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dewo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时代、社会的影子。也就是说,文学创作的冲动和材料都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必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要让作文能够真实地、细致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那怎样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
  
  一、强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重视观察生活
  
  明白了观察生活和作文写作的关系,认识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就能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闪耀”的生活素材。很多范文,用小的事件反映社会现实,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琐事的重视。鲁迅先生笔下的《风筝》,就是一个例子。一位长兄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硬生生的扼杀了兄弟童年的玩具梦想,等到中年读书,才知道“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当作者内疚的想要道歉时,弟弟却已全然忘却。在教学时我抓住了由于时代背景造成任务悲惨命运这一主题,让学生去观察今天社会与之类似的事情,写出随笔。结果学生积极性高涨,并写出了很好的文章,让人赞叹不已。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
  
  二、结合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当学生逐渐注意观察生活以后,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技巧,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一、由点到面,注意力集中。观察,不能走马观花,不能“见大不见小”,否则写出来也免不了“一般化”。只有将视线集中在某一“点”上,集中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上面,才能发现特征,辨别异同。二、由分到合,先分后合。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具体事物,从各个侧面去看。三、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思索。一次,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骑自行车送一位学习成绩很好,人也很漂亮的女同学回家,引得很多同学议论纷纷,并在周记中写下了感受。我发现以后,启发同学们讨论,“这个女同学为什么会愿意?”“男生出于什么目的?”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课后,有些同学还特地请教当事同学,才发现原来女同学的裙子后面脏了,为了不让同学笑话,男同学帮助了她。同学们就此事写了一篇作文,写得是内容充实,文笔感人。四、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只有在观察的同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丰富材料,充实内容,突出特征。否则,不是浮泛,就是干瘪。学生的观察之所以瘦而瘪,浅而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不开、拓不开。五、随手收集,及时记录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也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随时记录观察、思索所得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想,并且把观察所得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
  
  三、由易到难,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
  
  生活像大海,一下子要他们写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胜任。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排忧解难”。要指导学生就近观察,因地制宜,要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地提高。要通过做小型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片断练习,训练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技能。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基本功练扎实了,不愁写不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来。片断练习也要讲究大小先后。比如写班主任,可以先写班主任的外貌,再写班主任的语言和班主任的动作,然后写班主任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写“我们的班主任”,估计不会出现“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情况。先片断,后全篇,有利于调动学生观察和写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片断训练,不仅贯穿于总体训练之中,而且贯穿于局部训练之中。
  
  四、加强课外阅读,多方面引路开导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介绍短小精悍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以便于他们模仿、学习和借鉴。比如,学生描写会场,往往写得一平二冷,平铺直叙,渲染不出会场的热烈气氛,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报导会议情况的通讯、特写等,从中学习怎样观察会场,怎样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法,具体写出会场布置、会场气氛、主要内容、听众反响等,把这类作文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五、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性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以奏效的,更是难以持久不懈的。从根本上说,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激发他们爱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观察当然需要讲究方法,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热情。同处一个教学班、一个学校学生,他们写反映班级、学校生活的作文,有的感到有许多东西要写,而有的却感到没有什么好写,这里的关键是对集体、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关心程度。对集体、对生活麻木不仁、冷若冰霜,那他就谈不上细心观察,谈不上“心情激动”,即使“闪光的思想”、“闪光的人物”如花似锦,五彩缤纷,也会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我们要十分重视结合听说读写和课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学生人人都做一个有心人。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给了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他们的作文肯定会情思飞扬、流光溢彩。
其他文献
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
引言1964年,对玉米Mertz.Dates,NelsonOpaque-2和floury-2突变体进行分离以后,某些以改良作物品质为目的的研究工作便着手进行了。一般认为,通过适时施用氮肥来改良作物的营
摘要: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创设的情境中,挖掘生活中真实的内容,有效果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真景 实情 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作文写得如何,往往是衡量语文“教”与“学”双方的尺度,教者都很重视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这就是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视野,学会观
背景:  诊断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手段是病毒核酸检测、中和抗体滴度检测和病毒分离,但在很多基层医院并没有条件及时进行这些检查,且单一的实验室病
摘要:提倡学生互评互改习作,让他们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互评互改的能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作文教学的本身。教师创造师生共评、互改的条件,以此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使他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教给学生学法,以教师的导学积极性带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独立学习的人。  关键词:互评互改合作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作文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老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创造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我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
目的现今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细胞类型中以肺腺癌的增加尤为明显。临床发现多为中晚期,手术及放化疗的总体疗效不甚乐观,易出现局
长期以来,作物品种的选育主要是根据作物的株型、穗型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的。近年来,随着同工酶的研究,国内外不少从这方面开展遗传育种工作,这是育种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向分
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重要的。    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
0引言中国刑警学院校园网络始建于1999年,历经多次升级改造,2015年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校园全覆盖。校园网主干为双核心双万兆互联,主要区域采用万兆上联,其余为双千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