能电视在中国市场销量份额分别为16.7%、16.5%、14.3%、12.4%、11.9%。  刚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结束的2012年CES消费电子产品展上,
期刊
Facebook的创建目的并非成为一家公司,而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联系更“紧”。  按照美国《时代》杂志的说法,如果Facebook是一个国家,那它将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成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每个月,用户会上传1000万个视频,10亿张照片,发起250万个活动;  倘若它上市,那将会是硅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这足以让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Facebook赚尽
期刊
移动终端是连接用户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唯一的接口和纽带,谁掌握了终端,谁就绑定了消费者,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为技术基础,旨在满足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需求的一种新兴业态。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微博、终端游戏、终端视频、终端社交、移动音乐等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也
期刊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2011年发展迅猛,2012年发展趋势特色鲜明。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额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1,610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99%。  易观研究发现,2011年央行分三批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颁发了一系列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所以201
期刊
海航集团掌门人陈峰有句名言:“中国企业家是草根,在政府面前你永远是草根。”或许这正是一个生处于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家的内心独白。  对于海航来说,如何才能不被整合,不会在市场震荡中失去依靠,海航的答案是  规模。  逼出来的金融玩家  在海航集团成立十周年的纪录片中,集团董事陈文理用一句话形容了这家航空企业的诞生历程,“海航就是一个石头子儿里蹦出来的黑孩子”。  从无到有的海南航空,几乎从一诞生就被
期刊
“根正苗红”的快递业新星,为什么就突然陨落了呢?  回首陈平在快递行业已奋斗了的9年,有人说,“知道陈平,是因为知道宅急送;知道星晨急便,是因为陈平”。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陈平的事业轨迹。  1993年,陈平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创办宅急送的前身——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他与哥哥陈东升各出资30万元。1995年,日本一城(株式会社)参与合资。2002年,宅急送营收突破亿元大关。由于陈平与家族内部在“是否介
期刊
海航实际上尚未达到产业高度多元化的阶段,相关产业多元化是海航发展的方向,非相关多元化一定是陷阱。  在中国民营资本中能够真正做到规模化的航空公司仅海南航空而已,然海南航空的发展奇迹却不可复制。90年代开始,中国从国家战略上开始重视并整体推进海南的开发和建设,海南航空是在国家大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且从建立开始,尽管有诸多波折,但始终得到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中国民航总局的支持。过去20
期刊
全球24国公民有七成(72%)公民认为2012年更美好,但仅四成(41%)赞成全球经济将会走强,中国均高出全球水平。  益普索(Ipsos)与路透社合作开展的最新民意测验显示,24个国家的绝大多数(72%)公民对“2012年比201 1年更美好持乐观态度”表示“赞成”,76%中国公民认可这一观点,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亚太区持平,但低于金砖四国平均表现(84%)。  2012比2011是否更美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