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高校和国家,要求高校学生具备较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同时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途径。因此如何更好的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创新高校的法治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于互联网在法治教育中的应用给出若干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法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35-03
  一、问题背景
  “互联网+”通常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通过当今的新媒体技术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而高校的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部分。高校法治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最终的目的是使高校学生具备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一种对法律的理解和内心的尊重,形成一种内化的法律信仰。在当今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智能化、互联网的概念,利用好这种新的教育途径能够提高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将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高校法治教育的细致化,具体化和实用化。
  二、关于高校法治教育的问卷调查
  为了深入的了解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中的问题和弊端,了解现行的法治教育模式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融合和互联网与法治教育。在高校学生中开展了此次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50份,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其中本科生占70%,研究生占30%;男生占58%;女生42%,展开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1、你认为在安装软件,app时的相关协议重要吗?你会认真阅读吗;
  2、在你平时阅读的新闻,观看的视频,浏览的网页中法律信息方面的信息比重为多少;
  3、你觉得有关法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中,你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
  4、现代网络信息和评论对于学生思想的误导作用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的消极作用;
  5、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影响力情况;
  6、大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
  7、大学生上网留言内容的分布情况;
  8、你在互联网使用中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
  如表一所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网络宣传教育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法治教育有着积极的效果,但不明显。也就是说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是受青年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但是如果要起到一种主流的引导教育作用,仍然存在很多阻力。
  从表二中能够得出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大学生的网络浏览内容有较大的一部分集中在生活娱乐和其他方面。对于法律时事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表三的调查数据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在平时接触的网络平台中注重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学生对于现有的教育平台并不是很满意。
  在调查中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约60%的学生认为现代网络充斥的复杂信息对于思想和价值观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和消极作用。
  三、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缺乏系统性,学生法律意识低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程度较低,另一方面高校开展的诸多网络法治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重点不突出致使最终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首先,“互联网+”下的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被学生老师所认可和接受的,但是这种模式缺乏明确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及存在结构性差,教育知识散乱重点不突出,形式创新程度不够等问题。另一客观问题是法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对于网络途径利用和开发程度有限。这些都给高校在“互联网+”形势下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另一重要问题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低,对于法治教育工作抱以低糜的态度。认为网络上所宣传的知识存在夸张、虚假、与实际生活关联性差等问题。在方法和形势上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再者,青年学生再利用网络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追求快速高效的心理,而法治教育的开展要求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这两者的矛盾必然会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关键应该是通过学生的教育需求来刺激这种教育模式的开发,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改善教育结构体系,最终促进共同进步。
  (二)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差
  从调查中可以总结出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提升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效果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如今高校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与网络媒体进行接触,但是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进行的各种法制教育活动都只取得短暂性、宏观性和形式性的成功。探讨其实际意义和教育效果时则很难经得起考验。另一方面,高校开展的各种网络法治教育或者是普法活动,很多是为了达到数量指标,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指标,也就是指实效性差。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许多活动在无意间孤立了受教育的对象——高校学生,成为组织者的团体活动,导致最后真正从中收益的学生不多。第二个影响法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各种平台途径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培养个人的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这些都是“互联网+”下法治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利弊共存的“互联网+”形势下的法治教育模式
  首先必须承认,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和教育功能是极具价值的,同时我们大学生更是处于一个现代化的智能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如微信、QQ、微博、新闻网页等平台,以及各种网络法制教育活动中得到学习。但是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也存在着弊端,第一个方面是指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个人对于这些法律知识的关注程度。因为很多情况下都是将各种正确积极地观念、信息包括法律知识、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与大学生亲密结合的法律知识等主动推送给学生,而学生主动积极接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只有改变教育途径,优化宣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的融合起到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识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利用网络教育的同时,更应注意网络上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的误导作用,从调查结果就体现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这种消极影响,但是要改变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是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四、关于高校法治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营造优良的法治宣传环境和法治教育氛围
  现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加强要依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积极的正确的社会舆论、良好的道德环境、现代化的媒体宣传在培育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有着细微而广泛的影响。在大力提倡“互联网+”这个概念的新形势下,应积极有效的发挥各种网络平台的作用。社会媒体应传播正能量、充分整合资源,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生动、客观、严谨的法治宣传,从而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和氛围。也就是保护和改善法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教育的“外部土壤”。同样,高校应为学生树立榜样,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倡导学术公正自由民主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另一方面要注重创建法治校园文化,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法律知识咨询室、校园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成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进而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二)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法治教育
  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拓展了空间和渠道。应充分利用网络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特点,使法制治教育体现直观新颖。用类似慕课的方式开展名师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增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吸引。三微一端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不仅是交友和游戏平台,更应加重学习内容的比重,法治教育在网络的开展迎充分适应三微一端的模式,用可行可信有内涵有形式的模式深入到大学生网民当中去。如法治短片、法治动画、法治海报,可以设计民法、商法、行政处罚等各项内容,让法治以形象具体的姿态展现在大学生网民面前,在校内各部门的官方微信平台,教务平台,电子政务系统内都插入形象的法治教育内容,定可大大提升校园法治教育的效果。
  (三)挖掘学生兴趣,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网络法治教育应该是教育与受教育二者相结合。要让网络法治教育富有成效就必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网络互动的过程。这种平等互动,双向学习的教育模式才能激发教育的活力,提高教育的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优越性。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培养充实自己才是这种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经历的过程应是主动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主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高校应该在“自由、创新、公正、法治”的指导原则下,放开对学生的各种束缚,给学生创造和发挥的空间。如建立校园法治频道客户端,鼓励学生发布各类法治法律相关知识、热点事件、定期评比优秀学员;第二建立虚拟人品货币,学生的各类优良事迹和行为都能兑换成模拟人品钱币,意义在于倡导学生的优良品格和良好的法治素养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这些虚拟钱币可以用来购买学分和兑换校园活动的优惠券或入场卷;第三该平台也可以展示学法、守法、普法先进个人,以榜样力量带动学校整体的法治教育氛围;第四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良好结合。另一方面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形成优良的法治教育环境,通过校园广播、网络视频、宣传板报等形式曝光各类与大学生相关的法治教育的反面教材,在学生心中立起警钟。真正做到将法治观念融入生活化为行为准则,体现高校法治教育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调查,可以总结出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指出这些问题的同时,针对“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出创新可行的建议。如文中提到的创建校园法治频道客户端、组建学生社团、开展学生法律援助活动、建立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环境等。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法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和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和培养起法律素质,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谈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2012,(04).
