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让生活更安全?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破城市安全瓶颈,提高城市安全容量,要完善应急机制。要有长远的防灾减灾规划,还要引导市民增强应对灾害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救助能力。
  
  上海高楼起火,郑州水管爆裂,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同病相怜,这个病就足“大城市病”。用一位诗人的话说:我们嗅到了二海高楼大火的浓烟,我们听到了郑州水箭爆裂的水声。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不仅我们有,世界各国大城市居民都有,大城市安全的脆弱,催生了居民对生命财产安全的“脆弱感”和“不确定感”。在赞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接着追问:城市,如何让生活更安全?
  
  “危机四伏”的城市
  
  城市生活往往被视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公共服务和社会财富的中心,但再大再富的城市,如果不能抵御或减轻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袭击,这样的“城市文明”都不堪一击,转瞬即逝。现在,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各种设施也越来越复杂,由复杂而生的脆弱及潜伏的危机,愈加显而易见。且不说风云突变的天灾、管理失误的人祸,也不说恐怖暴力活动的袭击、新的环境风险,即使在风平浪静的同常生活中,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和幸福的交通、水电气和建筑等城市基本元素如有故障,也可能瞬间变成杀手。郑州水管爆裂的原因就是桥身占压管道、车辆长期碾压和管道年久失修。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多少这样不经压的管道?仔细查一查,恐怕要吓一跳。用“危机四伏”描述大城市生活并不为过。
  城市的脆弱往往与新的技术手段相伴而生,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虽在不断改变这种脆弱,但也在不断造成新的脆弱。从某种角度看,现代城市的脆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就可能使城市更安全一些,更坚韧一些,即使发生问题,危害也能够降到最低程度。
  
  尽快补上城市安全管理欠账
  
  当下,我们特别要警惕在城市快速扩张中,抗灾的能力不断弱化。比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远滞后于地面城市扩张的脚步,城市表面看米高楼林立,而消防能力仍然很“矮”。特别是大打“X年大变”的“城建战役”,往往急功近利地关注“涂脂抹粉”的表面功夫,做一些只有“面子”没有“里子”或只有现存没有将来的政绩样板,防灾减灾建设的意识严重弱化,安全配套措施要么形同虚设要么干脆没有。
  在城市里,抗灾减灾有没有被放存应有的位置上?城市管理者是否把抵御或减轻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完善放在生命攸关的高度?是否有与对经济建设和维护稳定一样的重视和投入?这些都值得深思。回头看看,仅仅一场暴雨、一场大雪或一阵大风,一次高层大火,一次漏水,就让人措手不及,如遇到更大的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突发事件告诉我们一些“新知”,例如,在我们最先进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消防云梯还是不够高,水压还是不够强;没有专业消防直升机,警用直升机被浓烟熏跑……其实,上海的火灾只是暴露了问题的“冰山之一角”,我国大部分高层住宅没有建设避难层,对20层楼以上大火普遍缺乏控制手段,很多高楼密集的城市中心缺少高楼停机坪,消防直升机根本无法停靠,这些都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严重隐患。对此,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尽快补上城市安全管理上的欠账。
  
  突破城市安全瓶颈,提高城市安全容量
  
  一个城市系统中的自然环境、经济、人文条件,对灾害承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过于集中的城市化导致人口及财产的高度聚集,导致城市空间的过分狭窄,导致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过分依赖等,有时会远远超出城市的安全容量,当然也会远远超出政府管理的能力和居民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城市的安全容量,尽可能降低各种事故、灾害对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安全保障系统的不利影响,既需要我们科学把握好城市化的节奏,更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城市安全防范体系。
  首先,要完善应急机制。我国在城市灾害应急机制建设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近年来多有发生的生命线工程事故,地上建筑非常美观,地下管线则老旧失修,且相关基础资料缺失,一旦发生管线破裂,甚至连布局图都没有,给应急处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一些国家,已经注意加强城市基础信息数据管理。比如,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若发生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重大突发事件,基本在24小时内就能评估出灾情和死亡大体人数,形成灾情评估报告,这对于及时实施救援决策很有帮助。这项基础性工作看起来简单,却非常庞大,需对当地人口、地理信息、建筑资料等信息作长期的调查、统计和研究。上述的应急“缺口”,对于我国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来说是重大挑战。今后,应逐步让应急部门承担政府风险管理职能,成为政府整体风险管理建设的领导核心,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努力把应急管理部门打造成突发事件的“问题收集器”,进而系统性、有针对性地解决重大安全问题;把应急管理部门打造成风险管理的“经验分享平台”,把从公民个体到基层政府的风险管理的经验快速推广,并促进公众的参与。
  其次,要有长远的防灾减灾规划。必须在城市扩容中同步推进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城市涉及安全运转的备灾、灾害治理、救灾及恢复等经费;完善城市安全基础设施,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建立统一高效的防灾减灾指挥体系。“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把2010和2011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定为:“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抵御城市各种事故灾害,要从政府做起,从市长做起,从立法做起,从规划做起,从建设做起,从投入做起。这些年,有些地方防灾减灾投入也不少,成效却并不明显,缺乏科学的防灾减灾规划是重要原因。国外有些经验值得一学,例如,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总长达2347公里,下水道很宽,中间是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检修道,这一结构精密的排水系统确保了巴黎长期以来供水、用水、排水安全。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可供百姓休息和娱乐,也是城市安全容量的保证,如中心公园就是城市防灾的巨大缓冲带和应急区,必要时,城市道路也可以成为防灾空间和救援通道。需要反思的是,这些年一些城市高楼林立、空地锐减,导致应急防灾的“生命走廊”断裂。因此,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恢复更多的公共空间,疏通各区域之间的通道,给城市更多的安全空间。国外以中心城市和众多卫星小城镇组合成大城市区,如美国的大洛杉矶区,加拿大的大温哥华区,就是通过扩大空间换取城市安全容量。对此,我们也可以借鉴。
  最后,还要引导市民增强应对灾害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救助能力。2006年10月15星期天,夏威夷发生6.7级地震。尽管停电14小时之久,但当地市民并没有什么“不安”。地震是清晨发生的,接着就停电了,人们立即找出收音机了解信息。尽管没有电,当地有3家电台用发动机播放紧急新闻,通知全体居民不要出门,因为停电,交通灯已经失去了指挥的功能,开车有危险;还请大家尽量少用电话,以减缓电话线路压力,保证夏威夷和外界通讯畅通,有利于救灾力量尽快抵达。当天,夏威夷市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没有因惊慌出门躲避,人们依靠家中储存的食物充饥,也极少有人打电话。在突如其来的地震和停电面前,大多数夏威夷人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了“服从命令听指挥”。城市遇到突发灾害时,人们的心态非常重要,怨恨、烦躁、激动和骂人都于事无补,甚至会引发社会恐慌,加重灾情。“好心态也可减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增强市民应对突发灾害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救助能力,就必须强化对市民的教育和日常防灾救灾演练,这样,在突发情况下,市民才能保持冷静,组织好自救。
  安全感是幸福感的最主要指标,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是城市管理者的应尽职责。必须深刻意识到:构建城市生命屏障,突破城市安全瓶颈,提升城市安全容量,已经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尤健
其他文献
江苏沿海开发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盛宴已经摆开。我们盱眙县作为苏北的门户,一个处于沿江和沿海过渡地带的内陆县,如何超前策应沿海、积极接轨沿海、主动融入沿海,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当前,面临“后危机”时代的严峻形势,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盱眙要抢得沿海开发的先机,必须做好“四个对接”。  一、在理念上实现超时空对接。经济学家认为,沿海地区指的是海岸线向陆侧延伸100公里以内的地区
期刊
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度之大超出人们预料。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力量源自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财政收入6,13万亿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厚实的家底,为战胜
期刊
【编者按】社会救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它直接承担着维护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困难群体的起码生活保障任务。2009年12月,民政部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对我省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克服国际性金融危机影响取得初步成果的背景下,回顾我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历程,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省委、省政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坚
期刊
溧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自1998年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以“情系三农,开发为民”为宗旨,坚持连续开发、重点开发、规模开发、多元开发,共实施各级各类开发项目153个,开发治理面积41万亩,项目总投资41048.09万元,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溧水县农业资源开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农业现
期刊
黄桥,历史上就是一个枢纽重镇,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之称。70年前,彪炳史册的黄桥决战在中国战争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改革开放以来,黄桥逐步走出“政治上红、经济上穷”的尴尬境地,尤其是跨入新世纪,黄桥镇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新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品位日益提高,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非
期刊
“十二五”开局之际,江苏正处于发展的转型关口。转型之中,要工作出新,首先要思路出新;要事业出新,首先要观念出新;要发展创新,首先要思想解放。省委要求,“要以新的思想解放引领新的发展”。“因时之变,以为之备”,“当变不变,必受其咎”。但凡关键时刻因循守旧,僵化保守,不思进取,必将断送发展前程,如邓小平当年警示,不解放思想,不改革发展,“死路一条”。  江苏三次转型,都靠思想解放引领。第一次“农转工”
期刊
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江苏是科技大省、教育大省,我省高校拥有科技人力资源4,6万人,拥有部、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0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9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4个。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高校必须作出积极的贡献,将科教资源不断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生长点和辐射源,要瞄准知识产权这个国际竞争的焦点,
期刊
在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在回顾总结去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作为“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省上下深入
期刊
当今世界,材料、能源、信息构成了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材料领域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10年来,聚隆公司以年均40%的增长速度发展,从最初的小厂发展为拥有4家子公司、700多名员工、产值超5亿元的新兴科技型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前不久,国家批准浙江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省份,并将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写入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区域规划》。随着海洋经济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该省“散落”在东海上的海岛明珠迎来前所未有的开发开放机遇。  浙江人多、地少,但东海岸线资源相当丰富,拥有海域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6倍,尤其是海岛资源,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800多个,约占全国的44%,港口深水岸线、海洋旅游、海
期刊