  〔2〕徐德刚.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3):61.
  〔3〕陈毓.试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3):312-313.
  〔4〕揣志强.浅谈高校法治宣传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26-27.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其他文献
摘 要:精神顿悟是作者乔伊斯用来创作小说的重要写作技巧,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将顿悟引入短篇小说,使其成为《都柏林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都柏林人》中,精神顿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大读者能轻易理解的一种——小说中主公的顿悟,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对现实的感悟;另一种则是指的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篇章的理解,瞬间把握主人公的性格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的顿悟。乔伊斯在
期刊
摘 要:为了探究唐君毅的道德哲学思想,本文对他的中心观念的确立加以考察,即唐君毅如何由“道德自我”树立起了“心之本体”。涉及到“道德自我”与“心之本体”的关系;“心之本体”确立的途径;“心之本体”的特性及对道德生活所起的作用等内容,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唐氏道德哲学、人生哲学的前提。  关键词:道德自我;本心本性;天;心之本体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从底层人民的生存哲学和王葡萄对自身情感和欲望的追求两个方面阐述其对人道主义的开掘。葡萄窝藏孙怀清,农民们在饥荒中的智慧都显示出对生存的渴望,是一种生命伦理人道主义;王葡萄与四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她的毫不掩饰自身对性的需求,又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人道主义。这是一曲人性的赞歌,是对生命和欲望的礼赞。  关键词:人性;人道主义;生命;欲望  中图分类号:I207.42
期刊
摘 要:在休谟的伦理思想中,其用情感代替了理性,从而把道德归于情感,认为情感是道德评判和道德原则的标准,把德恶归于苦乐感觉,把德恶关系归于印象观念间及自我与对象间的机械因果性,从而开创了伦理学思维的新世界。因此,重新解读休谟,有助于把握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脉络,进一步明确其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休谟;理性;道德情感;道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I382.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量刑轻缓化是刑法人道和谦抑精神的要求,但理念的优势并不足以论证其可行性,当社会系统不能消解各方的刑罚需求时就不具备其展开的条件。轻缓的刑罚评价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对待越轨行为者的怜悯和对自身有序运行的自信,怜悯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其代价的。需罚性消解概念是对怜悯代价的阐释,连接着理念与具体制度的功能,需罚性得以消解的空间限定着刑罚轻缓化理念实现的场域。  关键词:量刑轻缓化;刑罚需求;需罚性消解
期刊
摘 要:严歌苓在中篇小说《白蛇》中,以独特的叙事手段和细腻的女性视点为读者讲述了一段两位女性在"文革"期间的同性恋经历。该作品以神话隐喻模式为铺展叙事的背景,并采用复调多声部的叙述形式,充分展示了作者作为海外华裔女作家所独具的叙述视点与取材视域。本文将以“阐发法”为方法论,并结合复调模式、神话人类学、阴性书写等理论,来探寻作者在文本中所采用的现代叙事策略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女性心灵和身体的扭曲
期刊
摘 要: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内容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外宣中存在一些问题。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旨在探讨以钧瓷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译者应在该策略指导下,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直译、意译、归化、异化、音译等方法形成良好的外宣翻译,提高外宣水平,实现中原文化崛起。  关键词:顺应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钧瓷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女儿国神话传说的体系进行界定,认为女儿国神话传说存在三个体系:西方女儿国体系、印度女儿国体系、东方女儿国体系,认定依据是繁殖方式、女性形象及对待男婴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彝族女儿国神话《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认为它兼具西方、印度、东方女儿国体系的特点,既体现了其东方文化的底蕴又体现了该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传统文化特点。  关键词:女儿国神话传说;体系;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中学新课改、高考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这“三重改革”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是其中心环节。针对课程设置这一中心环节,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对贵州三所高师院校的调查分析,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期刊
摘 要:20世纪京剧在台湾儿童中的传播与接受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以史料和田野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20世纪台湾儿童的京剧审美教育之发展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力图客观完整地再现了其肇始与发展历程,解析了台湾儿童的京剧审美教育兴起和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因,发展特色与途径,进而阐释了台湾地区的京剧传统在当代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因素,有助于我们从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